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专门家会议(土味会议记录)
※斜体字为个人吐槽
一、此次提议内容有三点[1]:
1)减少八成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2)各地方知事加强领导力,包括以下方面:
帮助医疗机构减轻压力:借用酒店等收治病人把握和强化PCR检查体制强化保健所体制及时共享感染状況信息确保急救患者运送体制3)防止医療崩壊、防止重症化
看到身尾专家将以上防疫大头的主要任务直接点名指定知事去做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定是和厚劳省通过气了,明显的是想逃避责任,让知事承担所有责任,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依旧是没有统一标准,只是给出指导大纲,要是一直以来,给的意见是对的也就罢了,之前还那么多不靠谱的建议,心疼日本的知事,大家努力吧,为了自己的县民,冲鸭!
另外,写完之后,我发现,上昌广医生居然和我看法一致,兄dei,英雄所见略同啊!!
二、人们的行动变化分析
1)分析指标:
人流
最近人流量减少了6-8成,相对于紧急状态之前,娱乐设施人减少了,反之,公园人群增加了接触率
根据涩谷车站的情况来看,白天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率大于夜晚,还有改善的空间。
结论:目前没有达到减少八成的接触。
3)减少接触的十条建议:
【1】不要回老家,可以和父母视频聊天。(オンライン帰省)
【2】一个人或少数人去超市买东西,不扎堆
【3】跑步应当少数人一起,选择空旷人少的地方
【4】如果不是特别着急,建议网上购物
【5】酒会在线上办
【6】 生病进行网络就诊
【7】在家里锻炼、练瑜伽等
【8】餐饮选择外卖
【9】有条件的进行在家办公
【10】谈话时戴口罩
认真的吗?记者问那条最重要,身尾说每条都重要!我就想问,第5条咋就重要了,都在家里办公了,还出去喝酒撒,想成酒仙哪?其中忘记哪个专家插嘴了,说认为第二条最重要,其实我也这么认为,拖家带口去超市,还不戴口罩的人实在太多了,这点必须要改善。
三、警惕黄金周疫情蔓延
四、要减少偏见和歧视的问题
五、对国家的请求:
提供试剂盒、提供防疫用具,如果不提供,未来医院内感染会越来越严重
六、加强PCR检查
背景:检查还没有到位,尚未达到公布的PCR检查1万3千最大检测水平
提议:
看病流程改变,重病不需要等2天,需要立即检查不用经过保健所,紧急情况,应当直接去医生会运营的PCR检查中心不以保健所为主,以民间企业为主检查流程执行俩月了,从一开始,掩耳盗铃,假装听不到各种反对的声音,咋啦,现在耳朵突然治好啦?而专家还坚持声称政策没改变是大家理解错了,如果是理解错了,作为专家,这文笔是不是也太差啦?决不认错、死不悔改,服了。
七、加速治疗药物的研发
记者提问
1)公园算是密闭空间吗?为什么之前一直宣传三密空间危险?
只要有一个“密”就有危险,只要有接触就有危险。
2)东京现在情况怎么样?
根据确诊的情况来看,东京的增长正在放缓。
检查人数多少情况下确诊变少了,凭什么就断言东京情况变好了,如果有完整检查数据作为依据,怎么不公开呢?
3)按照现在情形,疫情什么时候能控制住?
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形,大概几个月能控制住。如果复工,可能会爆发。至少未来1年,疫情未必能控制处。
4)呼吸机不够用了,谁决定给谁用?
正在探讨。但不应该有专家会决定,应该有各医学会探讨。锅甩的贼遛
5)普通人的就诊还是和从来一样吗?
回答1: 和之前一样,没有特别的改变。
回答2: 虽然没有改变,但大家的理解有问题,只要感觉有疲惫、呼吸不上来,就可以就诊。大家理解错了。
逗我呢,明明自己之前说的流程有所改变,这会又说不改变啦?一场发布会还能变脸昂?
6)海外复工采取很多措施,日本会采用一样的对策吗?
现在依旧在研究、整理各个国家的对策。五月之后才能慢慢考虑、决定
五月后都复工了,你那时候考虑是不是晚了呀!病毒不是兔子啊,会在路中间等你,新干线那么快,为什么不上车,非在地上爬呢?
7)日后经济状态解除的指标是啥?
患者明确变少了,患者明确能够追踪到发热病人变少,就发热诊病人换少医疗体制是否有改善主要指标还在计划中。8)国内的抗体检查如何执行?
血清抗体检查,现在正在做计划。目前问题是精度,要在确保精度后再检查。(厚劳省说本月检查)
关于抗原检查,正在开发。现在只是在想象阶段。
9)远程办公如何落实到实处?有不少人无法远程办公。
没有设备和体制的公司,建议他们能施行。
10)虽然专家会议说是至少减少八成,但政府说减少七成,专家怎么看?
二者的区别是,患者减少速度不同。如果只减少七成,新增患者数下降会很慢。
11)紧急宣言已经两周了,人群接触也没有减少八成,有什么问题?
夜间的人流减少很多,然而白天的人流没有减少到位(公园、公司)
12)为何专家建议入境人员不需要全部做检查?
★现在国内检查能力不够,无需检查所有入境人员,应该把有效的检查量给东京等病情严重的地区。理由是,通过对最近所有入境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对疫情的扩大的影响甚小,可以忽律不记。
我真是白眼翻到天上去了,正好瞥到一群瞎扯淡的大爷。上一个月是谁说,入境人员导致疫情扩散的?那时候,声称有能力,不检查,傲娇脸。现在东京疫情严重,又根据数据,发现外来人员对疫情扩大没影响了。居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出自那神奇的光头西浦口中,送你一头牛!
13)浓厚接触者的定义距离由两米改成一米,有啥根据?
一米和两米飞沫的浓度不一样。(没有回答问题)
14)就诊标准为什么不包含失去味觉和嗅觉?
因为很多别的症状,也会有这样的症状,所以不包含在主要症状中。
15)由于PCR检查不全面,现在的PCR检查能实际反映城市感染状况吗?
虽然目前还没有改善,未来会让需要的病人得到检查。(没有回答问题)
16)由于PCR检查不全面,确诊人数不反映实际状况,未来也很难改善,这么一来,按照错误的数据分析,难道不会得到错误的预测吗?
会参考数据进行修正,比如只关注重症度如,双侧肺炎患者的增长速度,来判断患者增减。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咨询数据和就诊数据来判断。
我又要吐槽了,咨询电话、就诊数据早特么也到极限了好吗?判断个P啊?
17)PCR检查,民间机构在线销售,有何意见?应该由医疗机构统一实施。主要反对原因:结果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