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市,“钱”路“知乎”?
知乎,终于要上市了。
美东时间3月5日,知乎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为“ZH”,瑞信、高盛、摩根大通担任承销商。
成立于2011年的知乎,在互联网行业而言,已经是不折不扣老兵。相比于近年来很多成立2到3年就迅速登陆资本市场的初创公司,10岁知乎的上市之路,和其缓慢的商业化进程一样,走得慢了一些。
很多年前,就有用户在知乎提问:“知乎什么时候上市?”但这个问题下面有人回复说:“最好不要这么做,真的上了市,你可能看到的答复只可能有两种,一种叫广告,一种叫软文。”
如今,上市启动后,二级市场会如何给知乎的故事定价,我们暂不可知,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回答。
1
阵容豪华的潜伏者
一路走来,知乎背后的融资故事十分精彩。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
IPO前,知乎曾进行了8轮融资,除去未披露金额的一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8.8亿美元。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知乎的第一笔融资来自创新工场。2011年,知乎获得了来自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
与创新工场的接触,为周源带来了资金、资源、好友与战友。
自此,这家在线问答社区开启飞速的融资之路。2012年1月,知乎获得启明创投投资的数百万美元A轮;2014年6月启明创投再度加码B轮,赛富投资也一同加入,共投资了2200万美元;随后今日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纷纷入局。
除了VC/PE的青睐,互联网巨头也争相入局。2015年,周源亲自在知乎站内官宣——知乎完成了5500万美元C轮融资,新投资方是腾讯和搜狗,其中腾讯领投,老股东赛富投资、启明创投和创新工场进行了跟投。王小川还曾对外称,知乎是搜狗战略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2019年8月,知乎正式宣布完成4.34亿美元F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腾讯和今日资本等原有投资方继续跟投。这是知乎融资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也是当时中文互联网文化和娱乐领域金额最大的融资之一。
事实上,就在知乎启动F轮融资之前,除了快手、百度、腾讯之外,字节跳动也表现出了兴趣。
据悉,快手和字节跳动都想拿下知乎,双方竞价了好几轮。但快手方面甚至下了死下令必须赢,最终以超出远远超出字节跳动的价钱,投了知乎。
如今,根据招股书,IPO前周源持股为8.2%。创新工场持股为13.1%,为知乎的第一大股东;腾讯持股12.3%,位列第二;启明创投、赛富投资分别持股11.3%和9.3%;而快手也持股达8.3%。
图片来源:招股书
2
两年亏损15亿元
虽然身受各路资本青睐,但是知乎当下仍然存在一大“痛点”——亏损。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
2019年-2020年(下称“报告期”),知乎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1亿元、13.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5.18亿元,合计亏损15.18亿元。
近两年内,公司的收入增长迅猛,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2020年的亏损已经同比收窄48.2%。
图片来源:官方公告
据资料显示,
知乎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因为公司投入了高昂的费用,尤其是销售费用。
报告期内,知乎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66亿元、7.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4.3%、54.3%。可以看出,2019年,知乎投入的销售费用比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还高。
2020年,知乎亏损收窄,主要也是因为当年投入的销售费用下滑至1.13亿元,销售费用率也下滑至54.3%。与此同时,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也明显下降至5053.8万元,研发占比为24.4%,同比下滑近30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知乎还计划将一部分的IPO募集资金用于市场营销,包括通过市场营销和促销活动来增强公司品牌、扩大用户群并增强用户参与度。
由于报告期内持续亏损,知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也为负值,分别为-7.16亿元、-2.44亿元。知乎表示,公司的运营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历史股权融资产生的现金。
一位业内人士称,知乎此时选择IPO,主要就是因为长期亏损下产生经营压力,需要进行IPO融资。
3
知乎的“破圈”之路
近年来,知乎的商业化之路走得磕磕绊绊。
2016年,知乎推出“一对多”的群组问答产品知乎 Live ,此后,又尝试了书店、私家课、读书会、付费咨询等一系列围绕知识变现的产品。
那一年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问咖、值乎、分答、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等产品涌现,几乎每月都有知识付费产品走红。但直到果壳推出付费问答产品“分答”后,知乎才更新了类似功能。
但知识付费的变现率向来是个难题。根据艾媒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虽然2017年后中国知识付费迎来快速发展,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已达3.6亿人,但是市场规模仅392亿元,平均每人花费只有77元左右。
主赛道的艰难,让知乎把目光投向其他领域,开始“四面出击”。
2019年1月,知乎上线其短视频应用“即影”,但同年4月随即宣布因“未达到既定产品目标”解散;
2019年2月,知乎内测男性种草社区CHAO,主要向男性用户提供好物推荐和提供潮流单品试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同年11月,又上线“小蓝星推荐”,试水电商,但也很快销声匿迹。
直到2019年3月上线“盐选会员”,随着会员制带来的一系列付费内容体验及社区功能的完善,知乎似乎才摸到盈利门路:截至2020年2月底,知乎付费用户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4倍。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答主创作内容被转化为“盐选付费节目”。如问题“如果穿越成为虐文的女配,该怎么办?”的一篇答案被整合成小说《洗铅华》,在2020年4月上传盐选专栏,作者七月荔当月就获得近40万元收入。
此外,作为知乎的创收“老兵”,在知识付费遇冷的大背景下,广告业务获得资源的倾斜。
“我们做原生广告这件事,不用藏着掖着,就是要认真做。”早在2015年接受媒体专访时,周源对广告业务已有如此表态,
“如果广告都做不了的话,就不用想其他的了。”
至今,知乎在广告领域已经拥有原生文章广告、展示广告、原生问答广告(包括品牌提问、亲自答、Live特别现场)等产品,线下则以盐Club、盐沙龙为依托,并将上线新的曝光类硬广产品“品牌专区”。
招股书显示,知乎2020年线上广告收入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对总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86.1%降至2020年的62.4%,但这个比例仍不算低。相较而言,B站2020年全年广告营收总占比仅为18.8%,美团2020年Q3广告营收总占比为16%,腾讯亦仅为17%。
十年磨一剑?虽然知乎终于要上市,但似乎和它的创始人周源一样,知乎仍然在商业化、社区氛围、知识、视频化转型中摇摆。
如今,知乎的slogan是“有问题,就有答案”,只是,走过10年的知乎真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吗?
*首图来自云掌财经,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其余均来源于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