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叛逆的3个年龄段,这样管最有效!一治一个准

  

  管教孩子,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

  孩子叛逆,是家长最头疼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实,家长不明白的是,所有的叛逆都表示着孩子在长大。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叛逆行为,如果家长能够理解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也许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01

  第一次叛逆期

  2到3岁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2—3岁,这是从婴儿过渡到幼儿的阶段。

  英文中有个词叫做“Terrible Two”,翻译过来就是“可怕的两岁”。

  两岁之前,孩子是一个只会乖乖服从大人命令的小天使,而在两岁之后,就会随时变身为愤怒的小鸟,爱和家长对着干,越让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

  自己还有很多小主意,总是想方设法地实施自己的想法,为一丁点儿的事情就乱发脾气等等。经过一年的酝酿,叛逆在3岁达到了顶点。

  面对两三岁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很多家长都不知所措,轻则指责说教,重则打骂。

  其实,两岁是一个转折点,所有的叛逆都代表着孩子在长大,有了主见和独立意识,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

  

  家长要怎么做?

  1. 不要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予以积极回应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某种要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家长千万不要一时心疼而缴械投降,而是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疼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

  因为一旦让孩子在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哭闹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便会把哭闹变成一种手段。

  2. 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阶段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三岁,而三岁是独立的开始,孩子在跨越这一步时心理上会有所抵触,情绪容易焦躁,常常乱发脾气,对爸爸妈妈进行语言攻击,比如“坏妈妈”,甚至是扔玩具、咬人、打人等。

  

  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孩子情绪失控,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

  然后帮助孩子化解负面的情绪,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气,什么是难过,什么是开心。当他们生气时,要说出“我生气了”,而不是用武力或言语攻击来表达。

  3. 鼓励孩子的自主性

  两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了,他们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

  他们想自己做自己的主,想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父母也就不要再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命令孩子了。

  而是在允许的空间内,鼓励孩子去探索,自己做决定,自己动手。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然后自己动手吃饭穿衣。

  02

  第二次叛逆期

  7到9岁

  7—9岁,是孩子从幼儿过渡到少年的阶段。

  强烈的逆反心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他们赖床、不收拾房间、挑食,做作业拖拉、看电视毫无节制、厌学,爱和父母对着干等。

  这是因为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了很多知识,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

  自己以为已经是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便急于想挣脱家长的掌控,于是处处和父母唱反调。

  而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遇事多和孩子商量,用细心、耐心、爱心和一些聪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家长要怎么做?

  1、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7—9岁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家长如果过分地限制,当孩子感觉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父母反抗,要么顶嘴,大吵大闹,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要么是沉默,用冷暴力来对抗父母的权威。

  这样一来,只会对亲子关系雪上加霜,让亲子沟通更加困难。

  所以,家长不要过度地限制孩子爱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范围内给予孩子相对的自由。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可以温和地与孩子探讨将来,利用梦想来点燃学习热情。

  孩子不爱读书,家长除了做好榜样以外,还可以常常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孩子考砸了,家长首先不要沮丧,耐心地安慰孩子;孩子有了小进步,家长也不要吝啬表扬……

  3、要民主,不要权威

  7到9岁的孩子早已学会了独立思考,家长是时候试着把自主权逐渐交给孩子,家里的事情也好,孩子自身的事情也好,不妨多与孩子商量商量。

  03

  第三次叛逆期

  12到15岁的青春期

  从青春期一开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占据和控制,想法和行为都将产生剧烈的变化。

  这让他们就像长了犄角的小马,既倔强又刺儿头,以自我为中心易怒,爱发脾气,不听话。而这股力量就是荷尔蒙。

  科学家发现,荷尔蒙使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杏仁核特别活跃,因此青少年的情绪起伏都比较大。而掌管理智、决策的大脑的总指挥额页,一般要到20至25岁成熟。

  所以,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晚熟的额页又不能出来控制局面,从而整个人显得冲动不理性。

  父母如果强行管教,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前段时间,就有一条热搜新闻。

  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亲责骂“不好好学习,就别回这个家了”,加上父亲总是拿自己跟别的孩子比。

  冲动的孩子越想越气,留下一张纸条,就离家出走了。

  “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

  

  吓得全家赶快报了警。

  虽然孩子最后找回来了,但父亲还是心有余悸,表示都不知道该怎么管了,生怕又离家出走。

  敏感叛逆的青春期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你打他骂他,他只知道哭,现在他腿硬了,一言不合就能离家出走,甚至去死。

  面对处在叛逆巅峰时刻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做?

  1)学会向孩子“示弱”,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在乎和尊重

  2)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3)为他好的话,认真说一两次就够了,少唠叨

  4)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少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5)在跟孩子谈论异性朋友时,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

  6)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

  7)学会跟孩子道歉,放下家长的面子,赢回的是孩子的心

  8)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先顾好自己,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尊重教育,而不是约束教育,约束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而尊重会让孩子更加懂得自我约束。

  总之,叛逆期的孩子,不管哪个阶段,强行管教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管教孩子,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弄清楚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来源: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