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解读疯狂的外星人

  该影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次写的影评,是看了第一遍之后的感受。后来又刷了几遍,顺带刷了别人的一些影评,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受。一并写下。

  第一部分

  春节电影多,这部是我最先看的一部,理由大概都和大家差不多,笑星云集,成名导演。

  观看时候的直观第一感受是,好笑,但是略不舒服。

  先说好笑。作为喜剧片,我觉得这个片基本还是合格的。片场里不时有笑声,有点点真的可以说非常有创意,很癫狂了。例如酒泡外星人,把外星人当猴驯。尤其是当我想到外星人那愤怒的小表情捕捉自徐峥,就更觉得好笑。忍不住去想幕后徐峥是如何挤眉弄眼地在饰演外星人。

  但是略不舒服,也来自某些笑点。

  最大的一个不舒服,是对老美的调侃。一群特工被一个山寨景点骗得团团转,满世界瞎飞。后来看一些评论,很多人说是讽刺。我基本同意是讽刺,但是这个讽刺的点,实在是有点比较low。我看到这些片段的第一反应,也和某些人一样,我联想到阿Q精神了。这很有点像某些基本不读书,也不好好看新闻,然后喜欢反刍别人的口水的人,在饭局上自以为是表现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时做出的行为。也许导演的本意就是讽刺,也没有想过那么多,但是对不起,我就是控制不住联想到那些人,那些行为,因为看得实在太多,反刍来反刍去的口水也实在听得太多。

  其实要讽刺老美,有很多点。影片中其实有涉及,老美号称是地球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可以展开非常多的讽刺。我不知道是否有其他因素干涉,总之最后选取的讽刺角度,比较小市民。

  此外,另一个不舒服的点,全片一直号称猴戏是国粹。这话是否事实,我也不知道了。关键是,猴戏对猴子的驯服,总让我觉得略有涉嫌虐待动物之嫌,尤其电影最后还特意打出字幕,本片拍摄过程中无任何动物遭受虐待之类的字眼,就更有点......耍猴人这个身份放在电影里,我能看到的唯一功能是完成将外星人当猴耍这个功能,除此之外真看不出其他功能了。既然如此,电影里反复强调耿浩对耍猴的信念,强调猴戏是国粹,突出强化这些行为是为了什么目的?非常茫然。

  考虑到另一个题眼:巴普洛夫。巴普洛夫+猴子,这就有点意思了啊,这后面的含义可是深了去了这么看来,“国粹”二字,反倒是另有含义了。但是这隐喻也隐藏地太朦胧,关键是也没有怎么展开来表现,我现在完全是在自作多情地联想加脑补。电影肯定不是这么拍的和这么看的吧。

  反而沈腾饰演的白酒商这个身份,在电影中倒是有多重功能。最大的功能是酒泡外星人这个疯癫的做法,其实也讽刺了当今很多人什么都能泡酒,迷信药酒的疯狂行为。此外,白酒最后还成了打败外星人的利器,尽管这个做法也非常无厘头,但是,还勉强能接受。

  最后一个不舒服的点,就是和外星人大战三百回合后,最后还是白酒拯救了全人类。真替那些白酒商遗憾,感觉没有一个牌子被硬广。不过这点荒唐感,倒是和宇宙的虚无感非常对得上号,我们都以为一切有规律可循,一切总有一个解决办法,但是有时候解决办法根本不是你逻辑思维,理性思考能解决的。这大概就是一种解构。

  总之这个片吧,深入分析一下,那些不舒服的点,也能硬推测出一些深刻的用意来,但鬼知道导演的原意是否如此。评价两极化,我也能理解。即使是一直高举解构大旗,这个片的完整度感觉依然差一点。解构到位,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解构到位了,黑色幽默自然显现,但这部片在这方面,显然还差不止临门一脚。

  不过总体来说,这部片的节奏还可以,总体能让人一口气看下来。三不五时也能有笑点出来,虽然有些有点low,但有些确实出彩,有创意,够得上疯狂二字。

  第二部分

  目前的理解,这部片似乎有一些障碍法。但这些纯属个人疯狂解读,图一乐。

  首先,该片的主角,是两个屌丝,一个耍猴,一个卖酒,一个梦想发扬光大西南猴王的称呼,一个梦想发大财,看上去都很屌丝。直观感受,这是讲两个底层屌丝一个不小心玩弄了高层或上层人士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架构里,外星人无疑是高层,美国特工,也是高层。这也是导演常用的解构手法,借疯狂之名,解构本来应该从上到下的秩序。因果循环,无论上下,谁都有可能一个不小心,成为那个因。

  但是,这个片里反复出现的题眼:巴普洛夫,甚是刺眼。还有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主题物,猴。而且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外星人,还是地球猴,实际上,都基本可以归类到灵长类里面。人,也是灵长类。巴普洛夫的理论,不但驯猴好用,驯人,也很好用......

  此外,再仔细琢磨主题曲:

  哥是一根葱 我来自外太空

  谁要拿我沾大酱 我弄他老祖宗

  哥是一阵风 来去必匆匆

  谁要拿我当盘菜 我跟他喝两盅

  哥是一根葱 站在风雨中

  俺的世界挺疯狂 也是挺普通

  乍一看,是不是充满屌丝味。再一看,一根葱,古有俚语,你算哪根葱。就是说,从外星人,到美国人,到两个主角,都挺当自己是跟葱。也因为太当自己是跟葱,从而搞出了这疯狂的一幕幕。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根葱,或者说太当自己是跟葱,很容易狂妄自大,忘乎所以。从外星人,到美国特工,到梦想光复猴戏的西南猴王之后,到万物皆可泡的白酒商,都洋溢着一股神经兮兮的劲。这些神经兮兮,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大葱们,很可能被某个更大的力量使用巴普洛夫的理论训练着,却不自知。

  以外星人为例,认为自己是高等生物,看不起愚蠢的地球人。因此不小心坠落人间,被当猴耍,被泡白酒,一通折腾,最后还是乖乖带回一堆白酒建交完成。

  往更深一层想,就更有意思。

  外星人自诩高等生物,但是高等在哪里,那个头环。没有头环,真的与猴无异,有了头环,简直有了神力一般。这个头环具体什么功能没有介绍,但是看电影,似乎戴上头环后就有意识操纵现实的能力。头环联通脑波,使人能够动用意志来操控外物。这个技术目前现实已经具备,但功能比较初级而已。但未来很有可能会成真。

  就是说,这个外星人,是个头脑大于一切的主。脑子好使,再加上头环的支持,瞬间成神。这个所隐喻的生物,已经非常明显。这个头脑发达,四肢单薄的外星人,自认为老子高于一切。却莫名其妙地被拿掉头环,被当成猴,被巴普洛夫。

  如今自称地球主宰的人类,到底是在主宰地球,还是在被地球主宰,答案个人心中自有。从更广泛地角度说,这个世界上,所有为自己头脑自豪,认为老子是高人一等的人,你其实被别人巴普洛夫了,你知道吗?甚至你脑子里引以为豪的知识,思维,都是被人巴普洛夫你的结果,你想过吗?

  外星人被当猴驯服,最后他用驯服获得的技能跳脱,并且拿回头环,恶狠狠地教训了两个地球穷屌丝。但是最后,他没被猴戏巴普洛夫,却被白酒巴普洛夫了。当你注定是被巴普洛夫的一方,有千万种方法,等着巴普洛夫你呢!孙悟空尚且逃不出五指山,更何况是凡人。

  另一点,猴戏,白酒,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文化,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推理,某些文化本身就是用来巴普洛夫的工具?

  这部电影的不完整性,其实来自于这种第二层推理比较累,导演本身给出的线索和暗示不够多,有种强解读的累。有人说宁浩这次放弃了多线叙事,我倒是觉得其实还是多线的,只不过这个多线不是故事情节上的多线或者多视角,而是故事讲解上的两层皮。圆了表面的一层皮,里面的那层皮似乎圆得欠完整点,也是造成口碑两极的因素。

  我觉得,随着春节档过去,随着观影热情的消退,将来更多人只从自己感受来解读这部电影的时候,这部电影可能得分还会上升,会被解读出来更多东西。希望看到导演对这类电影更好的把控,拍出里外都完整的一个充满隐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