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揭秘两千多年前的鸿门宴究竟喝的是什么酒?这种酒你绝对想不到
更为巧合的是,刘邦向项伯示好时用的是奉卮酒为寿的方式。
而在鸿门宴上的项羽听了项伯和刘邦的辩护之言后,也用“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的方式来增加宴会的气氛。
特别是鸿门宴在范增主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比武助兴后,宴会也随着高大勇猛的樊哙的鲁莽闯席而达到最高潮,当时,项羽则以赐酒的作法来传达对这位超级勇士的赞叹之情。
最后,宴会上刘邦想溜走避祸,张良亦是以”沛公不胜杯杓”为托辞,给刘邦找到了逃跑的借口。
总之,在这样包含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的饭局上,酒可以算是宴会上的饮食主角,自然少不了,因为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调节和缓冲作用。
现代人一说国宴用酒,许多人肯定首先会想到:茅台酒。
但如果楚汉时期有茅台酒那就是穿越了。那么,鸿门宴究竟喝的是什么酒呢?
三国时的一代枭雄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在碣石山上高声吟出了千古名曲——《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么,杜康酒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最早的杜康酒是烈性的白酒吗?
据说古代人最开始造酒是因为当时的粮食剩余很多,为了不让粮食腐烂掉,便开始酿酒。因为技术的落后,那时的酒主要以发酵为主,度数并不高。因此,唐宋以前的酒,并不是高浓度的白酒,而是低浓度的黄酒或米酒。比如唐代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喝一斗酒,作一百篇诗。这里的斗酒,就是米酒,或者说是黄酒;武松在景阳冈一口气所饮的十八碗酒,也是黄酒。曹操所说的“杜康”,那时也还是米酒。真正的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年),后来便成了浓度较高的蒸馏白酒。
因此,“鸿门宴”上应该用的是米酒或黄酒。中华千古第一宴居然用的这样低劣的酒,你绝对想不到吧。
而且,问题来了,为什么项羽喝低浓度的米酒或黄酒也会喝“大”了,结果放任刘邦溜走,错失佳机呢。这个或者只能用“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