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没有什么英雄主义,只有普通人的悲剧
奔着喜剧去的,结果是个悲剧。《独行月球》这部电影,一上映就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预售第二天就创下中国影史暑期档预售最快破三千万的纪录。截止8月9号,票房已达21亿。
这部剧改编自同名漫画,讲述的是:2033年,有一个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为了拯救地球,人们在月球启动了月盾计划。部署完毕全员撤离时,领队马蓝星不小心,把维修工独孤月给落在了月球上。自此,独孤月在月球上开启了悲喜交加的生活。
这部看起来是喜剧的电影,却道尽了人们的孤独与无奈。也许电影中所谓月球,其实就是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而我们,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演给观众看,一个演给自己。
影片中独孤月有大量的内心戏,挣扎起伏、犹豫不决。当他目睹了地球被小行星撞击之后,他开始绝望,对生活和生存失去了动力。马蓝星离开了,地球不在了,他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人类唯一的“幸存者”。
巨大的悲痛和孤独感让他窒息,他孑然一身,毫无牵挂,有了自杀的念头。可是当他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总是不成功。
他的体内有一个想死的他和一个想活的他在博弈,看起来是个搞笑的设定,但也戳中了我们当下很多人的心。
想要躺平却心有不甘,想要自暴自弃又莫名激发了自己的某种潜力,最终不得不继续这样孤独的活着。他仿佛置身于舞台上,但却演着独角戏。幸运的是,出现了一只袋鼠陪着他,也陪伴了他最难熬的那段时刻。
最令人难过的,是独孤月与地球取得联系的那段哭戏。短短45秒,沈腾竟演绎出了10种情绪。
从两年以来第一次看到其他人类的喜悦,到得知大家都在等着他的欣慰。接着,他故作坚强,不想让大家看到他的狼狈。
想要把每一个人的面孔记在心里,感恩大家没有放弃他。太久以来的委屈瞬间让他崩溃大哭,但在下一秒他却克制住了。
随即,人群中出现了马蓝星的身影,他激动又不知所措,原来她一直都在,一直都陪着他。
沈腾内心情绪的转换,拿捏的刚刚好,这段堪称全剧的经典之处。让人不禁觉得,原来,搞笑是沈腾最不起眼的一个优点。有多少人因为搞笑,而忽略了他的演技。
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英雄主义,只有普通人的悲剧。影片的最后,独孤月只身阻挡π+,这其实是最合理的结局。不去,地球毁灭,独孤月不会独活;去了,心爱的人能够活下来。令人悲痛的是,事实残酷到只有这一个结局。
影片结束,每个人都悲痛不已。原来,喜剧的尽头,就是悲剧。
#MCN共建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