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韩必省:忘不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文 | 韩必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

  十年来,无论是基层调研文化下乡;还是举办个展书画交流,都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韩必省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亮色。而八年间先后两次到贵州省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参加由民革系统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给了他极大的震撼,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让我们和他一起再次走进新民村,听听那群大山里孩子们的变化。

  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从事书画创作近50年,八年间曾两次到贵州省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这里的变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14年,我从县城到昆寨乡再到新民村参加下乡活动,近百公里的盘山土路,汽车颠簸了十几个小时。

  

  韩必省现场指导新民村儿童撰写书法作品 (作者供图)

  我给村小学的学生讲书画课,十几个孩子闪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拿着我画的山水画对孩子们说:“这画上的山,像不像我们背后的大山呀,一样的巍峨漂亮,它就是用宣纸和毛笔,蘸着墨画出来的。”孩子们都露出惊奇的表情,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画中的大山、看见画画的工具。这一课讲了很久,我还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挥毫”,临走时,我把“文房四宝”统统留给了学校。

  离开昆寨乡的几年间,我一直惦记着那十几个可爱的孩子。祖国巨大的变化及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更让我急于了解当下的新民村。

  

  韩必省在新民村(作者供图)

  2022年,民革天津市委会赴昆寨乡开展“天津民革企业家昆寨行”、书画捐赠、普法讲座、助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等活动。我随队再一次来到新民村。纳雍县通往新民村的道路一马平川,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仅用了两个多小时。

  

  韩必省在新民村(作者供图)

  秋风飒爽稻花香。走进新民村,映入眼帘的是果穗沉甸、稻谷飘香的醉人画面。民革天津市委会对口帮扶的“小站稻”试种项目和高山有机茶种植项目均取得成功。在新民村村民议事室,我现场为乡亲们挥毫,书写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一幅幅饱含对新民村乡村振兴良好期盼和美好祝愿的书法作品。我应村委会之邀书写的条幅“茶稻飘香醉美新民”,被装裱成框,挂在了村民议事室醒目的地方。

  

  韩必省现场指导新民村儿童撰写书法作品 (作者供图)

  我又一次为这里的学生上了书法课。阳光明媚的教室里,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自信的眼睛,是有着五千年传承的文化自信。

  新民村是典型,也是缩影。它在时代巨变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韧性和创新精神,彰显的是未来发展变革的万种可能。作为文艺工作者,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了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我们赶上了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勇立时代潮头,紧贴时代脉搏,创作出不愧时代的书画精品!

  原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