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的影评
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整部片子是以姜文的自述完成的。仔细听姜文的语气语调,是那么的没有波澜、那么理所当然、那么自然而然、那么京味儿十足、那么冷静平淡,一切都让人感觉其经历的这些事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华夏有那么久的文明史,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位老人在讲述自己经历时,才能真正的做到波澜不惊地娓娓道来。所以,仔细体会姜文在电影中的语气语调,会有意想不到之收悉。
上部
李嘘:“为何做忧愁状?”
kaban:“刚看完姜文新片《一步之遥》。”
李嘘:“那是一部悲剧么?”
kaban:“是一部映射政治悲剧的充满深深寒意令人战栗不止之电影。”
李嘘:“晕死,看你这忧国忧民的摸样,速讲来听一听。”
kaban:“电影演到大约第2分钟的时候,姜文描述说大清国尚未灭亡时,慈禧老佛爷与他聊天问他大清国怎么办。姜文说一定要统治集团让国民主动把辫子剪掉。可是姜文喝醉了,等他醒来时,的确民众的辫子已经剪了,但是不是大清国让剪的,而是因为革命成功,已经是中华民国了,所以民众是被迫剪了辫子。”
李嘘:“ 这说明什么呐?”
kaban:“这正是电影取名为《一步之遥》的深刻政治寒意。要是大清国主动剪辫子,就是社会的和平进步与发展;但是大清国是让革命推翻的,这就是被动的进步了。正所谓一步之遥。”
李嘘:“电影后面讲的是什么?”
kaban:“中间讲的是姜文与两名女士的爱情故事。第一名女士,前面那个选美冠军应该是舒淇扮演的,因为发给我的那个3D眼镜儿上面一层油,所以没有看太清楚,但应该是舒淇,因为还有谁长得如仙子一般呢?第二名女士叫武六,是周韵扮演的,周韵是姜文的妻子。我对周韵还是印象深刻的。我记得姜文拍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的女猪脚就是周韵, 拍完那部电影不久姜文就和周韵结婚了。周韵拍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剧是与胡军合作的《金婚风雨情》。无论是周韵,还是胡军的演绎,真是神了。以前我只看TVB的剧,就是从这部《金婚风雨情》开始,我开始关注大陆电视剧。比如近期看的一部刘烨的《北平无战事》简直太棒了。”
李嘘:“推荐几部TVB的剧吧。”
kaban:“郑少秋、 蓝洁瑛主演的《大时代》一定要看。尤其是第36集蓝洁瑛不小心被郑少秋开枪打死的时候,背景音乐是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就是这一集让我半年没有从阴暗的情绪中恢复过来,甚至在梦中哭醒。还有欧阳震华的所有片子均可看。古天乐的《寻秦记》是穿越剧之鼻祖。陈豪、佘诗曼之《金枝欲孽》是宫廷剧之鼻祖。还有郑少秋的《心战》、陈豪的《天与地》等我都是追着看完的。TVB的好剧如此之多,哪能一次说完。你就慢慢看吧。我倒是想极力推荐几部电影一定要看的,美国昆汀的《杀死比尔》(下部)、美国动漫《南方公园》、日本动漫《大都会》。还有杜琪峰的所有片子都要看......”
李嘘:“ 好!言归正传,《一步之遥》的最后结局如何?”
kaban:“这正是我所惶恐的。最后姜文临死前,想重复电影开始时与慈禧太后的那段对话,可是没有说完就被打死了。”
李嘘:“您的意思是,前后呼应必有大意?”
kaban:“ 正是!姜文的意思是说,民主的反义词是专制,共和的反义词是君主。我伟大中华民族可能是后者之组合。而世界之潮流为民主、法制、自由、正义。所以此一步之遥者,莫非在催促变革乎!”
李嘘:“哈哈!你想多了!”
kaban:“唷!您瞅出来啦!”
下部
李嘘:"看起来神采奕奕哇!"
kaban:"嗯,冬天出太阳,当然人就神清气爽嘛!"
李嘘:"大家都这么高兴,那就讲一讲《一步之遥》的细节罢。"
kaban:"姜文与选美三位女子那几十分钟的内容映射的是中华民国时期。姜文指代中国,表演了两个节目的女子A指代大清,表演了一个节目的女子B指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力量。舒淇指代袁世凯。A折腾的最厉害,B也折腾得不轻。唯独舒淇,也就是袁世凯,出来象征性踢了两下腿,就被观众选为花域大总统。"
李嘘:"为什么叫花域大总统?"
kaban:"我们是华夏。华者,花也。夏者,大也。所以华夏指的就是一朵美丽的大花,也就是中国。所以花域大总统亦即华夏大总统。不就是袁世凯么?"
李嘘:"既然是大花,为什么不叫夏华,而叫华夏呐?"
kaban:"这个我还真研究过。无论人类的文字文明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还是外星球更高级智慧生命教给我们的,总之,在表达时都讲究逻辑。所以黄河流域早期人类在定义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时,便用最核心的意指,也就是华来指代。核心意指有了,人们便考虑需要修饰一下,于是加上了夏(大)。为何真放在后面呢?这也是符合人类发展逻辑的。比如,女子为了让心爱的男子高兴,为他跳舞。这是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有了辅助词为了、让等。古汉语没有这么复杂,表达为舞悦之。你看,之是放在悦后面的。"
李嘘:"为什么女子B指代革命力量呢?"
kaban:"在电影里,B落选后有好几个镜头是愤怒地砸东西,指代1913年的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战争、1917年的护法战争等等折腾。"
李嘘:"再说说A罢。"
kaban:"女子A指代大清,表演了两个节目,累得屁赤流星,最后没当上大总统。嗨,您瞅,一点儿事儿没有。另外,A与B表演的节目都有指代,我时间充裕时细说。"
李嘘:"为什么舒淇当选花域大总统时说其是连任?"
kaban:"这其中好几个细节太值得玩味了。为什么是连任?指袁世凯在前清是最有权势之人物,代表政权的溥仪的老爸,以及代表内宫力量的溥仪老妈都被袁耍得团团转。为什么姜文对葛优说是咱们精心安排观众选的舒淇呢?因为袁世凯坚决不去南京就任大总统,而在北京就任,所以其权力中枢那帮人大都是袁的心腹,有自己选自己的意蕴。"
李嘘:"为什么舒淇要姜文与自己结婚,而姜文死活不干;为什么舒淇要去月亮,而很快又死去呢?"
kaban:"姜文指代中国,舒淇指代袁世凯。袁世凯也不知真的认为当时民众素质不适合民主共和,还是因为杨度天天在耳边郭噪君主立宪制,抑或是其二子袁克定(就是与张学良等称为京城四少的袁公子)真想当皇帝而怂恿。总之,袁世凯要称帝,这是逆世界潮流的。所以姜文死活不答应与舒淇结婚。"
李嘘:"为什么舒淇奔向明月而死呢?"
kaban:"袁世凯是有理想的,他想救中国。但是法子不当。"
李嘘:"为何舒淇死后,姜文一直被追杀呢?"
kaban:"这不正映射我国一直以来都在不停地折腾吗!"
李嘘:"武六、武七那些没看太懂。"
kaban:"武六、武七指的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啦。武六指的是五六年。1956年我们召开八大,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四月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中国真的欣欣向荣。所以武六是好人,是真爱姜文的。武七是电影里的坏家伙,意指1957年春夏开始的反右扩大化,中国再次进入乱,比如1958年的三面红旗,1959、1960、1961连续三年的饥馑,1964年的四清,1966年开始的文革。"
李嘘:"电影里还有好多细节呢。"
kaban:"那就再说一个罢。为什么武大帅新要的夫人是俄罗斯公主呢?意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
李嘘:"我知道你小子无论看啥电影都哭,尤其是《大都会》(大友克洋的那个版本)、《忠犬八公》、《导盲犬小Q》什么的哭得唏哩哗啦。看这部哭了吗?"
kaban:"我的左边右边都是观众,所以没敢出声,只默默流泪了。"
李嘘:"在哪个桥段?"
kaban:"姜文死时,从风车上摔落时,他笑着对大家说,以后要把武六的消息告诉我。其实就是说,世界目前就两种政治,一种是西方的以三权分立为指导思想的多党制,一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真正社会主义国家。咱啥都不是。姜文已死,所以让后来人告诉他,后世的特色是什么样子。"
李嘘:"我想听更多的细节。"
kaban:"太多了。比如武大帅,武大帅的几个老婆和众多儿女,还有电影中夹杂的真实的、黑白的历史老照片,以及飞车追逐加机枪扫射,最后的风车。还有葛优、王志文、租界等都是有所指的。以后慢慢说。"
李嘘:"姜文的电影儿怎么都这样啊!"
kaban:"不,姜文当演员的电影比如《红高粱》、《顽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只谈人性,不谈政治。只要是姜文做导演的片子,只谈政治。《太阳还会照常升起》看完后我只是写了篇日记作罢。还记不记得《让子弹飞》我可是写了两万多字评论的。"
李嘘。"唉,就你爱看电影!"
kaban:"只无奈造物弄人啊!我从北京本科毕业那年考的是北京电影学院于莉教授的研究生,准备毕业后进入中国电影集团。尤其是中影集因在北京小西天有一个专门的禁片电影库,收藏全世界国家和地区解禁及尚未解禁的片子。我要把这些片子都看完。只可惜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是白热化的。所以分数相当高,但那年只录一人,我没考上。"
李嘘:"你应该连续多考几年。"
kaban:"嗯,这不,后来读了南方某大学的硕士,就与北京电影学院无缘分了。"
李嘘:"感到遗憾吗?"
kaban:"不遗憾。从那之后,我开始爱上TVB的剧。当然,还有杜琪峰、彭浩翔等等的电影了。当然,我还收藏好几部法国的先锋试验电影,虽然看不懂,但锻炼了臆想能力。"
李嘘:"随便举一例罢。"
kaban:"比如有一部法国先锋电影,七十多分钟,就是一个从右往左走的点,时而跳跃,时而什么的。也就是我这样爱电影的,才能从头到尾看完,而且还饶有兴致地看了好几回。"
李嘘:"晕死!"
kaban:"唔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