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中的黑色幽默与社会批判

   大佛普拉斯讲述了台湾底层的小人物,菜脯肚财释迦等人的故事,一个捡破烂的,一个看大门的,破烂,荒杂,单薄。据说闽南语中“菜埔”是萝卜干的意思,他们的人生就像萝卜干一样,廉价,不起眼。 电影里很多画面是大量留白的,艺术家说黑暗用来象征恐惧 未知 邪恶,光明则代表了安全 美德 真理 欢愉。但在电影里那种白,更让我感到他们人生的乏味,光天化日,有种东西像是被紫外线烤不掉的细菌,它们将我们的生活侵染的五孔不入。有时候,我在那种白亮干亮凉的天,远处楼体的白墙像是被提高了高光,我会莫名陷入空洞于空白。 孤独是可以忍受的 一旦我们用了忍受 又将不知所错 电影里用了很多对比: 整个影片的黑白对比,去除了多余的色彩,只剩下光影,强烈的光与暗将情绪直接传达给观众。黑白影调的电影本来预示着这就是一个悲剧故事。 黑白与色彩的对比,就像影片中的台词"有钱人的人生果然是彩色的",杜财和菜脯在他们的老板启文行车记录仪来偷窥老板与女人间的种种,全片只有行车记录仪的画面是彩色,让人觉得现实是破败单调的黑白,只有种种欲望被烘托的灯红酒绿。 悲惨与幽默,叶先生给我推荐这部影片的时候,给我定义的就是黑色幽默。 肚财讲到“人家有钱人出来混社会,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背后有什么?”呆呆的菜埔慢条斯理地说出,“凤梨、香蕉、芭拉,还有莲雾"。还有问杜财为什么喜欢抓娃娃,他说"因为抓娃娃很疗愈啊"。这种幽默是导演赋予给人物角色的,并非角色的幽默,这里的幽默只有一种使命就是通向卑微悲惨。 故事情节的冷与暖,很多悲凉的场面却用了欢快的音乐。比如出现肚财死后的场面,以一个缓慢的镜头,由远到近的拉进,再进而一步步用满地的垃圾来暗示他的死亡。这样的感觉,使我感觉他就满地破旧的垃圾里的一个,死亡被描述的极轻极轻,一吹就散了。 大佛与众生,背景被安放到了制作佛像的工厂,当时我就觉得这影片太特别了。大佛始终贯穿整个影片,更透彻的冰凉的表现了小人物。大佛之下的孤独 贫穷 性爱 杀人 虚伪 权势 迷信 。在影片的结尾众生围绕大佛静坐明蜡烛念经,这时候佛像里传来了咚咚的响声,不是神明显灵,是被老板杀死后掩藏在佛像里的情人复活了。画面黑屏,只有声音,只有一声一声的响声,影片到此结束。 对比一出,讽刺即显。最后,肚财的葬礼和大佛的开光一同进行,肚财最后的遗像是被警察抓的时候拍的,一张挣扎的面容。菜脯的衣服上写着"预约人间净土"。 我男朋友和我说,导演使用大量的旁白是电影里最忌讳的,因为这样会导致镜头缺少了该有的沉浸感。见一些评论也是如此,但是我觉得这也是特别的,人物语言本来不算多,影片本身地方又很意象话,旁白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使我们更好的理解。 关于结局,我是认为肚财是自杀而死的,在他临死前的镜头,是在一家"面会菜"吃面,面里有一个鸡腿。婆婆看着菜脯很香的吃,背景响起口哨欢快的音乐,这恰恰是他自杀的预兆,人是要吃饱了上路的。 影片的金句“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登上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即使你如此靠近我 与我亲密 我还是觉得孤独 人心里都有各自宇宙 我们用语言用肢体窥探彼此 用一顿又一顿的饭和酒来相处 无论是世俗的方式还是高尚的交流 这始终是未知的符号 不得以知全。 大佛在上 人与万物都肃穆和卑微 佛在人心中 但是人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