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记忆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吧,北京有庄严的故宫,上海有繁华的外滩,杭州有静逸的西湖,然而属于台北的呢,是西门町的繁华,101的高耸,还是九份的怀旧。
Taipei Exchangs,是电影的英文名,很是贴切,因为这也是一个关于以物易物的故事。有人人想用台灯换台灯,有人想用吉他换木马,有人想用唱歌换歌谱,有人想用变形金刚换旧照片,这些换的标准是什么,蔷儿自己也很难说清楚的吧,如果再多叫两杯咖啡,那些人就换到了想要的旧照片了,用朵儿的话说,这一切的标准,就是心理价值,就像在朵儿的心里,一只好看的杯子比杜比鲁斯的签名球贵重。
朵儿和蔷儿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朵儿咖啡馆的主人,姐姐朵儿,妹妹蔷儿。国中毕业的时候他们的爸爸过世了,留下了一笔钱,妈妈把钱分成两份,做了两个签,一个写读书,一个写环游世界,后来朵儿抽到了读书,而蔷儿则抽到了环游世界。可是,如果可以选择,你会把学费拿来念书?还是环游世界?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理由。但朵儿和蔷儿没有选择的权力,环游世界让蔷儿不停地在世界各地奔波,没有时间交朋友,没有时间去了解别人。这让她想到了国中时经常转学而没有朋友的同学,也想到了爸爸的话,每个人的生命不一样,她去过的地方比你多,可是你交的朋友却比她深。的确,这样的利弊,每个人自己权衡起来都不一样。
电影里,朵儿在一个顾客的介绍下知道了沙发客,也成为了沙发客。只要你让你的沙发给一个背包客来睡,不管他是从欧洲还是美洲来的,这样他就不用去睡旅馆,以后你出国去旅行,就可以换到另外一个背包客家里的沙发来睡,其实这也该算是一种以物换物吧。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叫群青的顾客寄存了35块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香皂在朵儿咖啡馆,他希望用这35块香皂和35个故事换35封情书,而朵儿,每次听完群青的故事就会画一幅画。讲完了35个故事以后,群青突然改变了主意,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带走了香皂和画。我想在那个时候,他也带走了朵儿的心吧。然后故事从原来的朵儿想赚钱,蔷儿想环游世界,变成了朵儿想环游世界,蔷儿想赚钱。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没有变。但是,对朵儿和蔷儿来说,这是真真切切的都变了呢。
最初,朵儿和蔷儿以物换物的目的是,朵儿想帮妈妈换一套骨瓷,蔷儿想换一辆车,但是最终朵儿换到了35个故事、群青和属于她自己的第36个故事;而蔷儿呢,她应该算是换到了一个新的理想和里长的儿子吧。虽然这样讲的话好像很奇怪,但是,从某些角度来说,她们都算是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吧。其实,每样东西都有属于某个人自己特别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对另外人来说什么也不是,也不能成为交换的理由。旁白说蔷儿选择跟别人交换东西,是为了知道更多不属于她的故事。她得到了故事,别人得到了东西,是一种两全其美吧。
但是,在一个人的心里,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有人说是家人朋友,有人说是健康平安,也有人说是纯真和爱情,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它都不同。就像每个人对台北的印象都不同,就像对我而言,台北是从一部部台剧和台湾电影中被我认识的,从On Air中的九份,到这部《第36个故事》。也愿你的心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地方,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