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暗黑电影,每一个女人都好看

  本周大陆院线最受欢迎的电影应该是迪士尼的《COCO》,而台湾院线最火热的,无疑是刚斩获金马最佳影片的《血观音》。

  火热到什么程度?

  每当电影院里有熟人相遇,当一方询问要看什么片时,对方几乎都会回答:《血观音》。

  金马奖前一天,电影菌刚看了《血观音》。

  几周沉淀下来,是时候理清思绪好好给你们讲讲这部电影了——

  (本文有轻微剧透)

  《血观音》

  

  《血观音》在金马上的获奖不能说爆冷,毕竟最佳影片的角逐也基本锁定在这两部片之中了,但相信更多人中意的是当晚一路狂飙拿奖的《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与《血观音》这两部片的比照实际上相当有意思。

  大佛和观音,折射出当代台湾人对宗教的态度转弯:大佛的头被割下,观音的手意外折断,本该光芒万丈的神佛形象,一个内藏祸端,一个包裹着血色,讽刺至极。

  《大佛普拉斯》

  《血观音》

  《大佛普拉斯》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男人戏,片中的男人却一个个如同蝼蚁般在这世道苟延残喘,大汗淋漓。

  

  《血观音》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刨出官商勾结的幽暗,却让官场台面下的红粉胭脂们粉墨登场。

  

  《血观音》从一出场,海报、预告、正片,无不透露着一股厚厚幽幽的黑,这股「黑」从一开始就不是内敛含蓄的,它从形式到内容都足够地直接、外放又强烈。

  整部片,导演要求视觉感觉是——

  “花瓣掉到水里面,虽然腐败了,但颜色仍然很鲜艳。”

  

  于是在形式上,无论打光、布景还是服装,本片都有意营造一种幽深阴暗之感。

  但它又不全然是灰扑扑的黑,更像是一朵从幽深土壤里长出的猩红血花。

  

  导演安排的另一个有趣形式,是片中时不时出来串场的说书人。

  说书人旁边是冥王、是可以窥见世间的阴阳镜,整个环境如同错落诡异的地府,整个场景设置都有种森然的怪诞。

  

  怪诞的形式,包裹着的故事却是全然真实而悚然的。

  正如上图说书人所说,《血观音》整个故事是离奇曲折的,但每一段关系和故事又都有迹可寻,全有现实的底子。

  你说影片厚黑,可你睁开眼看看现实,电影还只是现实一个幽幽暗暗、从身侧延伸出来的影子。

  

  片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角色,正是剧照中的三位:由大到小,分别是棠夫人,棠宁,棠真。

  

  《血观音》中的人物关系是一大看点,棠夫人及其两位女儿的关系微妙异常,大女儿与小女儿之间更是内有乾坤。

  从表面看,是一出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木偶戏。

  三个女人,从小到大,细细剖析来其实是同一类女人的三个阶段。

  

  女人与女人之间暗地较劲的幽暗感该怎么拍?

  《色 戒》开头的打牌戏无疑就是最好的诠释,人脸未露,钻戒先闪,钻戒的亮光刺闪,身份与地位在叮叮当当中铺陈开来,好戏开场。

  《色 戒》

  《血观音》的导演杨雅喆无疑深谙此道。

  在官商交际圈中如鱼得水的棠夫人,大概就是王佳芝的另一条人生轨迹:低调,善逢迎,手腕强劲。

  片中的三个女人都在爱与欲中浮沉,而在棠夫人身上,爱与欲之间的比重是最失衡的,欲高高俯瞰着爱。

  

  棠夫人无疑是聪明女人的代表,她像一根细长瘦弱的针一般混迹于各类交际场所,穿针引线;转身却能用它尖尖的针头将所有的线挑破。

  一根不起眼的,却毒辣辣的针。

  

  在《血观音》里,棠夫人有太多个面具。

  惠英红的出演绝非偶然,粤语、国语、台语三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女人,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个面具。

  若说两个女儿都保存着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与超我,进入到棠夫人的阶段,已经有足够的心气与手段扒掉年轻时候的伪装,大胆地释放着自己阴暗的本我。

  

  导演给棠夫人披上的面具也微妙异常——

  念佛。

  写书法。

  

  在众夫人的聚会中,打扮永远比别人素净,不抢风头。

  

  而这个女人一旦撕下假面,可太有趣了。

  但更有趣的是,在这个掌控欲极强的女性背后,永远都立着一幅丈夫的相片。

  

  棠宁,大概是这三个女人里最可惜的一个角色。

  吴可熙在片里的大部分表演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在镜头前完全地光芒四射,她和《川流之岛》里的郑人硕,算是今年金马提名的两大遗珠了。

  郑人硕《川流之岛》

  棠宁在《血观音》里,从头到尾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疯癫。

  嗜药嗜酒,欲望横流,和母亲、和妹妹的关系都是断裂的。

  她看似谁都讨好,却也谁都不讨好,歪歪斜斜地在女人和女孩两个状态之间纠缠着、崩溃着。

  

  狂乱地生活着,棠宁却恰恰是片中的独醒者。

  在她画的那副全家福油画中,身旁的母亲与妹妹,眼神是斜向两边的。

  而位于中心的她,眼睛直勾勾正视前方。

  

  在棠宁身上,有意欲反抗的挣扎与叩问,但更多的是看透现实的无奈与沉沦。

  而在这极具张力的两极状态中,导演杨雅喆却并没有给人物以更大的发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吴可熙的表演已经足够精彩。

  

  再说棠真,年纪尚小,却已经有了一副完美的假面。

  在大人面前乖巧无比,有着与年纪不相称的世故圆融,甚至有一丝……阴郁。

  

  假面后边,是“不被爱”的真相。

  所以冷淡的表情下,是一个极端渴望爱与被爱的小女孩心理。

  因此,影片中棠真的两场偷窥也别有意味,一场窥见性,一场窥听爱,性和爱构成了一个发育期少女对情感的模糊想象。

  

  在电影菌看来,棠真的线比起另外两条线,有着强大的张力。

  一边是小女孩还没完全褪去的纯白和对爱的迷恋,一边又是母权控制下的扭曲生长,即将爆发出庞大的力量。

  文淇怎么演这个多重复杂性的角色,可太重要了,而文淇的表现绝对是预期之上,值得期待。

  

  创历史的年纪最小最佳女配得主,可不是瞎拿的。

  正如《嘉年华》导演文宴所说,“他们可能还不理解自己在演什么,但在他们身上有演戏的天才。”(大意)

  文淇《嘉年华》

  三个女人,一台暗黑好戏。

  《血观音》在故事层面,是足够好看的。

  家庭背后,是更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女权背后,是更阴暗强大的男权;迷局背后是另一个大局,环环相扣。

  

  但以电影的完成度来说,电影菌觉得《血观音》还不够。

  杨雅喆是一个相当有社会关怀的导演,但《血观音》作为导演的孩子,它身上背的书包显然超负荷了。

  想讲的太多,无论在人物关系、情节和主题表达上都相当复杂,这反而让电影变得太满,电影的“超负荷”反而挤压了观众的思考空间与电影本身的空间。

  

  另一方面,《血观音》里一切的意象、讽刺都太过于明晃晃,太直白对于一部“暗喻”电影来说,反而少了点意思。

  而在这方面,生猛的《大佛普拉斯》反而更加一气呵成,拿捏得当。

  《大佛普拉斯》

  但显然,台湾观众与导演都不再满足于寡淡甚至愈发选题贫瘠的影片,《血观音》的出现无疑是一击直直打向心脏的重锤。

  54届金马在名气上是小年,但在质量上可绝对不是小年。

  玩转黑色幽默的《大佛普拉斯》,暗黑复杂的《血观音》,回归生活的《相爱相亲》以及勇气十足的《嘉年华》,每一部都让人惊喜。

  《相爱相亲》

  张艾嘉在今年正式卸任,而李安时代正式开启。

  期待下一届金马,仍能让我们看到这么多的好电影,明年再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