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游戏《万物生长》?
补:抱歉,我说点题外话。
自问自答有够搞笑?
感谢 @知乎游戏 的邀请来答一个陈年的问题,我没这么闲,搞一个五年前游戏已经下架了自问自答的话术。这游戏已经买不到了,没必要做广告。
那些对于技术分享贴的冷嘲热讽的人:
破坏技术分享环境有什么好处,国内开发者被逼着只能去国外寻求更好的市场环境技术分享环境。没政策,没经验,没积累,还没版权保护,当然即使黑暗时代,依然国内有很多人想做好游戏。所以...算了,唉……我却不认为你们坏。咱们这游戏行业小的被各种无视霸凌,大个的玩韭菜无双各种被喷,之后会有不同的。
——————
Hi,我是陈虹曲。《Grow》是我作为独立游戏人的第一款游戏。游戏的中文名《万物生长》。
万万没想到会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突然看到自己之前稚嫩作品,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有一种在旧纸箱中看到自己小学时候抄写的作业的通感。
大约是一种灵魂拷问了,毕竟年代久远,且算作回顾来看。
OK,GAME START
某天得知自己有机会制作独立游戏的时候。
现在想来也算好笑,当时大约的想法就是……
哇,这个市场为什么要换皮抄袭,为什么利用斯金纳箱勾引玩家付费。为什么要诱骗玩家参与投机赌博。那时候的我保持着校园时期的心情,愤怒着,觉得世界黑暗将由我的中二终结。
尽管没有IP,尽管没有内置付费点,尽管没有足够的经验,那我也得从黑暗中开朵花来。
SET UP 部分
设定初始的世界观
核心的故事里,我们的角色是一颗种子深埋在地下中
我们陪伴着它的成长,一直到可以去看到外面的世界。
植物也可以成为游戏的主角。
接下来是:玩法概述
挖空土壤,避让岩石和火焰,引导植物生长,在避让的过程中收集光芒,让植物开花并收集花朵,收集不同的颜色的光芒可以让植物获得不同的特效(视觉和特性不同),最终开出的花也不相同。最终游戏目的突破地表外,长成树结出果实。
第二部分
游戏失败:无
游戏胜利:植物通过引导突破地表外
游戏时间:特别长
游戏消耗:每天有引导植物生长的水,每x分钟恢复x量,每x量的水可以引导植物生长x分钟。满水的情况玩家可每天玩约7-8分钟
射线性由下而上的地图推进模式,推进方式跟随游戏主角。
游戏为关卡模式。
关卡初步定为6关
结果在实际的制作中,因为经验不足,第二部分几乎全部修改。
游戏加入了能量,一段时间没有补充就会失败(有明确的失败),游戏胜利达到目标地点就好,游戏每部分时间2分钟左右,关卡春夏秋冬4关。
1,设定最基础的玩法
2,初期的页面测试,感觉画面生硬需要修改(现在回头看,要先做好玩法测试,而不是提前修改画面中的视觉表现)
3,接下来,增加参与游戏的元素和道具设定,造型参考来自汉代的玉拓印,必须来点中国元素。
4,设计不同的关卡内容,把内容扩充到4个大的章节。
5,砍掉那些想的很美开发时间特别久的想法,删除测试失败的内容。
6,制作额外的收集内容
7,在游戏制作的后期,已经发现游戏有些重复感,尝试设计技能,以扩充游戏玩法层次。
回顾一下
通过《Grow》了解到一些减少制作时间的方法
1,可以开发或使用PS中的图片自动导出功能,可以节省大量的切图时间。
2,如果是手机游戏在游戏制作过程中一定,一定要开发搭载手机上可查看的编辑器,得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从而节省大量时间。电脑和手机显示效果有非常大的出入。根本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3,动画制作可以尝试Spine,价格不贵,非常好用。
《Grow》的缺点很多,设计思路条理化不够,缺乏合理的难度曲线,游戏中期有些单调和重复。初始的玩法在测试中几乎完全被推翻,大量的美术切图的工作让我在游戏制作后期感到机械疲惫。还有各种不成熟的制作手段。评论也毁誉参半,长时间的未曾维护导致游戏下架……
制作过程跌跌撞撞,从意气风发到坚持不懈……
回到2015年,那时候还算顺利,游戏版本完成了TestFlight,随时可以上线了。
太太帮我写下了最终的文案
GROW:生于黑暗,心向光明。
Grow 最终的宣传视频https://www.zhihu.com/video/1202928037907640320
《Grow》在13年的时候筹划。14年制作,2015年测试完成上线苹果商店,2015靠着当时苹果对于偏向艺术类型的青睐,获得了当年的年度最佳精选之一。看到作为唯一的国产游戏上榜,还蛮骄傲的。
END,最后
我对我自己的第一个独立游戏对的评价。
应该是初遇和新手村的感觉,制作游戏有乐趣也好难啊……
游戏最终的成品,100分我给自己60分。
算是完成了基础制作,勉强及格。
时隔2年多,我完成了《雨纪》,给自己70分。
我们3周目再见。
1/21/2020
这个问题知乎给我推了不下三次了?怎么看都怎么像广告所以我前几次都划掉了,这次在家躲毒无聊,就点进来康康,好家伙,就只有这游戏的制作人的唯一一个回答……
这是什么操作?不会尴尬的嘛?
因为之前玩过《纪念碑谷1》&《纪念碑谷2》,APP就把《万物生长》推荐给我了。我不记得当时有没有付费,似乎是个付费游戏吧——印象里也不贵。
我坦白地说,我是被“万物生长”这个名字所吸引,所以才下载的。实际上,我当时也没通关——直到看到这个问题,以及作者自己的回答后,我才知道这个游戏下架了。刚才想要打开游戏再看一眼的时候,才发现App已经不支持更新了。
真是遗憾啊,早知道应该早点打完的。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道后面两个系列的内容。
当时觉得这个游戏是在是很精彩,音乐和画面其实都不错啦。适合一个人晚上睡不着时,慢慢思考慢慢玩。操作也不复杂,只不过要算好时间,稍微有点小技巧。所以,后来当我哥找我问有什么好玩的手游时,我就把这个游戏推荐给他了。
之后,他有一次跟我抱怨,说另外某个游戏的关卡打不过去(我们大概都是单机游戏爱好者)。我的意思是,你要么换个游戏,玩玩《万物生长》呗。
毕竟,他抱怨的游戏只有五个关卡,而《万物生长》大概有将近30个关卡。我觉得转移下他的注意力,应该没问题。
他告诉我:我已经满分过半了。
我:……
当时我只打通了第一个系列的7个关卡。由于我和他一样,打游戏都有刷满分的强迫症。而手残如我,在上一关没有满分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太可能打下一关的。所以我就玩得比较慢一点。不像他这么撸起袖子加油干。
接着,我哥说:哎,舍不得打完这个游戏。
我:……
我写上面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告诉作者:
哪怕你自己觉得,这个游戏还不够完美。”
我依稀记得当时玩这个游戏的感受:一颗种子,不断地向上生长。向上生长,没有回头,“长”得不好,游戏立即就会失败,或者达不到满分的程度。
我还记得当时玩这个游戏有个严重的问题。不知道是我手机的关系,还是游戏本身的问题,反正我玩的时候,经常出现闪退的现象——让我很不满。
今天看到作者回答里的原图,立刻就能想到当初在游戏里看到的场景,以及收集到的植物(好像是收集花朵),画得非常漂亮。我不知道专业人士怎么看待,反正以我一个外行的感觉来说,觉得画得很好,非常有植物笔记的感觉。
顺便说一下,背景音乐也挺好的。背景音乐适合安静的时候,慢慢地欣赏。有一点点空灵的感觉,可能因为在地底的缘故,所以不能完全空灵起来。在我隐约的印象里,背景音乐和游戏画面非常合适。
或许是因为我玩的游戏不够多,亦或许是我带着超厚的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游戏,总而言之,《万物生》在我眼里,的确 是一块非常好的游戏。游戏中的一切设定,都在诠释游戏的文案:
最后,我非常期待作者将来做出的游戏。作者大大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