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园》:谎言中的爱与哀愁

  

  每一个人都在命运之海中辗转沉浮,天长日久,“回家乡”已经分不清是信念还是谎言,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逐渐老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心中的结越来越重,几乎很难背负。

  老张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被抓壮丁入伍,随着蒋家溃守台湾,至死思念海峡那一边的老家。老张一直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进,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选择。对于阿娇的欺骗,老张唯一的选择就是自我毁灭,希望对于老张来说是一件过于遥远、过于奢侈的东西。

  

  

  “承诺是自己留给自己的。”一句潜台词,留在了罗保台离开后,独自躺在床上的妮妮的特写画面里。一个是对这份并不会有结果的感情的叹息,另一个则是对这份感情最真诚的留念。罗保台不愿破坏他和妮妮的关系,性无非是一个道具,拥有它或放弃它并不代表什么。

  那样一种恋爱,牵着手狂奔去看昙花,穿过防空洞,穿过麦田,爱上一个人,是这么简单的事,也许在高压的环境下,这种爱情更刻骨铭心。在妮妮走后,罗保台来到妮妮曾经接客的房间里,打破所谓的承诺。这既是一种对于悲剧的隐喻,又是对生活的一种解读。

  

  隔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最让人忘不掉的却是浓浓的乡愁。那是望了一辈子也回不去的对岸,那是明知没有结果却也义无反顾的命运。导演钮承泽的家世即是如此,他父亲从北京来到台湾后,终身抑郁。

  钮承泽说:“为什么我一定要拍这样的一部电影?这么肮脏龌龊的历史、这么扭曲酸涩的年代?有一些东西我们始终未曾梳理、好好面对,那个结没有打开,两岸之间难以割舍,却无法真心拥抱。通过看到这部电影,就有机会去理解跟你不一样的人,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可以经过简洁的手续,来往金门岛观光旅游,这或许是当年骨肉分离老兵所不能预料,也大多没有等来的一种未来,这里的炮声阵阵,终将随着浪花而去,《军中乐园》为我们描绘下这样的一段影像,以延续记忆中的故事。

  

  影片的最后,出现了罗保台和妮妮、华兴与莎莎、张士官长和阿娇他们几个家庭分别的合影。但这些都不过是对已经即成事实的一种幻想而已。如那昙花,一现在每个曾经期颐它们发生的人的想象中。画面在万花筒中慢慢结束。电影里的故事,如这万花筒一般,窥探着发生在各个时代,各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只是,故事从未终结,而历史永不落幕。

  如果可以,我愿陪你守在昙花旁,用它的一生见证人生的漫长。

  八三幺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止。

  这,也是宿命。

  

  看我,看世界!关注公众号:异见(微信号:yijian1000),回复大猫,查看作者以往精彩文章:《恶之花:电影里的情色世界》系列、《雏妓》:被救赎与救赎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