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心产生的根源,如何看待报复心
在人世间,大多数人都有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欲望之心。但是一个人如果被别人否定之后,会不会出现报复的心态呢?
不尊重别人的方式也就是否定别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来源于言语和行为给别人造成精神或是物质上的伤害,它包括:辱骂、藐视、讥讽……甚至是过分行为导致别人身体受伤或财产遭受损失。
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极度渴望被别人尊重的,一旦是把尊重反过来也就是否定,那么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很容易就会滋生出报复的心理。
很多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想把自己变得无所不能,有神仙一样的法力,然后去惩罚那些欺负过自己的人,也就是报复他们。
很显然,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弱小被别人欺负了,有可能是被冤枉,也有可能是饱受不公平或者是饱受不正义。这样的情况下,或许每一个人难免都会心里不平衡,都渴望找回自己失去的东西,也就是找回自己的自尊。所以也难免会瞎想自己就是一位无所不能的神仙,这就是报复心产生的原理。
那么,报复性的行为到底会有哪些方面呢?有的人会选择即时报复,也就是马上报复;但是有的人会选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还有的人会相信因果,他会让因果去报复别人。
那么我们受到了委屈,到底该不该去报复别人呢?我的回答是:一切都把他们交给因果,因为因果不空,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人世间的一切行为都在因果的掌控之中。
也许你今天遭受的屈辱原本是以前你也屈辱过别人,如果你没有屈辱过别人,那么你遭受的这份屈辱转来转去,最后终究会变本加厉的还给屈辱过你的人,又或者是因为这份屈辱你遭受的损失转来转去,最后终究会变本加厉的失而复得。
所以,当我们被屈辱了,最好是不要有报复的心理,甚至去伤害别人。因为你自己看不透也看不破这个因果,也就是到底你是真正受屈辱还是真正被报复,因此你去报复别人,只会把事情更为复杂化。
更重要的是:报复心也会严重的干扰和影响你当下的生活,让你得不偿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放下报复,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才是人生明智的选择。
总结:我们不要随随便便就去伤害别人,也不要随随便便就被别人伤害,这才是和谐之道。
备注:原创作品!来源于生活的最小细节。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