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如果没有如果,后来也没有后来。
▼
我们
电影《后来的我们》主题曲
陈奕迅
该说的 别说了
你懂得 就够了
真的有 某一种悲哀 连泪也不能流 只能目送
我最大的遗憾 是你的遗憾 与我有关
没有句点 已经很完美了
何必误会故事 没说完
还能做什么呢 我连伤感都是 奢侈的
我一想念 你就那么近 但终究 你都不能 陪我到 回不去的远方
原来我很快乐 只是不愿承认 在我怀疑世界时 你给过我答案
我最大的遗憾 是你的遗憾 与我有关
我感觉到幸福 是看见你幸福
曾经亲手把时间变慢
可惜我们没有等
我们
只是男神的一首【我们】,就足以让我对刘若英执导的这部【后来的我们】有强烈的期待感。
这更像是一部任何人都可以对号入座的故事,看见你,看见我,看见他。许是爱情,许是亲情,许是我们的人生。
还未长大的我们,想要爱情,想要成功,想要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用自己的痕迹打造幸福。
可是我们憧憬,我们受伤,我们坚持,我们失望。
于是,我们妥协,我们长大。
我们,不再是我们。
你要问我,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什么?我只能说,每一个过去、现在、将来的自己。
小晓的普通、倔强、美好,这些混杂在一起的东西成为了见清心里最难遗忘的那个人。
她世俗,但俗的很干净。她似乎总是想从历任男友身上得到她所想要的安全感,或许是稳定的工作,或许是令人膜拜的才华,又或许只是能给她一个家的幻想,但这些都足以让她放弃一切为之全心努力的去争取。虽然结果只会令人唏嘘。
我承认她俗,也承认她用错了方式,但,我依然认为她内心干净的很,一如她的笑容。
这一生,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但最后会发现也许得到的并不是内心最想要的,得不到的也并不是想要的不够,我们不懂,我们只是不懂自己罢了。
喜欢到爱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不自知到懂得,再到不自知,最后变成领悟。
成长便是以这样作为代价让我们遗憾吧。而大部分人都只会把失去当成幡然醒悟的结果。好像这才光荣。
见清说:如果当时你没有走,我们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小晓说:如果你当时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见清说:如果当时我们就是不管不顾结婚了呢?
小晓说:那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见清说:如果你能坚持陪我走到最后呢?
小晓说: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了。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在他们的关系里,小晓是通透的,她明白他们没有在一起,足以说明很多问题,见清之所以还会遗憾,是因为他还没有看清他们之间的问题,还没有真正接受,换句话说,他不曾懂得,不管是自己还是小晓。
如果并没有如果,后来也没有后来。我们都知道。
对于爱情,他们都在摸索,他们只是做了当下那个时刻自己会做的事情,没有错,而遗憾之所以难忘,大概是因为这一生也只会有这么一次初次的不知所措,之后的人生我们都是在用经验说话,无非都是复制粘贴。
见清的爱是一个人蜕变的过程,起初,他给予着他想要给予的一切,比如他给爸爸买新电视,比如他给小晓买的房子,想要照顾他们,他认为这是他给予爱所表达出来最好的方式,而他们应该高兴并且一定要接受,可是从头到尾他的爱只是在爱他自己,证明自己及在别人眼里的价值。可是爱这件事,从来不是为了证明。
所以当他疯狂喊出那句,我现在有房子了,我有钱了,可以给你们好的生活,为什么你们就不能接受了呢?
我明白当时小晓眼里的绝望。
她说:如果当初你认为我不能跟着你吃苦,现在又凭什么认为我会跟着你享福?
她说的没错,见清不懂她,甚至不懂一个房子跟一个家对于她来说的区别意义。
后来见清知道了,却也失去了明白的意义。对于小晓,对于爸爸。他的悲哀在于他再也没有资格悲哀,也再也没有资格去为他们做任何事了。长大,总是血淋淋的伤口,止痛、疤痕,都是必经之路。
或许小晓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见清长大,让他明白爱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像见清爸爸临终前写给小晓的那封信,他早就知道,终将有一天她教会见清长大,懂得爱,但他们都清楚,代价必然是失去。
小晓说:我们一直都还未来得及好好告别,说一句再见。
再见,林见清。那个曾经愿为方小晓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林见清。
再见,方小晓。那个曾经愿跟林见清一辈子的方小晓。
我们都曾记得。但后来的他们没有在一起。
我们一直说能爱是一种能力,懂得爱是一种成长,但似乎鲜有人做到。
可这并不影响我们一路努力的找寻,无论是别人给予我们的,还是我们给予别人的,终会在某一瞬间回馈到我们的人生里,以幸福的方式来提醒我们,曾经我们爱的,所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也许我们希望的都是那句I miss you ,而不是 I missed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