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客人》小的斗不过老的,男的斗不过女的
号称目前为止年度最佳悬疑片的《看不见的客人》已经上映,电影通过一场律师演练,用“罗生门”式的对话还原了两场凶案现场。
比起结局,更耐人寻味的是整个解谜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男主霸道总裁的人设反转。
首先在男主阿德里安视角上,他是一个深情、软弱、事业手段强悍的男人。所以他一直受到劳拉的摆弄,不论是感情上还是事故处理中,听从劳拉安排,饱受内心折磨。
紧接着,当律师慢慢引出丹尼尔父亲托马斯后,阿德里安的叙述里不自觉的开始透露出冷酷和漠然的性格。
当托马斯跑到酒店与阿德里安对峙时,阿德里安一直推脱自己不清楚事情原委,却在最后当托马斯被保卫带走时,投去了一个狡黠的眼神。
如果按照阿德里安前文给自己树立的人设,那么至少他会表现出一点愧意和软弱。可他没有。
性格的转变和人设的漏洞在一问一答的对话里显得不易察觉又恰到好处。并且在逻辑上,这种渐渐放下心防的转变让阿德里安甚至说出了——
当时那男孩还没死,这样的认罪式发言。
此言一出,阿德里安的人设就彻底从软弱的出轨男变成了残忍自私的凶手。他一方面与劳拉出轨,另一方面又不肯放弃光鲜的企业总裁身份。一方面杀害了丹尼尔,又在另一方面嫁祸给劳拉。
随着阿德里安的人设崩塌,劳拉的真实面目逐渐呈现,律师的身份也开始出现纰漏。
只见女律师不停地想要细节,想要丹尼尔的细节,最后逼问出了丹尼尔沉湖的地点。谜底昭然若揭。
但这时,男主的形象却再次转变,他从残忍的凶手又进而变成了贪婪自负的小人。
阿德里安随着对话的深入,小心地给菲利克斯确认了眼前的律师身份,又用谎言去挑战律师的实力,直到律师能够完美地编造出劳拉之死的全部细节后,才放心地告诉她,把丹尼尔扔到了哪里。
若不是自负,又怎么会在律师说——我用这些谎言只为了逼你讲真话,阿德里安就真的相信了呢。
而结局证明,在强大心细的霸道总裁,再蛇蝎心肠的美女小三,都没有办法斗得过丧子悲切、一心复仇的母亲,而且是酷爱话剧表演的女人!!
悬疑电影总爱用反转来戏弄观众,把情节设置得更引人入胜。有“罗生门”式的混淆视听,令你无法猜透事实真相;也有《控方证人》这种把你从头骗到尾像主角一样倍感失落;也有《心迷宫》这类多线叙事让你对巧合这个词五体投地。
要说本片的局限之处,大概是真正经典的悬疑电影,会让人在知道结局后更想重放一遍细节,想弄清自己在哪个环节被愚弄了。但《看不见的客人》用大量的接下来、然后呢?做了关键情节的标记,故事的反转就不具有隐秘性了。
而且男主作为一个老奸巨猾的杰出商业人才,却在举手投足中充满着软弱和无助,仅几个瞬间透露着沾沾自得的狡黠,和高智商人才未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