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贾樟柯电影《江湖儿女》(Ash is Purest White)?

  2001年,山西塞外城市。模特巧巧与出租车公司老板斌哥是一对恋人。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唤友,巧巧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婚姻。斌哥在街头遭到竞争对手的袭击,巧巧慌乱中发现斌哥的公文包中有自制火枪,她朝天鸣枪。巧巧被判刑五年。出狱以后,巧巧开始寻找斌哥以便重新开始,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贾樟柯新作《江湖儿女》入围了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江湖儿女》用多种角度展现了这段漫长的17年跨度,比如人在变老、三峡大坝的修建让绵延数理的乡村葬身水底,还有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导演贾樟柯用这些元素强调了影片主题:世界的冷漠变更。

  电影《江湖儿女》正在欢喜首映 App 全网独播。观影直通戳这里。

  1.

  《江湖儿女》前半段,讲的是执念。

  你看斌斌,皇冠美人,黑白通吃,谈笑间化解恩怨,醉生梦死之余还不忘记藏好一把手枪。

  在他眼里,是这金钱地位,是这把手枪,维持着他的灯红酒绿,给他想要的一切。

  只要这枪还在腰里,他就有自信说出“拆迁工程全是我的”这种豪言。

  可惜,前脚刚说完,他就被打了一棍子。

  再看巧巧,她要的不是纸醉金迷,不是江湖大嫂,不是百万工程。她只要斌斌这个男人。

  斌斌打麻将,她就坐在一边看。

  斌斌混社会,她便做个贤内助。

  斌斌教她开枪,她就认定了今后自己也是跑江湖的儿女。

  风光时,她要斌斌烽火戏诸侯博她一笑,

  危难时,她劝斌斌金盆洗手跟她去新疆。

  从头到尾,她要的都是爱情的滋味。

  可惜,这男人不想做她的家属。

  表面上两个人很幸福,但从一开始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不一样。而执念的种子,早就种在彼此的心里。

  电影有一个原则,如果开头出现一把枪,那么这枪肯定会响。

  跳舞时,斌斌的枪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打断了二人的灯红酒绿,打断了他们的舞蹈。这就是二人矛盾的暗示。

  后来,果然又是这枪声,终结了二人的时代。灯红酒绿的色彩,变成了弥漫着死寂让人发狂的苍白。

  五年牢狱,各自抱着各自的执念,前缘再难续。

  可巧巧一定要试一试。她的执念,就像是火山灰,高温,炙热,不容杂念。

  可她的执念和追寻,也像奉节破旧的楼房一样苍白无力。

  她不知道,越是绚烂的东西,越是短暂。

  2.

  《江湖儿女》后半段,讲的是释怀。

  越是求而不得,越是渴求。过分的渴求,就会让人顾不上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就会状态百出,总是陷入窘境。越是陷入窘境,越是边缘,就会有越多的经历。循环往复,极度空虚孤独。

  陷在爱里,不理朝夕,痴迷烛火,自和自唱,不肯散去。

  不光是电影如此,之前给大家讲的书里,着魔入迷的角色里,包括我自己的经历,也都是如此。

  所以今天也不是第一次写这句话,以后自然也还会再写。

  巧巧遇到那个要和她“耍一耍”的司机,遇到小偷,遇到一首歌扎进她的心窝,最终遇到飞碟,这些经历表面上看,很另类,略奇谭。

  但其实每一个求而不得,只为一念便奔走千里,每一个颠沛流离苦苦追寻的人,都会有过这种“边缘”化的体验和经历。

  甚至不用去陌生的地方,你只消在黑夜里,沿着自个儿城市的街道走一个通宵,就能看见在路边痛哭到让人看着就心碎的姑娘,喝醉后真情流露于表的中年汉,流离失所的乞丐盯着路灯发呆,茫然的老人凌晨三点牵着没睡醒的狗,吵架的情侣相互威胁叫骂,衣冠整洁的母亲带着儿子向你讨一口饭。。。

  以上这些不是编出来的,而是我一个人整夜整夜压马路时,遇到的几个典型的印象。

  是的,我曾夜行如鬼,在黎明前帮清洁工人扫地,还给过一对母子半拉披萨。我一直好奇他们从何而来,以后又将去何处。但我只记得我离开时,回头看见他们最后站在马路边上吃披萨,就那样站着吃,身后霓虹灯渐渐淡化,消失在白茫茫的雾中。

  所以如果你要是半夜出来游荡,说不定也会遇到我。

  巧巧一直想去新疆,过普通又充实着爱情的日子。在告别了火车上的吹牛客徐峥的时候,她终于意识到,新疆只是她的一个想象。是她理想中的生活,是美化的爱情,是不存在的乌托邦,是她的执念。

  下了火车,看到飞碟和星空,她终于释然了。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自己执念和妄想的囚徒。

  巧巧放下了。回到了大同,过上了以前的生活。除了爱情,她全都有了。

  释怀,接受了现实,让往昔成为回忆。

  3.

  世上的年轻人,大多都隐隐有个执念,觉得只要得到了某样东西,单一样,生命就有了支撑和勇气,一切都会幸福起来。

  这样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是钱,一部分人是家庭,还有一部分是爱情。

  越是执念,就越着魔。越是患得患失,越是焦虑或者逃避。

  越是边缘化的人,越不容易得到。

  着魔到一定的程度,即便得到了,也很可能不会幸福。因为得到时才发现,无论是金钱还是爱情,都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烦恼。

  大部分暴发户的报复心理,炫富烧包心理,也正是来源于此。

  追求,渴望,理想中的美化,反而会让你不懂得珍惜。

  一个渴求爱情的人,在得到那种互相尊重,徐徐而进的爱情时,是不会满足的。

  出于补偿心理,ta会加倍的压榨爱情的甜蜜和浪漫,激情和幸福感。最终入不熬出。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其实幸福是多元的满足,是一种矛盾的状态。也是一种不急不躁,不忮不求的稳妥。是在时间的变化里,去感受细腻恒常的温润和美满。

  可大多求而不得的年轻人永远不知进退,也学不会妥协和放下。没办法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种失控,若是没有开窍的契机,就会伴随终身。

  多年后,斌斌中风了,落魄了,他抛弃巧巧时,追寻的金钱地位,再也没力去追了。

  他甚至连滚都滚不了。

  巧巧接回他,告诉他,江湖儿女,情没了,义还在。

  可他还是没有释怀,骨子里还是渴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是怀念自己当大哥的日子,呼风唤雨。他说一生执念所求,皆成空。

  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里,陈年老曲,和衣睡去。看不穿,心不甘,只能继续做囚徒。

  所以,短暂的相聚后,斌斌还是离开了巧巧。他选择继续逃避,继续边缘,继续贪嗔痴傻,颠沛流离。

  而镜头中,再一次丢了斌斌的巧巧,形象也变得模糊起来。

  4.

  太偏执情义的人,对爱情的渴望太浓烈,便注定孤独。

  可经过高温,炙热考验的真心,却是最洁白最干净的。

  巧巧嘴上说不爱了,可谁敢说她又不怀念那个灯红酒绿之下,洁白无暇的爱情呢?

  谁敢说她不和斌斌一样,依然是执念的囚徒,只不过假装学会妥协而已。

  谁又敢说所有那些为爱着魔的人,不是痛苦又快乐的呢?

  万千传奇经历,诸般色相皆空。

  也许只有经历过,或是正在追求的人,那些心里始终都有着极强的执念的人,才最能感同身受吧。

  人生到底应该是温润的妥协,还是痴狂的追求,到底如何才能不留遗憾,没人能给答案。

  林夕为《天龙八部》填过一首词,叫《难念的经》,用来诠释这部《江湖儿女》想表达的主题,我觉得更贴切。

  吞风吻雨欺山赶海也未曾彷徨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悲欢哀怨妒偏教儿女情长埋葬

  这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愤懑,不平,遗憾,迷茫或是绝望,而只看到了悲怜。

  悲怜世人,枉花心机,人生不完美,眼前困难重重,细数悲伤满满,却又必须砥砺前行。

  也只能祝愿各位一生追求,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吧。

  觉得写得好别忘记点赞和关注一下呀。

  完

  喜欢读书看电影,可以在知乎或者微信关注我

  【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禁止转载谢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