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的回答

  想要炫光生效,首先保证场景有亮度超过255的区域,一般来源于高光点或者可见光源;其次,在炫光参数界面,先将强度提高至100观测效果,这个方法适合任何没效果的地方,诸如灯光不亮,不亮就把倍增先给到个5K1W的看看;然后关于颜色映射,因为颜色映射类型改变了数值的输出,所以不同的类型,各个参数会有差异,这个时候要去提高炫光参数界面的阈值,默认参数为1,将其改为0.1之后再进行观测并调整;莱茵哈德加深值0.5以下大概等同于指数,所以也要降低阈值。另外,在渲染设置——颜色映射中,不要勾选钳制输出,这会导致将场景所有超过255的地方都钳制下来,进而炫光无效。请不要自行脑补说VFB也有一个钳制,那是不是也不勾啊,当然不是!如果这里不勾,那么超出255的区域因为显示器无法显示出来就会呈现其他的颜色导致不正常!!至于上文说的名词,如果你用的英文版,不知道叫什么,请自备翻译软件。

  1高版本没有高光了?不是高版本没有高光了,而是高版本取消了以前非pbr模式的做法,高光依然存在,这是材质必不可少的特征点,是不会取消的。高光光泽度,在物理世界中本是由反射光泽度控制的,早期的vray为了艺术效果,将其分开,但并不利于PBR材质的做法。在这个越来越偏向写实的市场中,去掉不必要的,是合理的,其次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不赘述,可自行去vray官网查看资料。现在,你要调出一个材质,流程上,应该是观察物理现实这个材质的特征,然后去对应调整,比如你说的瓷砖/木纹,有纹理颜色就找漫反射贴图,有反射就开反射,反射光泽不清晰就降低光泽度(反射光泽越模糊意味着高光点越大,你在现实不会看到反射清晰却有很大高光点的材质),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要你能找到物理世界的特征,并且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调材质就没那么难了。2 菲涅尔反射如何设置?菲涅尔反射这里是一个勾选项,为什么?那就要从勾选项这个特征说起。勾选项代表这是一个选择,你勾上就是用A,你不勾,就是用B,就像是选择题一样,so,你勾上就是用菲涅尔反射,你不勾,就用另外一个,那另外一个是什么?是一个叫做镜面反射的东西。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去了解,什么是菲涅尔反射,什么是镜面反射。当你下次看到勾选项,你应该清楚,这是一个选择,普通情况我们可以推导出B是A的对应面。比如vray灯光里面有一个 ‘不可见’ 的勾选项,我们将其拆开理解。不 就是不要,那么 不要 的对应面是什么?是 要 啊!然后加上‘可见’,形成最终的结果——要看到它 或者 不要看到它。那么在菲涅尔这里,就不算是对应面,而是单纯的A和B的选择,但它们在某个点一定是关联的。比如你选择了吃饭,那你就不会同时选择拉shi!!不要说你可以,因为计算机是逻辑处理器,要么A要么B,不会和现实一样,现实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边吃一边拉,我这里只是打比方。3 菲尼尔ior要调吗?宏观上来说,需要,任何你能控制的参数都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存在的,所以你要达到某个目的,你需要去调整。那么另外一个角度看,当它们差别不太大的时候,可以不调,就比如我现在有A材质和B材质,它们的IOR差别不大,小到我渲染结果几乎肉眼不可分辨,这种情况,当然可以不调。另外,你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我的思路是:拆开——了解——总结——形成自己的认知。我大概演示一下:拆开:菲涅尔/IOR/;了解:去了解和学习这两个东西是什么;菲涅尔是一种反射类型,其特征是巴拉巴拉就不说了,IOR是折射率,折射率是巴拉巴拉自己去查不赘述了。总结:哦,原来开菲涅尔是这样的效果,折射率是怎么怎么回事;自己的认知:举一反三,还可以怎么怎么用。比如,我总结出了折射率越高反射越强(这是我自学到的知识,我自己查资料得到的总结,当然最后我有去查资料验证以及在3dsmax实验这个总结是不是正确的)。某些情况我不按照物理材质,我为了某个需求,我可以提高这个值达到反射强烈的效果,这就是举一反三,也就是脑子得灵活,作为创作者,最忌讳刻板,如果你是科学家,那你要严谨,是多少就给多少,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算得上是艺术家。最后,我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答案,就像是你问1+1=?的时候, 我没有直说等于2,我告诉了你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得到答案,以便于日后你碰到1+2=?的时候,你可以不用再问而自己求得答案。

  一个max只能安装一份vray渲染器,其他渲染器同理。你可以同时安装多个max并给每一个max安装渲染器。但这没啥大作用,习惯了高版本的便捷之后没多少人再愿意用低版本。安装多个max在我看来的好处就是转换版本,并且有人请求你帮忙转版本的时候可以正大光明。

  材质BRDF类型丢失了,渲染之后就会成为纯透明无显示。高版本vray渲染器制作的场景到低版本vray渲染器中,就容易出现此问题。

  还能找回来吗?

  可以,在材质中找到BRDF卷展栏,在下拉列表的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此外还可以通过升级VRay渲染器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场景有多个材质都是这样,那一个一个更换可能比较慢。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是了解阴影的两种特征:其一是明暗;其二是虚实。粗淡的意思应该代指虚实。

  明暗由光源强度决定;

  虚实由光源大小决定;

  第二,因为 HDRI是写好的文件,不能改变光源大小,只能改变光强度,所以我们使用HDRI,只能改变其阴影的明暗,虚实效果无法改变。

  控制反射强度,意味着控制黑与白,黑色就是没有反射,白色就是反射最强。反过来说,控制白与黑,就是控制反射强与弱。

  现在我用颜色校正控制这张贴图的黑色与白色强度,就是控制这一个材质球上不同区域的反射强弱。只要我能控制这张贴图黑与白的关系,不论是颜色校正还是其他程序贴图或者是PS等其他方式,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那反射光泽呢?

  你明白了其名称的含义,在带入我上述的意思,就能理解了。

  反射光泽,是控制反射出物体的模糊程度,1代表不模糊,0代表非常非常模糊,不能在低于这个值了。

  其中1对应纯白色,就是8位通道中的255;0对应纯黑色,也就是8位通道图中的0;然后我用一张黑白贴图,告诉软件,某个地方需要反射清晰,某个地方要反射不清晰,这样就可以模拟出细节质感以及真实度。

  其他通道同理,能放贴图的地方,都是这个逻辑;有一些通道可以放RGB的彩色贴图,比如折射或者雾颜色,根据这个逻辑就是某个地方显示A颜色某个地方显示B颜色,贴图的作用也就是如此:用纹理表示范围,用颜色信息表示强弱。

  看需求而定,需要就选。通道图是一个总称呼,就像是美食,美食也是一个总称呼,用来代指那些好吃的食物。

  我们常说的通道图,大概率指那种彩色通道,用来方便PS调整某个物体的。这种的,选择色彩通道或者材质通道都是可以的,材质就是根据相同材质为一体的通道;色彩就是根据物体种类为一体的通道。

  AO图是干嘛的?

  AO全称ambient occlusion,中文叫环境光遮蔽:(百度百科)AO是来描绘物体和物体相交或靠近的时候遮挡周围漫反射光线的效果,可以解决或改善漏光、飘和阴影不实等问题,解决或改善场景中缝隙、褶皱与墙角、角线以及细小物体等的表现不清晰问题,综合改善细节尤其是暗部阴影,增强空间的层次感、真实感,同时加强和改善画面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AO通道图的做法:

  报培训班,是给你指一个方向,并且为这个方向提供辅导。就像是你现在身处上海要去北京,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去,也没有高铁飞机和滴滴,那么培训班可以给你指一条路,并且给你整个小车车自己骑着去,但是你能不能坚持走完这条路得看你自己,你走得有多快?得看你的体力。不同的培训班,指的路自然不会一摸一样,整的小车车也自然不会一摸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去辨别去观察去了解。如何辨别指的路好不好走以及有没有给你整好的小车车,去问学习过的人是最快的方式,但这可能会有误导性;其次多方位了解,就像是要去找TA谈恋爱一样的去了解,但如果你每次都只会问吃了吗睡了吗上班开心吗这些问题。。。那你还是不要去问了。

  另外:不建议什么都没有了解的萌新就开始报班学习,这可能会让你陷入泥潭,也可能让你飞黄腾达,你要去某个地方时最好先打探一下。这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如此,并没有说这个行业不好,而是应该了解这个行业的一点基础知识,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我做培训班,完全是兴趣使然,从开始弄到现在,收的费用一起还没有我两三个月的制图钱多,我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知识水平,更像是相互关系,我每回答一个新问题,我就能涨一点知识,又能加深自己的记忆,仅此而已。你也可以自己探索一条道路,自己腿儿着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在走,没有停下来,终归是能走到的。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学习知识,也是在考验自身条件。(非广告,目前也不做招新培训,旨在阐述去报培训班的目的。)

  方法一

  关闭所有max程序,右键max图标——属性——兼容性——更改高DPI设置——勾选‘替代高DPI缩放行为’并选择应用程序,在打开max观察是否正常。

  方法二(常见于win10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桌面右键单机鼠标——显示设置——缩放与布局——更改文本、应用等项目的大小——选择100%。如果你觉得这里这样设置不方便自己的使用,尝试使用方法一。

  我目前就知道这两个方式~要是无法解决,那我也束手无策了。

  在max中不选择任何物体,疯狂按Z,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场景模型之间的坐标差距过大。这是新手画图很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制图的开始没有控制好模型坐标。

  现在打开地图看北京城区,从地图看能看清楚,如果加入一个上海,缩小地图,能看到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名,那么很显然两个城区细节都不会看的特别清楚,因为他们距离相差过大。视点越远,差距过大,自然看不到某个部分的细节。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把"北京"搬去"上海"‘,要么把"上海"搬去"北京"。这样就可以同时看到两个清晰的城区了。

  在max的解决方法是:按H,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模型名称,比如是墙体,如果你是用线或者BOX创建的墙体,那么应该会是line**或者box或者**,**是数字,这个数字应该很小,比如是001或者010,因为你第一步应该是创建的墙体,所以数字会比较小;选中它,然后按Z放大,通过这个方式找到场景中主要模型所在的地方,找到之后,按下CTRL+A(全选场景所有模型,记得将选择过滤器设置为全部),然后减选(按住ALT选择就是减选)要保留的场景模型,比如你做了一个卫生间,你就把这块区域的所有模型都减选出去,然后按下删除键,然后不选择任何物体,按Z,观察场景是否正常了。如果还不正常,那么证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继续去操作:找到场景中坐标差距过大的模型,将其移动到差距比较小的地方或者删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