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男孩看准项目创业,获千万资金支持
李进和蒲丰年早年在原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读研时就已经相识。此后,李进赴海外发展,蒲丰年则在国内创业,收获颇丰。
2011年3月份,李进博士还在全球著名的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工作。他邀请蒲丰年一起发起成立一家公司来运作一个项目。
蒲丰年已是成都一家公司的CEO。这份关于“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打动了他。他觉得这会是全球范围的顶尖级项目,能填补国内空白。就辞去CEO职务,与李进一起开始了创业征程。
6月份,他辞去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化合物总监的职务,从英国回国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建设上。一年时间内,公司完成“招兵买马”,搭建技术研发平台。
他们采用的化合物库中的每一个小分子都有DNA编码,这与传统的非编码筛选化合物库相比,化合物的数量从几百万增加到几十亿。庞大的化合物基数提高了筛选到先导化合物的可能性和准确性,也大幅度缩短筛选时间,与此同时成本也被大幅削减。
全球范围内拥有这个技术的企业国外只有两家,在国内则独此一家。李进与成都结缘最早是因为来成都参加一次会议。那时,成都尤其是高新区的人和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觉得企业在成都发展的成本更低,发展环境也不错,就认为在成都药物产业的基础不错。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让他们觉得很满意,“成都高新区承诺的支持都会按时到位。”
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B3栋7楼,头发花白的上身穿户外抓绒衣,浑身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力。蒲丰年曾透露成都高新区十分看重这一项目,根据项目的研发进度给予资助,“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成都高新区1066万元的资金支持。”
目前先导药物的发展可用稳步前进来形容。目前他们的化合物库里已经有超过3亿种化合物。未来3到5年内,成都高新区将拥有世界级的先导化合物研发平台和研发中心。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