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竟暗藏健康隐患?有这5个习惯的人,请尽快改正

  很多人听到癌症就会谈之色变,如今这个社会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水平提高之后,健康知识的科普逐渐深入,现在全国已经进入了“全民防癌”的新时代。

  虽然健康知识不断提升,但是癌症发病概率却逐渐攀升,对此,专家们表示,防癌仅仅只能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从来没有真正的付出行动,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的“省吃俭用,勤俭节约”这是好事,可是因为一些生活习惯太过于节俭,却造成了反效果,引发祸患!

  01

  “省吃俭用”竟暗藏健康隐患?有这5个习惯的人,请尽快改正

  1、看电视不开灯

  晚上很多的家庭是关着灯看手机看电视的,很多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电费,另一方面是觉得昏暗的环境更容易入睡,然而亮着的屏幕与昏暗的环境两者反差比较大,无形之中增加了眼睛疲劳的程度,长时间如此更容易导致青光眼。

  当然这并不是说晚上房间里的灯光越亮就越好,因为亮度太高,也会容易对你的视觉造成疲劳,同时也会抑制体内黑色素分泌,影响睡眠,所以可以选择一盏瓦数比较低的等,光线比较的柔和。

  2、剩菜不舍得扔

  很多家庭的晚餐比较丰盛,早晨匆匆忙忙,中午一般吃外卖,所以晚上做得比较多,吃不完就直接放到冰箱里,第2天热一热继续吃。但是冰箱并不是保险柜,在这里也容易造成细菌滋生。

  尤其是本身肠胃功能比较虚弱的,吃了这些剩饭剩菜,更容易出现急性的肠胃炎,甚至是上吐下泻,如果是凉拌菜或者是绿叶菜,最好不要过夜,就算是放到冰箱当中,也不要时间太长,而且一定要记得,高温加热后食用。

  3、做饭不开油烟机

  英国曾经有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燃烧率非常低的灶具上做饭,或者是通风系统比较差的环境,相当于每天抽两包香烟,这也就增加了人体出现肺癌的风险。

  做饭的时候食用油在高温下会发生突变,如果才有温度升高到60度,就会逐渐地开始氧化,温度越高,里边产生的有害物质就越高,更容易刺激人体的呼吸道,所以平时做饭尽量是热锅冷油,做晚饭也要记得开窗通风,抽油烟机最好延迟20分钟关闭。

  4、省油

  家里的老人过日子都比较的节俭,如果是一桶油,储存的时间太长,或者是开封之后,很久都没有用完,就容易出现变质,曾经有人专门做过测试,食用油使用由开封之后3个月还没吃完,可能会产生健康隐患。

  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容易氧化和酸败后,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产生异味。在加热的时候更容易冒出大量的烟雾,被人体吸收之后增加了出现肝癌的风险。如果家里的人比较少,可以买一些小桶的食用油。

  5、去掉发霉的部分继续吃

  很多家庭会专门购买一些水果,但是短时间内没有快速吃完,就出现了腐烂,无奈只能把坏掉的部分切掉,继续吃。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发霉的部分,还有一部分细菌在里边隐藏着,肉眼看不到,但是这些霉菌,高温没有办法杀死,但是进入人体之后却容易导致肝中毒。

  所以腐烂的水果,霉变的坚果,最好直接丢掉,包括平时发了芽的土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护健康。

  02

  可以省的地方

  油炸的肉类——它的油脂和热量很高,产生的废物很多,会增加肝肾负担,少吃一点也无妨。

  各类——虽然饼干蛋糕,吃完之后让你心情愉悦,但是里面却含有反式脂肪,容易长胖,而且容易危及血管健康。

  含糖饮料——长时间喝这些饮料必然会影响体内血糖,另外在排泄的时候也会跟体内的尿酸相互竞争,所以节省这笔开支,多喝白开水会更健康。

  整体而言,平时生活有节省的行为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注意在什么方面,毕竟过度的节省,反而会导致身体受罪,希望更多的朋友认清楚这件事情,家里的老人一定要好好跟他们沟通,认清楚背后的危害,相信他们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