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海蒂和爷爷》,我总结了几点

  本文微信公众号「AndroidTraveler」首发。

  昨晚(06.02)看了《海蒂和爷爷》,看完之后有几点总结,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主要体现在海蒂识字的场景。

  刚开始海蒂识字的时候其实是有所抵触的,因为皮特一开始跟她说不需要识字,加上她也不清楚识字到底有什么用,所以一开始海蒂识字比较慢而且经常忘记。

  后来奶奶(文中都指克拉拉的奶奶)给海蒂讲故事书,当讲到关键地方的时候就停住了。

  对故事书很感兴趣的海蒂特别想知道,因此问奶奶结局,奶奶则让海蒂自己去阅读,将书留给她。

  因为有着想阅读故事书这一明确目标和动力,因此海蒂学会了识字,让家庭教师和所有人都惊叹。

  

  强烈的对比是后面皮特学习识字的过程,包括海蒂教他,仿佛是没有兴趣之前的海蒂识字过程。

  这个有两个场景体现。

  第一个是海蒂的梦游。

  海蒂的梦游在于想念爷爷,想念山里的一切。因此虽然在物质条件什么都不缺,或者说很富裕的情况下,海蒂依然不开心,每晚都在哭泣。

  

  而对比海蒂回到山里之后,海蒂的笑容随处可见,欢喜显而易见。

  

  第二个是克拉拉最后能够站起来。

  一开始克拉拉是坐在轮椅上的,但是从前面剧情克拉拉和妈妈的画像可以发现之前克拉拉是站立的。

  

  说明是由于妈妈的去世给了克拉拉很大的打击。

  在后面的剧情里面,由于皮特将轮椅扔掉,克拉拉没有轮椅了,加上在山上的时候有一个蝴蝶飞到克拉拉的脚上,然后蝴蝶飞走了,克拉拉想追赶,这个时候的克拉拉忘记了自己不能走,只想追赶蝴蝶,因此就站起来了。

  

  这里的场景比较多,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皮特告诉海蒂爷爷曾经杀过人。

  然后爷爷告诉海蒂的一段话,要以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自己做判断。

  

  第二个是海蒂识字时海蒂告诉奶奶皮特说识字不重要,奶奶对海蒂说的,要有自己的判断。

  这个主要体现在海蒂想写故事书的时候。

  在课堂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哈哈大笑。

  但是奶奶跟海蒂说,由于每个人的见识都不一样,有的人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因此以自己所拥有的见识来判断遇到的事情。而你见过外面的世界。

  

  所以有时候,当你想实现你的理想的时候,可能有一大堆人来打击你,但是你不需要解释太多,你只需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去实施即可。当你成功的时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了。

  整部电影看完,感觉里面的角色每个都很重要。

  而且整部电影很温馨,结尾也是 happy ending。

  我本以为海蒂从山里到城里的时候是做女仆,或者说遇到的富家小姐会看不起海蒂,而不是作为一个平等的玩伴。

  但是后面并没有这些离奇的展开。

  爷爷一开始不喜欢海蒂,还想将海蒂送走,但是随着时间的相处,慢慢的,爷爷喜欢海蒂了。当姨妈要来带走海蒂时,爷爷不愿意,还说海蒂是我的,想海蒂留在这里。包括后面爷爷用雪橇带海蒂去皮特家,爷爷背克拉拉上山。感觉爷爷老当益壮啊。

  

  奶奶的话对海蒂有很大帮助。海蒂识字奶奶是最佳助攻,通过故事书引起海蒂识字的兴趣。后面奶奶带克拉拉来看望海蒂,最终克拉拉的脚也好了。包括最后海蒂想写故事,奶奶也很鼓励海蒂,并给了她一本空白的书,希望她能用故事填满它。

  皮特,跟名字一样,很皮。不过有好几个场景也是助攻的。比如恶作剧将克拉拉的轮椅弄坏,结果歪打正着让克拉拉站起来了。比如后面识字的对比。

  克拉拉,喜欢探索新事物,没有富家女的那种趾高气扬的感觉。当然在得知海蒂要走的时候,也有爆发过。但是最后(奶奶有助攻)还是主动去找海蒂了。

  

  海蒂,热情主动,一开始跟皮特不认识。但是很热情主动,并没有太拘束,很能适应环境,而且很爱笑。

  

  (PS:看电影过程中,闹鬼情节我猜到了是海蒂梦游,后面克拉拉站起来也被我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