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 深水中爆炸的催泪瓦斯

  对于悲伤的克制是温柔

  对于喜悦的克制是残忍

   电影《小偷家族》作为近几年来唯一在中国上映的戛纳金棕榈奖影片,上映之初就收获了极多的好评。原本可以说小众的日本文艺片能够收获这个程度的口碑和热度其实是有趣的事呢。

  

  《小偷家族》故事讲述着在东京的偏僻之处生活着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人,相互依偎取暖,又因为不可抗拒的现实而离散的故事。

  这个家族中父亲是个惯偷,没法打工维持生计时就靠顺手牵羊维持生计;母亲是洗衣厂的女工,曾经因为正当防卫杀死前夫,偶尔会偷盗顾客衣服上的值钱品;奶奶是被前夫和儿子抛弃的孤寡老人,靠领低保和拿着前夫儿子的赡养费过活;姐姐是离家出走的女高中生,和自己提供援助交际的客人产生了爱情;弟弟是被捡来的,从小跟着爸爸一起偷东西,以为学校都是无法在家学习的孩子才去的地方;妹妹是被诱拐来的,其亲生父母在她走失两个月时都无动于衷,打骂之外,还会说“没有把她生下来就好”的语言。就是这样无可救药的一家人,因为复杂纠缠的关系而聚集,又在一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羁绊,但“爱”不能掩藏难堪的现实,所以这个风雨飘摇中的短暂庇护所,终于随着奶奶的去世和孩子们的成长而崩塌。

  

  本片的导演是枝裕和初为中国观众所知,应该是那部以温柔笔法书写残忍故事的《无人知晓》,而得到大家更多关注的则是在去年那部,获得了戛纳的提名《海街日记》。或许是早年拍摄纪录片的经历有关,是枝裕和出道至今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家庭和社会为主题,节奏舒缓,情感克制含蓄,真实细腻到乏味的程度。可以说《小偷家族》的成功很大意义上也表现出中国观众对于商业片对于观众情绪粗暴轰炸套路的厌倦。

  (导演 是枝裕和)

  其实从故事情节来看,悬疑、犯罪、煽情的元素不可谓不多,但是是枝裕和以他一贯的轻描淡写,把故事克制在一个欲语还休的地步,就像是爆炸于深水中的炸弹,炽烈的情绪到了水面也只是淡淡的波澜,留下淡淡的硫磺般的苦涩气息,淡淡的萦绕鼻腔,微微鼻酸又不至于泪落。

   这种含蓄而克制的技法在影片中是如此之多。

  首先,电影中几乎是没有BGM存在,不仅如此,导演还对电影中最煽情的两句告白进行了消音——奶奶看着陪伴自己的“家人”的背影时的“谢谢大家”,

  

  弟弟最后与父亲告别时,终于承认了父亲的身份的那句“爸爸”。

  

  一个消散在了风里,一个隔绝在了渐行渐远的公车中。是枝裕和有意隐去了台词的声音,就好像在暗示着真正的心里话是说不口的,真正的情感是来不及传达的。

  另外,导演对重大情节的情感渲染也采用了尽量淡化的手法,比如奶奶的去世甚至没有直接给到镜头,只保留了其他家人的对话。还有剧中最温馨的一幕,一家人一同在屋檐下探出头看夏日夜空的烟火,本来拍摄了烟花了镜头,可是在正片中却剪掉了。其实从观众的角度可以知道,不管看没看到烟花,此刻的这一家人一定是感到幸福的。

  

  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早在是枝裕和的早期作品中就有着表现。从选题上,是枝裕和倾向于选择有着社会原型的故事来进行改变。比如同样是入围了戛纳金棕榈的改编自日本轰动一时的西巢鸭弃婴事件的《无人知晓》。而《小偷家族》中的人物故事也是有其原型。

  日本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子女隐藏老人去世的事实冒领老人年金的诈骗事件,这现象的背后是日本底层群众生存的窘境,是枝裕和在这样的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构勒出一个对金钱极度计算但对家人又怀有温柔的情感的,矛盾的家庭。

  电影中父亲和儿子偷了高级鱼竿想要留下自己钓鱼的情节也能在现实之中找到原型,是枝裕和在采访中说“我曾经看过一则新闻,说的是有一户人家,家里所有人都是小偷,他们被逮捕的原因就在于不肯变卖那只偷来的钓鱼竿。听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是,这一家人或许都十分喜爱钓鱼吧……我的脑海里瞬间出现了一幅父母与孩子正在用偷来的鱼竿钓鱼的画面。生活就是这样,千疮百孔之中也会有美丽的瞬间,我想捕捉的正是这些瞬间。”

  

  除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感之外,电影中是枝裕和大量采用了小津安二郎独创的低机位仰拍的角度,镜头以跪坐在榻榻米上的人眼高度还原了场景,这种拍法使得人物即使是在紧簇杂乱的空间,也能有一种“体面”的感觉。

  在电影的技法上的,是枝裕和是冷静和克制的,但是就个人的感觉而言,《小偷家族》的立意其实很明显地偏向了影片中的盗亦有情的“小偷们”。对于弱者的同情和理解也应该抱有克制,不然爱就是遮掩丑陋和虚幻的泡沫,经不起推敲和考验。同样是讲述社会底层的电影,本次电影节惜败给《小偷家族》的韩国影片《燃烧》,这一部影片对于底层的描述可能更加冷漠而锋利一些,在他的衬托下,《小偷家族》其实有些过于悲悯而鸡汤味了。而国内电影海报上的那句“除了爱,我们一无所有”更是浓缩的鸡汤,拉低了整体的观感。

  

  所以即使扮演母亲信代的安藤樱小姐贡献了全片最佳的演技和台词,我也依旧无法对这位教授女儿偷盗的母亲抱以同情。小偷家族的崩溃本身就是由他们荒诞的根基造成的,或许他们相互依偎的这段日子温情且美好,但是孩子们日渐懂事之后,依旧会选择脱离这个家庭,开始真正的成长。

  或许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之间还是留下了亲情的证明。即使不是血脉相连,但是仍然能打上无法磨灭的印记,弟弟吃着可乐饼泡拉面的时候,妹妹唱着洗澡时母亲交给她的歌谣的时候,这一对劣迹斑斑的父母终于还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留给了最为珍视的没有血缘的家人。

  

  《小偷家族》中有一个这样的疑问,母亲信代在看到女儿深夜不睡等着哥哥回家的时候曾经这样疑惑过,“像我们这样(被遗弃)家庭的人,不应该会爱别人的啊。”

  不被生活所爱的人,为什么却能珍视善良呢?

  这不是简单能够回答的问题,我想是枝裕和自己也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