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故事,夜叉国
明朝,有个姓徐的商人,漂洋过海做生意,有一次商船遇到台风,只剩他活了下来。船在惊涛骇浪中飘了好久才靠岸,抬头一看,岛上山高林密,。他弃船登岸进了山,见山崖上都是洞口,密密麻麻,好像蜂房似的。洞子里隐隐约约听见有人的叫声,他来到洞外,往里一看,见里面有两个夜叉,尖利的牙齿如同两排利戟,闪光的眼睛活像两盏明灯,正用爪子撕扯着生鹿肉吃。他吓得魂都丢了,想要迅速跑下去,但是已经被夜叉看见了,他们停止了吃肉,跑出来把他抓了进去。两个夜叉互相说话,类似鸟鸣兽叫,争着撕扯他的衣服,好像要吃他。他吓得要死,急忙从口袋里拿出干粮和牛肉干,一并献给他们。他们分着吃掉了,吃得很香。吃完又去翻腾他的口袋,他摇摇手,表示没有了。夜叉恼怒,又要来抓他。他哀求说:“放了我吧。我船上有锅,可以做给你们吃。”
夜叉不明白他的话,仍然怒冲冲的。他又和他们打手势,夜叉似乎稍微明白了,就跟他到了船上,取来了锅,又进了山洞,燃起一捆柴,煮他们吃剩的鹿肉,煮熟就献给他们。两个家伙吃得很高兴。天黑以后,两个夜叉用大石头堵住洞口,似乎怕他逃跑。他蜷曲着身子,躺在远远的地方,很怕被他们害死。天亮以后,两个夜叉出了山洞,又堵上了洞口。不一会儿,带回一只鹿,交给他蒸煮。他剥掉鹿皮,从山洞的深处取来水,煮了好几锅。过了不一会儿,来了好几个夜叉,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还一起指着那口锅,似乎嫌它太小了。过了三四天,有个夜叉扛来一口大锅,类似人们常用的。于是,夜叉们各个都送来一些野狼和鹿。烹熟以后,招呼他同吃。住了几天,夜叉们逐渐和他相处熟悉了,他走出山洞也不加限制,相聚一处,如同是一家人。他逐渐能够察言观色,了解他们的意思,就仿效他们的声音,用夜叉的话对话,夜叉更加高兴了,就领一个母夜叉,给他做老婆。刚一开始,他很害怕,不敢动手动脚;后来相处时间长了,两人很亲热,像夫妻一样和睦。
有一天,夜叉们早早就爬起来,脖子上都挂着一串明珠,轮番出门,好像等侯贵客的样子。还叫他多煮肉。他向母夜叉打听原因,母夜叉说:“今天是天寿节。”母夜叉说完就出了山洞,对洞外的一群夜叉说:“徐郎还没有骨突子。”每个夜叉都摘下五颗明珠,一并交细母夜叉。母夜叉又从自己脖子上解下十颗,一共凑了五十颗,用野麻搓成细绳,穿起来挂在他的脖子上。他低头一看,每一颗明珠都价值百两黄金。过了一会儿,夜叉都出去了,他煮完了肉,母夜叉就来请他出去,说是:“迎接天王。”他跟着母夜叉走进一个大洞,有好几亩地那么宽阔。中间有一块大石头,像桌面那么平滑;四周都有石座;最上边的一个座位蒙着一张豹皮,其余的都蒙着鹿皮。有二三十个夜叉,并排坐满了石座。过了不一会儿,起了一阵大风,刮得尘土飞扬,夜叉们都慌慌张张地跑出去。他看见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家伙,也像夜叉的形状,直接大步流星地进了洞子,傲慢地坐在首席上,瞪着两只深陷的眼睛,向四周扫视着。一群夜叉都跟进来,排列在两边直挺挺地站着,全都仰着脑袋,用两只胳膊交叉成十字形。大夜叉按着头查点,问道:“卧眉山的夜叉们,都在这里了吗?”夜叉们都应了一声。大夜叉又看着姓徐的说:“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母夜叉回复是她的女婿。夜叉们又称赞他的烹调技术。马上就有两三个夜叉,跑去拿来熟肉,陈列在石桌上。大夜叉捧着吃个尽饱,赞美到了极点,并且责令要常常供给他吃。他又看着姓徐的说:“骨突子为什么那样短呢?”夜叉们禀告说:“他刚到我们这里,还没有准备。”大夜叉就从脖子上取下珠串,摘下十颗送给他,每颗都有指拇那么大,圆溜溜的像个弹丸。母夜叉急忙接过来,替他穿起来挂到脖子上,他也把两支胳膊交叉在胸前,用夜叉语表示感谢。大夜叉就出了山洞,路上狂风奔驰,快得像飞行一样。夜叉们这才享用剩下的熟肉,吃完就散伙了。他住了四年多,母夜叉忽然临产,一胎生了二男一女,都是人形,不像他母亲。夜叉们都很喜欢她的孩子。有一天,夜叉们都出去搜取食物,只有他一个人坐在洞里。忽然从别的洞里跑来一个母夜叉,要和他私通,他不愿意。那个母夜叉恼怒了,扑上来把他摔倒在地上。他老婆从外面回来,一看生气极了,就和那个母夜叉搏斗,咬断了她的耳朵。斗了一会儿,那个夜叉的丈夫也回来了,劝解她们撒开手,把自己的老婆叫回去了。从此以后,母夜叉经常守着他,不管是行动还是休息,都不离开他。三年后有一天,母夜叉领着女儿和一个儿子出去了,半天也没回来。这时候刮起了很大的北风。他很想念故乡,就领着儿子到了海边,看见从前的商船还在那里,便和儿子商量,和他一同回家。
儿子要去告诉母亲,被他制止了。父子上了船,一天一夜就到了故乡。回到家里,妻子已经改嫁了。他拿出两颗珍珠,卖了一百多万贯,从此家业雄厚,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