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

  从心理学角度,从感情的角度等等。

  可能说的是社会心理学上表达的理论,即社会环境对人的认知的巨大影响。

  例如,你如能要求1000年前的人,他的思想理论水平达到今天普通人的水平。因为当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他被当时的知识水平、道德准则等等限制住了,只有个别的思想家才敢把他的思维朝外多走一步。

  我举上边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部电影的例子。

  电影的中女主角,如果是普通人的话,在那个社会环境下,不可能怀疑元首希特勒,在发生大火的时候不可能开门,因为囚犯可能逃跑。——即使是你,处在那个社会环境下,也会和女主角一样不开门,而让囚犯烧死。你或许不相信,你或许觉得自己不会。不过遗憾的是,社会心理学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

  社会情境对人的认知的影响非常巨大,超出你的想象;人们通常会高估自己,例如会觉得自己更聪明、更明智。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表达的是,既然任何普通人都会做出这样的事,那么法律是否不应该追究她的责任。如果要追究,那就是强人所难,对人要求过高,是否不应该。——我自己认可这种观点,因为假设我处在那个环境下,我顶多也只能做到那样,所以我认为我不应该受法律惩罚。

  这部电影非常非常的妙

  它把人性的局限毫不掩饰的血淋淋的表现给我们,这种真相关乎每一人,也毫不留情的刺痛我

  说起秘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一人都有众人前堂而皇之的得体,和小心翼翼隐匿在黑夜里,驳杂而纠缠的羞耻和局促。

  麦克有一个秘密

  麦克在15岁那年爱上了一个30多岁的老女人

  不同于少女的透明和矜持

  汉娜凌乱的家饰,穿旧的内衣,毫不客套的问答,隐现皱纹又毫不局促的脸。

  汉娜无从得知的过去

  对麦克关切又疏离的态度

  不知来由的恐惧难过

  这一切都是15岁麦克未知的谜。

  在汉娜的挑逗下,麦克简直像只小雏鸡

  麦克15岁,汉娜却年近40。我们很难把这样两人的感情和关系称作是爱情

  麦克唐突又热烈的期待着汉娜

  我们也很难不把这样的行为称作是爱

  麦克爱着汉娜,麦克也受制于同龄人的眼光。

  这是麦克的秘密,也是麦克羞耻和疏离于他人的来源。

  汉娜有一个秘密

  平静岁月的曾经,她是纳粹集中营无情的爪牙

  年近40却只字不识

  汉娜和麦克骑车,来到小镇的礼堂

  唱诗班的少女,阳光里的歌声

  情人的眼光顺遂着灼人的日光照耀着汉娜的脸庞

  汉娜悲戚的眼睛里

  老泪纵横

  镜头里的汉娜

  甚至可以是狰狞

  这样的情境下,应和着铺展在汉娜心里抹不去的曾经,使这一刻变得无法美丽

  不管有多少种借口和理由可以利用,不管汉娜的内心有多么不愿认同,她的曾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她按照自己的规则挑选犹太人去送死,好为新的犯人腾出空间,她死锁牢门使火灾里的犯人无法逃生。

  人的认知和决定常被脚下的位置左右,当脚下的位置成为你默认的身份,眼前的一切,即被物化。

  所以当守卫的身份成为汉娜默认的身份,眼前的生命也不过是移动的数字。道德的约束也会被规则取代。

  有人认为,汉娜行为的罪恶,是不同道德观念里的下意识行为,是无须自我救赎的时代的差错。我认为并非全然如此。

  时过境迁,往日的生死喧嚣常常被流水般的生活洗去。然而无法回避的,在朗读少年的怀抱里失声痛哭,在听到唱诗班歌声那一刻的悸动,当和麦克突然出现在晚班的电车站在人前,汉娜的失措和恐惧,这是汉娜大概也不知晓为何而有的恐惧。

  汉娜的无从知晓,源自于她心里刻意的回避,她不愿承认这行为的罪恶,承认即意味着背负。久而久之,这样的回避反而成为她自以为的真相。

  这些秘密在20年后的法庭上曝光于人前,麦克的轻松自如在听到汉娜史密斯这个名字后化为云烟。

  汉娜不识字,这个秘密将对使她的刑判大为有利。

  当庭知获这个秘密的有两人

  麦克,和汉娜

  然而这个秘密的曝光,也意味着一段关系,和一个人对于自尊的怯懦被同时曝光

  选择隐瞒的也有两个人

  麦克,和汉娜

  故事在秘密的浮于天日后结束

  秘密的曝光却带来死与重生的不同结局

  麦克在结局获得重生

  麦克从不敢提起那个女人的名字

  她代表了他羞耻的曾经

  麦克最终却能够平静的向他人道出这个名字,讲出他的故事

  在麦克的心里,放下了秘密,就获得了重生。

  汉娜在故事里最终收获了死亡

  汉娜在后知后觉的爱情的力量下勇敢面对自己,重新识字。然而将要出狱时,麦克抽开的手,打碎了这道来之不易的希望之光。

  死亡的背后,原本已是雀跃企盼的一颗少女心

  这颗少女心成就于麦克的关怀

  又最终折于麦克的无情的发难

  如此,故事在这段往事尘埃落定后落下帷幕

  但留给我们的思索远非如此

  我无法评价汉娜的一生

  无法大言不惭的说

  她的生命也曾完整过

  因为无情的推开她的人,也是她的爱人

  我不敢评价她的恶

  因为她也在大雨中拥抱过孤独失意的人

  我只知

  她的疑惑她的救赎她的贪婪她的罪恶

  也是是万千人的疑惑救赎和罪恶

  这部电影实在太过无情

  让惧怕现实的人,都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道德,朗读和理解的故事。

  Hanna是一个文盲,这意味着她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甚至连识字都没有。但是她却热爱文学,她可以尽她所能得让别人念给她听。

  Hanna的人生轨迹是文盲——读书(间接地)——识字(破除文盲)的过程。

  Micheal的教育背景使他对世界上得事物产生了强烈的道德感。也是教育和对hanna的情感让他能够产生能够进行“the second understanding”。Micheal的思想历程是 获得教育——拥有道德感——尝试去理解(Hanna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帮助其识字(或者说帮助教育她)——质问Hanna的道德感。

  所以这部电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在探讨的是 读书——教育——道德 之间的关系。

  然后一点一点地来看:

  第一阶段的故事也就是从开始到Hanna最终离开Micheal,是所有故事和矛盾的起因,是所有最后打出火花的元素准备期,是整个故事的情感铺垫。

  第二阶段为故事的转折点,也就是法庭审判的过程。它解释了第一阶段所有不被理解的行为原因,并产生了新一轮的高潮:在审判中渐渐揭露hanna对文盲的自尊心的极端要求达到了高潮;而Micheal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和背景中,道德感和角色位置迫使他产生了同理心和理解力,矛盾的思想和情感挣扎也达到剧情的顶点。

  Hanna作为纳粹时期的参与者,文盲的背景导致她缺乏道德意识,找工作的唯一指标仅仅是不能泄露作为文盲的秘密。这一部分,Micheal作为一个了解对方背景的人尝试去理解了。Micheal不仅仅不是文盲,还是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他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要求他有强烈的道德意识,他所在的时代背景(二战后一代),和人生经历让他站在了道德是非判断的意识巅峰。他的道德是非观念在谴责hanna,但是他对hanna的同理心带来的换位理解又让他放下了部分谴责,给予了某种意义上的帮助。

  他理解后的帮助体现在寄出的录音带使hanna学会了阅读。

  正统的教育让Micheal拥有了道德意识。缺乏教育的hanna明显丧失着对于道德意识的感知。那么即使不认识字,听别人阅读了大量的名著文学,一个人是否能够拥有道德感呢?hanna在法庭上的茫然错失,颤抖的声音,惊慌失措的眼神,一切的一切都告知着我们,她其实是一个无知的孩子,她所有的行为动机真的只是因为她需要听从上级的命令,她不能让别人发现她时文盲的廉耻之心和对文学的喜好。

  “听别人说的书”不能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感。

  "This is my job!" Yes, this is your job, you had to do that. But you still can choose your job,the fact is you had chose the job which involved evil." 但是hanna其实又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她是文盲,她近乎极端的自尊心让她的一生仅仅被“我是文盲”和“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是文盲”这两件事情给决定着。因为这两件事情,所以她不得不放弃所有的文职工作,不得不不断得变换工作,不得不离开Micheal,不得不只能让别人读书给她听,不得不宁愿把自己的后半生送上监狱。

  她的行为准则是那么的简单,甚至简单到让人一开始费解。

  第三阶段也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Hanna在监狱中通过Micheal不断寄来的录音带学会了识字,学会了read。不管是因为Micheal背后的帮助和“关心”,还是她由于识字而变向获得了教育,Hanna渐渐开始关心爱情,一种柔软的,有层次的,细腻的情感。而年过中旬的Micheal只是关心着她是否能够反思过去的事情,她心中有没有引起对自己曾经行为的道德谴责。

  当Micheal问她有没有去思考过去时,

  她以为是在思考他们两的过去,因为她的关注点在爱情。当她意识到他是在让她反思她过去的行为时,她回答:

  “No. It doesn't matter what I did, it doesn't matter what I think. Dead are still dead.”

  “What did you learnt?”

  "At least I learnt how to read."

  所以,读书等同于教育吗;一个掌握了读写能力,看过很多书的人能够产生道德意识吗?

  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一个怎样读过书的人,怎样思考过的人才能拥有道德意识呢?

  一个受过怎样的教育的人,自己作出怎样努力和思考的人才会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呢?

  那么最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一种培养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吗?

  ————————否则二战是如何产生的呢?否则“平庸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否则读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是一个太过于宏大和深刻的话题,电影没办法解答,我更没有办法解答。但是电影和时代可以揭露一些表象: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读了多少书无关(Hanna识字后的表现回答),和你识不识字无关(hanna作为文盲时期的前半生来回答),甚至可以和你的高等教育无关(Micheal的父亲是经历二战并对纳粹无动于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教授,这部分内容是在书中提及,电影没有过多描绘,Micheal内心是有谴责父亲的);有关系的只是你如何读书,如何思考,以及接受如何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而教育,则是让你获得崇高道德,独立思考判断,免于陷入洪流人云亦云的一种最有效的机会。

  最后Micheal把Hanna的钱送去了帮助文盲的组织,而不是用来捐助到纳粹难民的组织。这样的结局意味深长。与其说,Micheal最后的希望是帮助这个世界的文盲来获得阅读的能力,不如说是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类获得更多真正教育的机会——获得能够产生心中明辨道德是非的教育的机会。

  就像康德所说的:“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使我深深地震撼,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

  第一次看《朗读者》的时候,莫名哭瞎了。

  那会儿还是懵懂的读书少女,也许仅是为揪心的爱情而泣。

  后来,生命里出现了如汉娜一般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人,似乎才开始明白这部电影。

  从主旨上理解,这部电影讲的是德国人民二战后的负罪意识。导演曾在幕后表示,电影讲的是“Guilt”——「内疚感」。

  上一代的过错,这一代来承担。这种群体心理由那位正义感爆棚的年轻学生诠释出来。他嚷:「这次审判只是在转移视线。问题不是“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或者“他们怎么能这么做”。我们的家长、老师……大家都知道!问题是,“你们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又怎么不去谢罪?”」

  换言之,我们作为人的良知去哪了?

  听完这一番指责,另一个同学突然受不了,夺门而出。

  「这里头有什么让我感到很恶心。」恶心的,是把群体责任推卸到寥寥几人身上庭审。恶心的,更是每个人身上,无法抹灭的人性之恶。

  相比起他们,汉娜更显得单纯,甚至善良。在法庭上被质问时,她义正严辞地答道,「我们不能放孩子们走。原因很显然,我们的职责是看守,考虑到情况会失控,我们必须对她们负责!」她拍案而起,全场惊愕。她的精神甚至让人敬畏:德国人一向严谨古板,履行职责即个人荣誉。

  法官一再试图定罪,强调她的行为,是否在主观上、出于自由意志做出了选择。

  汉娜反问,「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Should I have never signed up at Siemens? 那换了你怎么做?我当初就不该进西门子是吗?」

  法官哑口无言。

  面对战争中的大屠杀,SS警官和德国平民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受过教育的,没受过教育的,当生计和安全都不能保障的时候,没有选择。

  成百上千的孩子丧生,汉娜不难受吗?非也。她看到教堂里唱歌的孩子们,想起自己所见证的一切,无法言语,萧然泪下。这光一闪而过,便够了。

  可米夏不懂:「We are trying to understand! /我们在试图理解!」他去参观集中营旧地。

  二战的当事人最明白,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很难被理解。汉娜说,「我怎么认为根本不重要,我怎么想也不重要。人死不能复生。/It doesn’t matter what I feel. It doesn’t matter what I think. The dead are still dead.」她并没有因此受到道德教育,却学会了怎么认字。

  受害者也告诉米夏,集中营不是大学,「Nothing comes out of the camps. Nothing. /从集中营中你什么也得不到。」

  大一的我,曾在走廊里截住哲学教授,贸然问,都说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如果当时希特勒赢了,这个世界会歌颂他吗?

  我的教授是个犹太人,笑不露齿,胡子飞扬。他看着我,眼里有慈爱,神秘地说,可能吧。

  毕业后,我又一直想,当初学人文是为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曾经绞尽脑汁研究理论,妄图走在时代的前头,就怕自己随波逐流,总思考如何避免让历史中的种种悲剧重演。

  可是我忽略了,人生——一个人的历史——本就是一出悲剧,更何况苍生的苦难呢?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历史本身就是洪流。社会波涛汹涌,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汉娜被卷进了集中营,米夏被卷进了战后审判。

  这电影我断断续续看过好几遍。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人性、欲望、文化、到艺术形式,可以写上好几篇赏析。我喜欢的,由不朽的诗句和一帧帧光彩勾画出来的个人感触,有其意义,也会慢慢褪色。最后剩下的,也许是那位老教授语重心长的一句:

  What we feel isn’t important. It’s utterly unimportant. The only question is what we do.

  立一根桩,实属不易。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美)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

  我看到许多对该电影的影评都是站在和平年代未太经过过饥饿的人的角度,去批评汉娜的不道德和缺乏反思。然而,他们没有考虑的是汉娜的历史。

  影片虽然没有刻意交代汉娜出身于怎样的家庭,成长于怎样的环境,但有很多细节可以反映。汉娜不曾有过朋友,虽然已经努力做出很有教养的样子,但依然只能使用非常简单的短句与别人交流,从未使用过大长句,思维能力低下,社交能力弱。德语只有30个字母,拼读规则简单,单词的读法与写法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只要认识30个字母并大概掌握发音规则,任何书籍都可以朗读出来,写作的话,即使偶尔出现一些拼写错误,阅读者也能靠发音理解写作者的意图。所以一个德语母语者只要略有人引导,学会阅读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汉娜应该是当时社会的最底层——她可能是妓女或者某流浪女的孩子,出生不久后大概就已经流落街头,不曾受过任何教育,生命的前几十年(或者说进监狱之前的整个人生)一直都在为“怎么活下去”而焦虑,“思考善恶”对汉娜来说更是异常遥远。

  和汉娜同名的另一个德国女思想家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词“无知之恶”(或者叫“平庸之恶”),指的是由于不反思的、盲目认同和服从体制而并非主观故意造成的恶。然而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平庸之恶?深入理解世界本质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单靠个人就能发展起来的,它需要起码的支持、鼓励和学习条件。

  在纳粹集中营做看守的时候,如果曾有人给过汉娜一丝鼓励,她还可以坦然接受自己悲惨的历史,请任何同事或囚犯帮忙教自己识字,甚至为自己不竭的求知欲而感到骄傲,但她因为曾经遭遇过的所有嘲讽与屈辱而选择了掩饰,这种“害怕被别人发现我出身卑微”的焦虑又进一步限制了她的学习与反思的能力,让她的心智一直停留在了非常低幼的水平,她以为自己掩饰得挺好,没想到5位一起工作的伙伴早已看穿,并因此有了后来的合谋诬陷;那个一直误以为她识字、假装自己与她并无太大身份差距的男孩也在交往的点滴细节中慢慢领悟、发现了真相。

  汉娜不想被当作异类,她宁愿被处死也不想被嘲讽。“像一个识字的人一样被尊重”是她一生的执念。

  坚持这执念并将之实现出来已经耗尽了安娜的全部精力。她甚至到66岁还没有进入男主很看重的“深刻反思”那个阶段。她没有任何本质上的恶,她只是运气不好,只是学习过程太艰难、成长得太慢。

  在最后一刻,迈克问她“你都没想过以前的事情吗?”汉娜说“上法庭之前我没想过。”她的潜台词是“我光是想办法养活自己同时掩饰自己不识字的事实已经很难了,没办法想太多”。但那一刻迈克站在出身中产的法律工作者的角度想的只是“她怎么一点儿都不为自己的杀戮感到后悔”,所以在肢体表情与语言上都出现了疏远,汉娜即使不完全理解迈克疏远的原因,但在情感上感受到了一种轻视——那是她最熟悉的、上层人对底层的轻视。她努力了一生,觉得终于有资格与迈克平等相待,终于不用再向迈克掩饰自己的“不识字”,结果她发现自己还是不够好,不够深刻,学识还完全没有达到思辨善恶的程度。这让她感到自己的一生毫无价值。在此时的她看来,迈克为她提供的工作与住房就成了一种施舍——像她流落街头时被别人施舍面包的苦痛涌上心头,对她来说,尊严、平等的人际关系比生命更重要。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汉娜的选择让迈克更深刻了理解了底层人的不幸与尊严。如果这领悟来得更早一些,他本来可以把汉娜当成一个好朋友、一个知己那样接回家,与她好好讨论所有的事情,讲述所有的感受。迈克和自己的父亲、女儿、妻子都很疏远,但却为汉娜读了二十多年的书,因为他自己对汉娜有着很深的爱。汉娜只是运气不好,但她求知欲很强,学习能力并不弱,本来如果可以再活十多年,她可以写出极好的自传,那将是不弱于《朗读者》的另一部惊世之作——一个出身底层的、到40岁时心智水平仍不高于10岁的女人怎样因为爱而学会了认字、学会了写作、学会了反思贫穷带给人的创伤、反思二战、反思爱,以及那些许多人文学者终其一生都在思辨的与“善”、“恶”相关的与人日常生活最为密切但又是最深刻的话题。

  在法庭,汉娜为了尊严选择不辩护,迈克的不辩护虽然也有害怕被同伴孤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尊重汉娜的选择。在这静默的对“尊严”的共识中,我看到了比寻常人讨论的“善恶”更高的一种神性的光辉。

  Ivy Lee:先追求爱是成功的捷径

  Ivy Lee:匮乏与超越——怎样摆脱“穷人思维”

  Ivy Lee:你见过最没见过世面的女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Ivy Lee:“说”与“做”哪个更重要?

  Ivy Lee:从刘慈欣作品看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