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战记》的明日

  “明日”这个词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明朗光亮的太阳,另一个是明天,未来

  恰好对应电影《明日战记》的主题

  8月8日那天,单身的我一口气看了三部电影,分别是《明日战记》、《神探大战》、《独行月球》

  很巧合的是,三部电影都跟“英雄”相关

  两部都是科幻,分别是《明日战记》和《独行月球》

  两部都有刘青云,《明日战记》和《神探大战》

  看完前两部之后,我甚至发了个微博稍微评了一下

  因为我对《独行月球》的“科幻”度跟本不抱有期待。这种担心从开头的“乐高”OP就有。

  结果却是我对《独行月球》“科幻”度,其实也就是特效非常满意。

  《独行月球》的科幻是硬科幻,科学科幻,太空朋克,宇宙歌剧类,对标的是《地心引力》、这里,虽然就结果是《绝世天劫》就是了.....

  而《明日战记》是未来科幻,英雄科幻,赛博朋克,例如《钢铁侠2》、《银河护卫队2》、《雷神3》

  为什么《明日战记》有很多人赞它特效好?因为这部电影能赞的只有特效。

  但《独行月球》呢?它除了特效不错,故事、音乐等方面都很好,向它挑刺的人都得往特别的角度来挑,它的结局。估计很多人都像被富野由悠季骗去看《伊甸王》剧场版一样的吧,结局没有那么糟糕而已。

  很多人自发地《明日战记》卖惨,帮古校长卖惨,希望能复制《哪吒》的自来水效果,然电影更多人去看。

  我自己是个通常只去电影院看一次的,我知道有很多人会去2刷、甚至3刷自己喜欢的电影,我认为大部分人一般很少会在短时间去电影院内看第二次,尤其是现在这个人人刷短视频的时代,要他们乖乖坐在电影院看90多分钟不能快进的电影是很困难的事。第一遍还好,第二遍真的难。

  我认为单靠个人努力,是无法提升票房的。因为只看一遍的是绝大部分,那么票房成绩实际挂钩的只有排片量和宣发。

  写到现在,我去看了一眼淘票票,想去印证一个想法

  广州上映的绝大部分都是粤语版,我作为一个老广,自然问题不大。但广州,不是只有看说粤语的广州人啊。我定位改去北京,就有国语版了,也就是如果整个广东都是这样,排满的都是粤语版,对在广东的非粤语用户来说,这是个很不好的体验。

  当然我自然不会傻逼地到说为了照顾英语观众我们应该准备英语版,但好歹你也按标准来个双语字幕啊......虽然龙标也没要求你一定要有双语字幕

  不过老实说,也不知道是不是MKV看多了自以为是,其实也许是我以前看的电影都没有双语字幕的?这些操作只在MKV上才有?

  说剧情前先说一下,最近看了《大怪兽的善后处理》点MKV,也是一部科幻片。

  《明日战记》剧情硬伤多到离谱。很多细节真是经不起半点逻辑上的推敲。不是《流浪地球》引爆木星氧气的那种科学性硬伤,只是一大堆细节性的硬伤,《明日战记》就像一个所有重要器官都躲开致命伤但被人砍掉一层皮因为太疼而死的人。

  这么重要的任务你就派一队的人去?失败几十万得死的任务,派100个人去很难吗?后勤的人倒是多得很。

  刘青云可以去救援,但居然就他一个人去?还只去找了旧战友。你给旧战友也配一套战甲不行吗?魔兽世界玩多了除了前锋坦克,其它人不能穿板甲只能穿布甲是吧。

  这是《MUV》世界观满地光线级吗?鱼鹰少你用直升机运支援去到雨区边缘开车去行吧?

  这么重要的任务,你一开始就穿战甲去很为难你们吗?(《大怪兽的善后处理》你们去桶一个发涨的脓包前,穿个全身防护服很为难你们吗?),你出一个重要的任务,用一套最新款的装甲不行吗?

  装备就那么缺吗?那么大的车多带两件装备不行?一个消防斧你用完还要留着用来增加角色印象吗?

  战甲力量那么强,你让几只狗围了连墙都撞不开?

  反地心引力和摩擦力的轮胎

  有烟无伤的戏剧转折真的有必要吗?

  煽情那么多你掉下去还不死这属于喜剧范畴吧?

  刑天你那么厉害透视都有了,为什么还要等?

  刑天你都那么厉害了,为什么一辆烧得剩下只有架子的破车都能成为别人的盾牌

  闯关模式啊两boss分开送?

  万国鹏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是什么?你一个这么重要的部队的电脑专家就得是经典英雄片里体能极差毫无战斗力的电脑宅吗?

  姜皓文是因为肤色比古天乐黑所以适合演黑人让故事比较ZZ正确才用的吗?所以给他整脏辨是嫌他只有肤色不够必须连头发都往黑人上靠吗?

  为了票房找张家辉来真是错误确定,他真的很不适合他所在的角色位置。这个将军为了它的天幕能让几十万人去死,你们还要跟他私聊而不是两手准备,让自己陷入困难之境。

  鱼鹰一样的飞鱼,欧美军衔、欧美式装备......虽然明白香港最强防卫部队的SDU是英军建制的,香港人拍这些没有国内支持没有国味我都理解,但这些就真的像一堆老牌明星玩COSPLAY一样的感觉,充满时代的局限性,无知,这个电影除了说话的是中国香港人,事情发生在类似香港的地方,就没有半点跟中国和香港的关系。

  除了特效很好,就是一部古典英雄主义小队电影

  刘青云的角色刻画是最少的,甚至连爆破手姜浩文(刚好啊《大怪兽的善后处理》也有个走人了的牙买加大麻废人风脏辨爆破手五代雄介,)都有点交待,它就是为了开着战甲出来帮人杀出重围救场而出场的,而且是两次!两次!!!要玩梗机械降神(Deus ex machina,“杀出重围的机器”)也不是这样玩吧!

  它甚至不如充满反套路的《迷失之城》那样好看。

  音乐是原创音乐,没有什么特点,跟90年代美国科幻片的假、大、空差不多

  三场电影,三种英雄

  第一种是《独行月球》里的,平凡人鼓舞了人们却因为要只身对抗天灾这等不平凡的事被迫成为英雄

  第二种是《神探大战》,失败的天才弥补过错成为救赎的英雄

  第三种是《明日战记》,伟大故事,伟大剧本,人祸的困难,绝地的反击成为英雄

  真的,不带脑子去看,《明日战记》确实很爽。它的特效很好。

  但最后的结果是,只能劝古校长放弃。

  你的努力我们看见了,你拍的是一部高成本的小众电影,但我们真的不知道你的方向有没有错。如果这部电影出现在《流浪地球》,我们或许真的觉得很不错,但现在已经不是《流浪地球》打开中国科幻电影之前的世界了,光有出众的特效是不够的,特效好的不是只有你啊。不停地只讨论特效好,那么特效公司活下去就够了,让人从“我要好莱坞的特效团队”变成“我要《明日战记》《哪吒》《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

  古校长,你的学生去到电影院看《明日战记》回来问你,“为什么中国军人用这外国的东西呢?”时,你会告诉它们,自己为了圆梦,所以把格局设计得太小吗?

  筹备了15年,却也是停留了在15年前的香港人格局里,跟《拆弹专家1、2》那样,香港即世界,核弹随便爆,没有背靠中国的概念,只有在这点上,它是典型港片。

  古校长,你为了给我们盖学校,拍了很多很差的电影,但这次,你全心全意拍了一部自己的电影,难道你就不想因为自己拍出了一部好看的电影赚了很多钱而去盖学校吗。你难道希望我们是因为你捐了很多钱盖学校所以我们应该以电影票的形式感谢你吗?

  所以,我们真的不清楚,这条路狭窄没有格局的港片之路,你是否应该继续走下去。

  我们不希望你的失败,但你的失败是注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