电影《翻滚吧阿信》中的管理知识
来啦,坐。
我是老杨,《数据赋能:IT团队技术管理实战》作者,“四季逗派”文风创始人。
这是《看电影读管理》系列的第十二篇,电影《翻滚吧阿信》中有三句台词对“梦想”的阐述非常到位,而“梦想”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听我慢慢道来吧。
第十二篇又给到了身材霸道的彭于晏,向践行派致敬。哦对了,为了锻炼核心,我现在每天1000个俯卧撑,以此来纪念这段时间停止的日子。偷偷告诉你,锻炼核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俯卧撑,越是基本的越是有效的,别搞些花里胡哨的动作,中看不中用。而“组织如人体,必须保持核心的力量和稳定性”,只有如此才能立得住。
一句话解释下:
【Leader必须要梦想。梦想是勇往直前去追求;梦想是全力以赴去拼搏;梦想是想方设法去实现。】
首先,介绍下《翻滚吧阿信》这个故事。
《翻滚吧阿信》讲述的是小镇少年阿信,只身一人,勇敢追寻自己的体操梦想的故事,阿信哥哥把梦想这股劲儿演绎得淋漓尽致,真的是绝了。
故事发生在宜兰小镇,小阿信和爷爷看戏时,一个不留神就喜欢上了翻滚的动作。
正巧,学校的体操教练邀请小阿信加入体操队,就这样小阿信开始接触到专业的体操,喜欢得不得了,每天练习十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然而,可惜的是小阿信是长短脚,尽管能够完成非常炸裂的空中动作,但落地就是不稳,因此只能当替补队员。
但,小阿信并没有灰心,加倍努力训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阿信在一次比赛中夺魁,体操天赋尽显无遗。
可是,阿信练习几年体操之后,阿信妈妈还是以长短脚,以及体操无法当饭吃为由,把阿信弄回家帮自己卖水果赚钱了。
从那以后,阿信就像失了魂一样,和朋友厮混,一会喝喝酒、一会泡泡妞、一会骂骂人、一会打打架的,结果有一天没搂住,搞出了人命,还走上了逃亡的生涯,也是没谁了。而逃亡生涯阿信不但没有混出个名堂,他的发小菜脯还丢了性命。
这种种打击,加之电台小妹的鼓励,阿信幡然醒悟,重拾自己的梦想,高喊着“每个人都值得为自己的人生热血一次”的口号,回到梦开始的地方重新练习体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顿魔鬼训练之后,在全国赛中,阿信赢得了冠军,实现了人生翻滚,真是棒。
然后,进入台词。
第一发台词:
【1、如果还有梦,就应该勇敢去追。】
小小地解读一下下:
阿信背井离乡,非常苦闷,总是自己喝闷酒也没啥用,既伤神又伤身,于是给电台女孩打电话,说:“姐姐,我好迷茫,一天天像个二傻子一样混日子,生不如死,我该咋整?”
电台女孩以前是个游泳健将,由于一次意外,导致下肢残疾了,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阿信,说:“哥哥,啥事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酸甜苦辣都尝过才是人生。无论何情何境,如果你还有梦想,那就应该勇敢去追,毕竟人不是咸鱼,还是要有梦想滴。坦白讲你要赢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阿信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痛定思痛之后,阿信重拾自己的体操梦,成就一代体操神话。
于管理而言:
管理者必须有梦想,并勇敢去追求梦想,即使梦想再遥远、困难再多多也不要怕。
知道为啥么?因为Leader作为一个部门、一个team的头,如果自己都没有勇气去追求梦想,浑浑噩噩地混日子,那么你团队怎么可能会有勇气,基本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情况下,你团队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但凡有点挑战的事儿一定会缩。
这有一层含义:
1)勇往直前去追求梦想,即使有再多的艰难险阻,都当成毛毛雨即可。
我告诉你一个事实,梦想都是很远大的,只要你设定了梦想,你就成功了一半儿了。而远大的梦想都会困难重重,但不用怕,困难这个东西是欺软怕硬的货,只要你足够硬,困难也会绕着你走,那梦想就会迎面扑来。
举个例子:
邓亚萍,矮个子乒乓女皇,球风稳准狠,非常钦佩。
邓亚萍,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其父的启蒙下,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乒乓球国手。
小邓亚萍,9岁时就获得了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冠军,因为优异成绩也得到了去省队试训的机会。但到省队试训15天就被退回了,原因是“身高太矮,没有发展前途”。
小邓亚萍虽然伤心,但并不气馁,源于自己的乒乓梦,她继续勤学苦练,脚步更快,进攻更凶狠,防守更顽强。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郑州市队招募了邓亚萍,邓亚萍也不负众望,在市队打出优异的成绩又被省队录用,进而一步步进入国家队,走向世界冠军。
在邓亚萍心里,别人都可以认为个子矮是不利条件,但她认为是优势。因为个人矮,在别人看来很低的球,在她看来也是高球,可以直接扣杀。正是这股勇往直前的劲儿,塑造了邓亚萍顽强、狠辣的球风,也成就了邓亚萍乒乓女皇的神话。关于邓亚萍的故事,《心力》一书中有详细描述,有兴趣的选手可以去读读看。
小结一下: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才是真的汉子。
梦想=勇往直前去追求。
第二发台词:
【2、哪怕只有一次机会,也要用尽全力翻滚。】
小小地解读一下下:
阿信浪子回头,决心再投入到体操中。
但,中途的荒废已经让他体力、技术等都退步很多,完成训练都异常困难,非常之难受。
阿信想:“这不只是我体操生涯的最后一次机会,还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我一定要用尽全力翻滚,不留遗憾。”
于管理而言:
管理者必须有梦想,并全力去拼搏梦想。
知道为啥么?因为Leader作为一个部门、一个team的头,如果自己都没有用全力去拼搏梦想,有所保留地做事儿,那么你团队也会有所保留,做事儿基本上是得过且过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你团队可能能够做点事儿,但一定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地做事儿,精气神儿都会差点意思。
这有一层含义:
1)全力以赴去拼搏梦想,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最后一次,不留力气。
我告诉你一个事实,能用全力就别留力。留力就有可能不成事儿,不成事儿就会留遗憾。还有,留力还可能成为习惯,那之后你做啥事儿都没有办法全力以赴,那就尴尬了。
举个例子: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连续多年的世界首富。
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里德高望重的牧师。一天,他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孩子们,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我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这家餐厅是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地儿,但《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几万个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难度太大,都打了退堂鼓。
有一个11岁的学生,胸有成竹地说:“泰勒牧师,我会背了”。说完,就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了下来,一丢丢错误都没有。
泰勒牧师惊呆了,要知道即便是圣经信徒要背诵全文也是少有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牧师好奇地问:“你是咋背的,太神奇了”。这个孩子说:“没啥技巧,我就是竭尽全力去背。”
这个孩子就是比尔盖茨,10年后他成立微软公司,开启自己的财富神话,这股全力以赴的劲儿对他的一生都大有助益。
小结一下:
不留遗憾、全力以赴去拼搏自己的梦想,才是真的汉子。
梦想=全力以赴去拼搏。
第三发台词:
【3、把不够的补满,把不足的长度补齐。】
小小地解读一下下:
马上就要参加全国赛了,如果再不解决长短脚的问题,那成绩肯定是好不了,教练为此愁眉不展。
偏偏这个时候,教练的茶水没了,于是他就给自己加了点水。教练看着水杯,恍然大悟,“对哦,把不够的补满,把不足的长度补齐”,这不就行了么。
于管理而言:
管理者必须有梦想,并想办法去实现梦想,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知道为啥么?因为Leader作为一个部门、一个team的头,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去实现梦想,遇到问题就一脸懵逼,那么你团队怎么可能会有办法呢,基本上是遇到问题束手无策、等待投喂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你团队做事儿就是毫无章法,遇事儿也会是杂乱无章,无头苍蝇一样。
这有一层含义:
1)想方设法去实现梦想,穷尽一切路径,一条路不通就走下一条,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告诉你一个事实,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你去思考去尝试,一个困难你可以找出三个方法去克服它,只不过思考和尝试需要消耗脑力和体力罢了,年纪轻轻的不消耗脑力和体力留着过年用么。
举个例子: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1905年,清政府决定要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因为京、张铁路是中国的战略要地,英、俄两国都争着抢着要修。清政府为了避免麻烦提出由中国自己修。
英帝认为,反正你还是要向我借钱,不愁不愁。
俄帝想着,你技术上又不行,到时还得向我求助,不急不急。
这俩货甚至扬言:在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能修好的话,我们俩直播吃翔。
詹天佑临危受命担任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清政府对他的要求是“花钱少,用人少,质量好,完工早”,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基本上是mission impossible。清政府内有人对詹天佑也很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工程难度这么大,基本上要瞎了。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完成京张铁路,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工地住工地,用尽办法,用尽精力,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外国人也对他由衷敬佩。
小结一下:
不成不休,想方设法去实现梦想,才是真的汉子。
梦想=想方设法去实现。
愿,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多些梦想。
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少些迷茫。
共勉!
还有下一篇,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