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真有这么差吗?看了这些才知道
今年的贺岁档有三部大片领跑票房。黑马属性后来居上展现中国也有硬科幻的《流浪地球》,轻松幽默延续韩寒一贯风格的文艺片《飞驰人生》,还有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疯狂系列第三部《疯狂的外星人》。
有人网评调侃这三部贺岁片的主题,说《流浪地球》是筑梦,《飞驰人生》是追梦,而《疯狂的外星人》是在做梦。但《疯狂的外星人》真有这么差吗?其实并不是!
黄渤、沈腾、宁浩、疯狂系列这几个标签凑在一起,让《疯狂的外星人》这部影片还没上映就预售了两亿,首日票房更是顺利斩获四亿,本来稳坐贺岁档票房冠军的位置,谁知因豆瓣评分不断刷低,遭遇口碑滑铁卢,进而影响到影片的票房收入。虽然影片豆瓣评分6.4,但是猫眼评分8.4,这说明大家观看影片的体验并不差,但是缘何会成如今这个局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故事没讲好?
就像前面说的,几大标签使得该片还没上映就预售了两亿,这表明了观众对于《疯狂的外星人》这部影片的期待值非常高,大家希望从影片中获得宁浩的电影能给与的特别的观影体验。但是偏偏这“疯狂系列第三部”呈现给观众的和宁浩一贯的风格有些出入。虽然延续了宁浩一贯的荒诞戏谑风格,不求变但求稳,但却因为采用平铺直叙而非多线并进让观众觉得,导演这次讲故事的方式低级了些。而且最为诟病的是,结尾得莫名其妙,本来对地球有着深深文明鄙视的外星人,醉了吧唧的嘚瑟“建交完成”,并带走了许多中国白酒。或许这是导演对国内“酒桌文化”的一种调侃,天大的事儿,酒喝足了也能解决。O(∩_∩)O哈哈~
2. 黄渤、沈腾的表演水准没发挥出来?
这第二点是观众希望从黄渤、沈腾的表演中获得欢乐,或许还是那种对“爆笑”的期待。近些年,沈腾所代表的开心麻花在荧幕上不断为观众创造着欢笑,以至于大家看到有沈腾参演的影片,都会有更高的期待,更何况还有影帝水准的黄渤,两个喜剧大咖共同主演,观众的期待值更是蹭蹭往上涨。但看了影片却觉得,台词设计非常直白,引人发笑的情节多是动作行为的设计。于是有人说黄渤、沈腾的表演看起来显得太故意“装蠢”,但其实是因为CG电脑技术的应用,很多场景他们采用的是面对空气的表演方式,从“笑果”而言呈现在影片中确实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不是吗?而且小编觉得他们的表演很自然,很符合那种市井小市民突然遭遇不可思议的事情时的反应。
3. 为了黑而黑?
《疯狂的外星人》这部影片开头,自诩代表地球文明的C国主动回应外星人建交的请求,却因为宇航员拍自拍开闪光灯,让外星人认为是武器威胁,进而导致飞船脱离轨道落到了主角表演猴戏的世界公园里。而因为世界公园里仿造的各国代表性建筑,而把追寻外星人的C国特工耍得团团转。这些情节荒诞搞笑,却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但却让一些网评人发出“为了黑而黑”的言论,说电影拍得不够大度,真的不知道触动了他们哪一根神经。不过话说回来,国外影片黑亚洲、黑中国的少吗?何况这黑的梗还真的很接地气,观众看得很欢乐!说真的,C国领导人真的好像“川普”。
4. 这是科幻吗?
实话讲,小编也不认为《疯狂的外星人》可以划分到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类型中去,就跟《外星人保罗》一样,用科幻的外壳包装喜剧的里子。“科幻喜剧”是个比较新颖的国产影片类型。大家会说影片毫无逻辑,其实想来“美国大片”中刀枪不入的超人、蛛丝飞荡的彼得、一个响指毁掉一半宇宙的灭霸哪个有逻辑可言,何况该片还是并不严肃的“科幻喜剧”,观众的观感体验重点应是在“喜剧”而不是“科幻”。可是偏偏档期又遇到了口碑爆棚的硬核科幻国产片《流浪地球》,于是有些网评人便从科幻的角度去对比了,这岂不是有失偏颇了?
5. 改编自《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是一部实打实的科幻文学,是《三体》作者刘慈欣的旧作。而《疯狂的外星人》宣传改编自《乡村教师》,但是大家都会疑问,这两部作品讲的故事完全都不一样,谈什么改编?据说宁浩原本确实打算把《乡村教师》的故事搬到荧幕上,而且定位也是正儿八经的科幻片类型,不过最后为了圆满“疯狂系列”,采用了《乡村教师》的故事构架和内核设定,经过三年的时间,经过几十档剧本创作,最后才确定拍成今天大家看的《疯狂的外星人》。从设定上看,一个是防止星际战火复燃,外星文明接触四名山沟出身的学生;另一个是外星文明建交的需求,碰巧介入了市井小市民的生活。你要说改编,还真不算,顶多是借鉴了创作思想。确实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这也难怪原著党不买账。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代表小编不喜欢这部影片。说实话,小编去看的时候,《疯狂的外星人》口碑已崩,以至于影院没有多少人,但真正坐在那看的,确实也都真的被逗乐了。
《疯狂的外星人》这部片子,是否也为你带来了快乐呢?评论区回复交流,点赞最多的评论有惊喜哦!关注我,参与更多互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