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赢了票房,输了口碑,根本原因是剧情漏洞,难自圆其说

  #姜子牙上映首日票房领跑#

  《姜子牙》上映首日3.6亿,《我和我的家乡》票房仅有2.6亿,单独看后者貌似成绩还不错,但是对比《姜子牙》似乎差很远。看了《姜子牙》很不爽,没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那么搞笑幽默,还感觉很沉重,就像是看《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那样不觉得白骨精是坏人,白骨精是受害者,白骨精是坏,但又是谁让她产生了这种报复心?

  所以《姜子牙》剧情和白骨精一样,核心焦点在于九尾狐,另外发现隐藏很深的规矩那就是权威和权力。这个世界谁来主宰谁就说了算,谁能的能力越大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姜子牙厉害,但是元始天尊更厉害,还有比元始天尊更厉害的领导有发言权。

  你以为元始天尊很厉害,其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妖外有妖。

  元始天尊是谁?老子一气化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凡是姜子牙出现的地方总有元始天尊出现,所以元始天尊给人印象就是姜子牙师父,这没有错,错就错在牺牲一人就苍生这个逻辑到底对不对?显然电影给出了答案,显然我们不同意。

  之所以说《姜子牙》口碑跳水,直接原因是剧情崩了,靠视觉特效也救不回来。工业水准没有问题,问题是剧情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很多角色和我们传统认知完全不同这是电影的创新,但是这个创新有多少观众能够接受,自圆其说才是必要的打前提。

  画面和场景极美,九尾狐、四不像和师尊的设定优秀。

  剧情不太满意,具体表现是:

  首先节奏过于平缓,可以追求这个但一部电影终归还是要符合观众的观影曲线。其次矛盾冲突这方面表现和处理得不佳。姜子牙同门、北海罪民、猎狐人等全员沦为背景板喊口号的工具人很不舒服。想要期待《哪吒》那么欢快的观众恐怕让你们失望了。

  电影刻意模仿好莱坞电影套路,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与本片主旨有冲突。包括对四不像和申公豹的随意牺牲和疏于塑造都是在衬托姜子牙,大可不必这么明显。另外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主要体现的是姜子牙的顿悟,那最后的突然蜕变也太儿戏了。

  导演始终在表达一个主题,那就是姜子牙,你做得对。哪怕得罪大领导都不怕。现实中我们有多少人敢这么做?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有规矩的圈子中,有些东西是不能冲击和质疑。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工作,挣钱,生活,除此没有招。

  截至发稿,《姜子牙》已经破4.8亿,而《我和我的家乡》才刚刚达到《姜子牙》首日票房成绩3.6亿,两部电影不敢说不分伯仲,只能说现在还没有看出来谁输谁赢。要经过国庆中秋八天长假的消化,最终才能知道具体战绩。本文重点说《姜子牙》剧情。

  就事论事,电影故事不复杂,概括起来就是在封神这个特有的体系组织中,中层干部姜子牙因为一个小女孩被玩弄勇敢站出来帮她出头,但被大领导无情打压。中层干部无可奈何,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做了一件惊动舆论的事,终于引起更大领导的关注出马打落大老虎。这,就是姜子牙的剧情。电影台词和内容都在影射目前社会状态。

  所以八岁以下儿童肯定看不懂。

  电影见仁见智,喜欢和不喜欢都是每个人的思维广度和思考宽度决定的,所以没有好电影和坏电影,只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国庆档电影那么多,各取所需就好。

  以上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祝您双节愉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