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一位德国妇女的悲惨经历,但她最终选择了沉默

  书名叫“那些拯救我们的人”。

  拿到书的时候根据封面可以推测这是一个关于二战的故事。“那些拯救我们的人”,这个标题极易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关于犹太人的故事,大致内容应该是在在希特勒的恐怖政权下被迫害的犹太人在善良的贫民英雄的拯救下获得自由的故事。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发现我错了。

  “那些拯救我们的人”讲得并不是关于犹太人的,而是关于战争时期的一位普通德国女人,她是一个纯粹的雅利安人,是一个人间尤物,名叫安娜。

  安娜为什么需要被拯救呢?又是谁曾拯救了安娜呢?

  这本书向我们阐述了德国普通民众在二战时期的悲惨经历,经济衰退引发的贫穷、亲人离去的痛苦和无依无靠,以及后期来自同盟国空袭的威胁。安娜作为一个普通的德国妇女,与同时期的犹太人相比,为二没有失去的就是她的女儿楚蒂和她自己脆弱的生命。

  让我们再回来谈谈“拯救”,在这将近六十年的时间跨度里,谁曾经拯救过安娜呢?

  第一个必然是曼克斯医生,他将安娜从她父亲为她营造的无聊、不自由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给了安娜爱情;第二个拯救安娜的应该是马蒂尔德,她在曼克斯被抓走后好心地收留安娜,教安娜做面包,还和安娜一起抚养了安娜和曼克斯的女儿——楚蒂;然后应该是中尉,在他发现安娜偷偷给集中营的犯人送面包的之后,强迫安娜做了自己的情人,安娜失去了对自己身体对的自主权,但中尉保证了她和楚蒂平安度过了战争阶段;战争结束后,她遇到了美国大兵杰克,杰克将安娜带到美国,安娜成为了她的妻子,杰克将她从不看回头的往事中拯救了出来,给了她一个家。

  那些拯救我们的人们,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们会爱上那些拯救我们的人”,我想,对于这些拯救了安娜的人,安娜都是饱含着爱的。但是随着一次次被拯救,安娜爱他人的能力却在慢慢消失。

  有人说,是我们的记忆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是我们的历史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殊不知,历史是十分残忍的,它不仅造就我们,还死死地抓住我们,让我们沉溺在历史中无法自拔,当时间的车轮滚滚想向前的时候,我们却经常发现自己始终在过往中打转。

  过往是死去的,未来是鲜活的,然而人却始终放不下这已经死去的东西。

  《那些拯救我们的人》是双线叙事,一条线是二战时期的安娜,另一条线是世纪末作为历史教授的楚蒂。

  楚蒂——就像她的职业昭示的那样——是一个抓住历史不放的人。楚蒂妄图知道的历史,也是构成她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她童年时期所经历的那些,安娜始终不愿诉说的历史。

  故事的最后,安娜还是没有将往事说出,楚蒂也没有再纠结于历史,而是放下过往,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想,人的一生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被拯救的过程吧,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年代。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不断被我们所爱的人拯救,而我们所爱的人又总会离我们而去,因此我想,虽然历史造就了我们,但是只有未来和现在是可以掌控的。

  晚年的安娜,生活上的兢兢业业,与人交往时的谨小慎微,以及对过去的闭口不言,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

  对于那些拯救我们的人,我想,最好的对待方式应该是“别想,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