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是因为遇到了爷爷,才能做真正的海蒂!

  在灿烂的春日,阿尔卑斯的每一处风景都像一幅梵高的油画,充满着燃烧的生命力。头顶的雄鹰一声长唳,久久回荡于天际,蔚蓝是天空的底色,使眼眸都变得深邃。

  偌大的电影院里只有我和一个陌生男人,直到临离场也不知他样貌如何。所以在观影过程中,我似乎也可以假装自己身处一片无人幽暗处,随眼前唯一的光指引去往另一个地方。

  跟随小海蒂的视角,我仿佛又重新置身于儿时广袤无垠的田野,纵横交错的小径上开满鲜花,在这片土地上的爱憎喜恶都是干净纯粹的。当然也有人并不买账,作为片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爷爷”似乎显得有些无足轻重,几乎所有情节都是围绕女主人公海蒂展开,我曾经也想不明白。

  如果说电影告诉了我们小鹰终究要回归于大自然才能健康茁壮地生长,那么爷爷的意义又何在呢?我们视野里的爷爷似乎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默默付出,他的台词那么少,身影也不常见。

  可是,爷爷就像塞巴斯蒂安描述的令人压抑的大山,他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却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始终怀以温柔呵护孩子的成长。这就是爷爷,爷爷就是无处不在的大山,连绵起伏,沉默内敛,他的骨头化作山脉让你自由奔跑,他的络腮胡是毛绒绒的草地让你快乐地翻滚。

  我觉得爷爷应该就是这样,既是真实的爷爷,也是一种象征,是对孩子天性的守护。他的话虽不多,每一句却给人许多思考,像克拉拉的奶奶一样。爷爷和奶奶恰恰是一样的人,所以奶奶才会那么大胆地将孙女送到山上去住几天,也不担心会不会出意外,这可一点儿也不像上流社会人士会做的事情。

  而相对来说,克拉拉的父亲则是一个逃避者,他一直不愿意去面对生病的女儿,经常在外不回家,即便在家也很少陪她。

  或许更多是因为逃避妻子的离世,片中克拉拉与母亲的画像出现过几次,或许也有这样的暗示在里面。其实父亲不知道女儿的病说到底还是心病,她是从母亲死后开始生病,父女俩或许同样在逃避,逃避死亡的残酷。

  我有一个亲人,在家庭破碎之后,因为某次发高烧突然精神失常,她的情况起初时好时坏,后来因为常常被锁链禁锢着,反而更加糟糕。

  邻居说,如果有人能一直陪在她身边,愿意陪她出去玩、散散心、聊聊天,或许她会慢慢恢复很多。虽然,不一定完全能依靠这种方式来解决根本问题,但多少是有助益的。可惜,她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反倒是被各种亲戚推来推去,仿佛一个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敢接着。

  所以,克拉拉能遇到海蒂,真是一种幸运,而海蒂是因为遇到了爷爷,才能做真正的海蒂。这样的海蒂视角纯粹干净,仿佛她所见的每一处瑰丽风景,都深深映上了作为观影者的我的眼眸。

  如果真像太宰治某篇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我这眼中不会消逝的美丽风景,也应该给那些未曾目睹过的人欣赏一番。当然,我只能选择传递这份温柔与善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