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被誉为咏菊花的绝佳之作,但作者却万人唾弃,真是可悲可叹

  (古代诗词另类解读:第13期)

  (文·张凡)

  清新淡雅的菊花,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雅士的钟爱,甚至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也都对它异常青睐。也正因如此,才诞生了一首又一首描写菊花的诗作,流传千古直到如今。然而在唐朝年间,有人写过这样一首特殊的古诗,这首诗被誉为咏菊花的绝佳之作,但作者却万人唾弃,真是可悲可叹。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一位人尽皆知的传奇人物——黄巢。说到这里,或许都会想到他的一首非常著名的《不第后赋菊》,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题菊花》。这是他早年时期的一首作品,此时他可能还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有理想,有抱负。

  不过却不曾像后来那样凶狂,这时候的他,还没有掉入那一个万丈深渊。至少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他的世界里,依然还有光明。

  题菊花唐代: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从这首古诗所透露的感情,就是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内心里,只是想讨一个公道,寻一条出路。并非要与天下为敌,更不曾想过采取最激烈的方式,去抗争所谓的命运。这时候,他或许也只是想借助孤清冷傲的菊花,来抒发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未来的一种期盼。

  尤其是第一句“飒飒西风满院栽”,更是能够让人所描写的风景,看见了一个正在衰落的世道。世间万物唯有西风,最是无情,吹落一切繁华,让天地间的所有事物都走向凋零。

  无论是何人,面对这样的环境,也都难免会有他那样的心情。心中向往的开明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只有黑暗和腐朽正在疯狂地蔓延。他虽然期待光明,但是却看不到希望,他已经在阴暗的天空下忍受了太久。

  他的人生就如同瑟瑟秋风中的菊花,纵有满腹才学,却也只能孤芳自赏,无人垂怜。“花寒蕊香蝶难来”,不仅写出了他自己的遭遇,也是当时天下寒门学子共同的处境。然而他们除了抱怨世道不公,又能做些什么,但那一声声的抱怨,却无法为他们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在这样的境遇之下,他不再把希望寄托给缥缈虚无的存在。转而向内求索,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切,“我命由我不由天”,想必这是他当年最真切的心声。他想为天下人寻得一条出路,其实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当时许多人心中的向往,是他们不敢说出口的心声。或许他最初真的想做一个,为天下人主持公道的“青帝”,可在后来的人生路上,有太多的因素改变了他。当年那个想要指点天下的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一个人人敬而远之的魔鬼。

  是最终他忘却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没能让天下间那些如同菊花一样的寒门学子,去与桃李共争芬芳,没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展露才学的机会。曾经那远大的志向,也随着他的疯狂举动而烟消云散。一个本来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才,扭转乾坤的人物,被无情的现实,被自己扭曲的内心,送上了不归之路。

  曾经他怀着无限的梦想与希望,就写下了这首歌咏菊花的绝佳之作,但是他自己最终却遭到了万人唾弃,真是可悲又可叹。虽然不能将所有的罪责都归于他的身上,可造成这一结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他的内心。正所谓是善是恶皆在一念之间,如果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或许事情将是另外一个结局,也许这首古诗,将会给后世留下另外一种回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