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需要一些理由让我继续说服自己
我有时候觉得婚姻像一场漫长的辩论,正反方都是自己。每天我们都在收集各种蛛丝马迹,来充实两方的论据。他买了一束玫瑰花,正方占上风;他竟然忘记了相识纪念日,反方压倒;他给我做了一顿的早餐,正方加分;他瞒着我给前女友微信,反方领先。在外人看来,婚姻似乎是连绵不断的一个整体,只有身处其中才明白,每一个点都充满了权衡的变量,进退的犹豫。
在《四十五周年》里,凯特的婚姻在她看来显然是一段“正方胜利”的婚姻——至少也是正反方达成了微妙平衡的婚姻。但这一切却由于丈夫杰夫收到的一封信而打破了。信里说杰夫在阿尔卑斯山意外丧生的前女友的遗体找到了。
凯特像每一个对自己的胸襟了充满错误的信心的女人一样,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杰夫因此所产生的情绪。但形式的发展似乎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杰夫会半夜背着她偷偷爬上阁楼看旧时的照片;他开始借阅与冰川以及温室效应相关的书籍;他在讲述往事的时候,毫不掩饰当前女友和导游打情骂俏时候他的醋意;他甚至去旅行社咨询瑞士的事宜……
两个人的生活似乎有了第三个隐形人的存在。那个死去的前女友,她安静地躺在冰川里,也许容颜依旧。她永远不会衰老不会凋零,如同当年的岁月。
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暗暗以为杰夫会与前女友的死有一些干系,剧情会走入悬疑的方向——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这部电影平淡得如同生活本身,没有诡谲的情节,只有真实的冰冷。只是一个老头喋喋不休地沉溺在当年的种种,而他的妻子在旁边默默地心碎。这份心碎达到最高峰,应该是凯特问杰夫如果前女友没有死他是否会娶她。杰夫回答说:”当然。”他是那么笃定,甚至没有补充任何多余的说明。仿佛凯特只是第二选择。
其实杰夫真正怀念的也许并不是前女友,而是那段年轻而未知的岁月。那时候生活充满了如此多的可能性。他对前女友的每一分想念,都是对他所失去的每一种可能性的遗憾。但我想杰夫一直没搞清楚的是——还是回到辩论的比喻——他到底属于哪一方。你不能给反方提供了一堆充实的论据,然后最后的总结陈词却是“当然我坚持我方观点。”通俗点来说,杰夫那几天的表现完全是一个猪队友。
有人看了电影以后说,看吧,就是不能对老婆说实话。明明是说这话的人懒得或者缺乏说实话的技巧。如果杰夫在承认当时前女友没有死他会娶她后,再补充一句“但我仍感激发生这一切后,我遇到了你”,凯特受到的伤害就会少得多。但他选择不说。明明可以让凯特一起去瑞士,参与那段她缺席的记忆,但他选择背着她偷偷去咨询旅行社。在猪队友一直为反方加分的时候,他完全没有体谅自己的同伴在这场“辩论”里独自挣扎的窘境。
我们真的是同一队的吗?请拿出队友的精神来好吗?你真的想留在这段婚姻里吗?请不要一直把另一半往外推好吗?杰夫也许不会明白,他们45年的岁月,难道这几天就让凯特否定一切了吗?他不明白所有的辩论都只有一个胜方,女人们如果觉得感情被辜负,她们会选择全盘推翻。
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些证据和理由说服自己,留在一段关系里。
杰夫最后在结婚纪念派对上的演讲,让我觉得他还是珍惜这段婚姻的——在一系列毁灭性的的破坏后。
可是这一切也许太晚了。最后的歌曲唱出了凯特当下的心声。这45年于她,仿佛只是烟雾迷蒙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