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大幅减产,拜登的阿拉伯峰会彻底失败,普京意外成了大赢家
近期,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3次部长级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从11月起,将原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
美国政界对此大失所望,拜登在2022年7月曾经到访沙特阿拉伯,并且和海湾石油输出国首脑进行了峰会,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他们扩大产量。但是三个月之后欧佩克组织的这项决定表明,石油输出国并不打算听从拜登的指令。很多人把这评价为美国外交的重大失败,拜登本人也表示自己对石油输出国的决定感到非常遗憾。
美国也是一个产油大国,拜登希望欧佩克国家能够增加石油产量,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向国际市场提供充足的石油,挤占俄罗斯石油的出口市场,进一步加重俄罗斯的经济困境。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平抑全球范围内的油价,进而也降低美国的油价,总体上控制美国的物价上涨幅度。
这次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供应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全面的制裁,要求欧洲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甚至不允许其他国家用美元跟俄罗斯交易。虽然俄罗斯采取了反制措施,比如用卢布来结算石油,用友好价格向中国、印度大量出口石油等等,但是全球石油供应受到的冲击,是不可能完全被抵消掉的,美国自己也是受害者。
如果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拜登所面临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大型能源企业这类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企业都在政府的指导和指令下运行,如果油价上涨到了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政府会运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指令能源公司控制价格,并将对农业、物流、交通等行业进行补贴和照顾,尽可能消除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但是美国是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没有这种宏观调控的手段。能源企业都是为了资本集团的利益来定价,政府无权过问,他们是绝不会考虑民生之类的问题。哪怕自己的开采成本不算高,油价也要向国际看齐,因为不愁没人买。美国的能源公司大量向欧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他才不会大量供应美国国内市场来平抑油价,更不会管你政府正坐在物价居高不下的火上烤着呢。美国政府没有法律依据向大型石油企业下达价格控制要求,因为这是违背美国宪法的。所以,拜登政府只能希望石油输出国增加产量,降低国际市场油价,带动美国的石油供应商降低价格。
欧佩克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减产,也是意味深长。当前俄罗斯的战场处境并不理想,在赫尔松战场上也节节败退。在这种时候,如果石油输出国落井下石增加产量,再给俄罗斯经济一个沉重打击,那么局面就一定会向着美国人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可是这些国家不但没有增产,反而用减产的做法支持俄罗斯石油的市场地位,可见他们并不希望看到美国一家独大,这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反抗。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70年代美元和金本位脱钩以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前往沙特阿拉伯,以军事实力做后盾,达成全球石油贸易都用美元来结算的协议。从此,美国在国际能源贸易当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今天,石油输出国敢于拒绝美国的增产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霸权不得人心且江河日下。乌克兰战争已经进行了7个多月,虽然俄罗斯打得不好,但是美国一直不敢直接下场参战。在东亚,美国也不敢明确承诺动用武力介入台湾问题。
随着乌克兰战争的持续,美国军事实力上最大的一块短板,也就是弹药生产能力,越来越突出。这让美国纸老虎的本质,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控制全球油价努力的失败,只是美国霸权崩溃的一个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