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小孩子在寻找童话,大人们在寻找自己

  文|水木鱼工作坊

  对于我们的童年来说,“动画片”一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回忆。提起“动画片”,宫崎骏爷爷就是动漫界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他笔下的龙猫、千寻,还有波妞和宗介等等等等,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童年回忆。

  去年,《千与千寻》在中国正式上映。不久,宫崎骏工作室“吉卜力”在中国举办动漫原声的音乐会,许多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进入那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国内掀起一股“宫崎骏热”。其经典代表作《千与千寻》更是广受热捧。

  《千与千寻》,一个根本不陌生的名字。自2001年在日本首映后,便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与称赞,说是红遍全球也不为过。囊括第21届“最佳亚洲电影”、第25届“最优秀作品”、“最佳动画长片”等一系列奖项、提名。影片给我们讲述千寻和她的爸爸妈妈无意间闯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世界。在发现了爸爸妈妈被魔法变成猪之后,千寻决定救出她的父母,并经历了许多磨难的故事。

  幼年时期,初看这部动漫,我当时似乎只注意到了千寻和白龙那令人动容的友谊,为千寻成功的回到人类世界而欢呼雀跃,但对于电影包含的更深刻的寓意以及作者想要真正传达给我们的心声,可以说并没有领悟多少。现在,再次坐下来欣赏这部佳作,又有了更多感悟,那便是关于人内心的贪欲及成长。

  一、 潜藏的贪欲

  纵观《千与千寻》,贪这个字眼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

  何为贪?《说文解字》中讲到,“贪者,欲物也。”

  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后,就一直在向周围环境索求,索求我们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也许是美味的珍馐,也许是更多的金钱,也许是健康的生命,也许是深奥的知识。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渴求之物,可以说,这几乎是我们的本能。

  佛教有把贪痴嗔看作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

  但是,正所谓,物极是必反。一旦我们渴求的身外之物超过了自身限度,就会使得我们会无止境地为之奔波操劳,甚至为达目的不计手段,“像鸭子看见食物一样争先恐后的哄抢”。这便是贪欲熏心。

  l 不要吃太多!会被杀掉的!

  千寻的爸爸与妈妈,急匆匆的翻过草坡,一路闭着眼睛,用鼻子使劲儿在空中嗅着,辨别那混在空气里丝丝的香气,像寻找食物的兽类一般搜寻在小镇深处的食肆。匆匆忙忙的找到后,象征性的叫了两声老板,见无人回答便坐下大口大口的咀嚼。

  连小孩子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千寻在一边着急的叫着:“老板来了会骂的!”,爸爸却说,“钱包和信用卡都带了,到时候随他要。”妥妥的“壕”的口气。

  宫崎骏爷爷似乎有意让我们关注千寻爸爸的这个行为并且对之产生厌恶的心理。千寻在偶遇白龙,被告诫赶快回家之后,急急忙忙的去摊位找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杯盘狼藉,地上堆积如山的鱼肉猪骨残渣剩饭不堪入目。而爸爸妈妈也已经被魔法变成了猪——即使变成猪仍在柜台上扒东西吃。

  不得不佩服宫崎骏爷爷的表现手法,这一幕在我小时候看的时候真是汗毛直竖,即使放到现在也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千万不要贪吃!会“变成猪杀掉”的!

  其实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口头之食欲惹人讨厌,而是千寻的爸爸妈妈潜藏在消费背后评价标准的缺失。的确,我们生活在一种金钱衡量的社会体制之下,但这并不意味着金钱可以成为包庇道德感缺失的遮羞布。这是不可取的。

  l 你要金子吗?我有的是

  不像电影对贪食的描述只有开头那一小段以及中部的一些片段。对于金钱的贪婪却在动画中占了很大的篇幅。上到汤屋的最高统治者汤婆婆,下到汤屋最底层的下人,都对金钱有着近乎痴迷的贪求。作者用神奇的画笔,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汤屋真真实实的“众生相”。

  无脸男是一个神秘的鬼怪,全身黑色,头戴一个白色面具。他表面看起来很可怕,其实心地非常善良。无脸男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千寻与白龙走在通向汤屋的大桥的时候。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心地单纯,人畜无害的鬼怪。在千寻礼貌的向无脸男行礼、邀请他进屋躲雨的时候,他开始偷偷的注意千寻。

  见到汤屋“经理”不给千寻洗刷用的药牌,无脸男帮千寻偷偷取了一块。无脸男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注意到人们是有需求和欲望的。千寻想要药牌,无脸男就变出一大捧药牌来给小千;在看到汤屋的众人在疯狂的捡拾河神掉落的金子之后,他又发现汤屋这个小社会的另一个“通行证”,那便是金钱。至此,无脸男已经开始在汤屋这个“大染缸”里逐渐堕落了。

  无脸男用金子引诱了青蛙人,然后把青蛙人吃掉了,变成青蛙人的体态在汤屋肆意挥洒着魔法变出来的金子,而不知情的汤屋的下人们,以为无脸男是一个出手阔绰的客人,对他百般讨好,为之献上美食与歌舞,尽“舔狗”之能事,仅仅只是为了让无脸男抛出更多的金子。

  l 万千奢华于一身的汤婆婆

  如果说,动漫借无脸男与汤屋干活的杂役们描述了某些社会底层人员的贪婪与市侩,那么对汤婆婆的描写可谓是将统治阶级狡诈贪财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和下人们不一样的是,尽管汤婆婆已经身居高位,拥有整个宫殿似的汤屋,却仍然对金银财宝有着巨大的执念,不仅如此,她对权力的痴迷也不在对金钱的贪婪之下

  汤婆婆可以说是汤屋的最高统治者,体态矮小,满脸的皱纹,这狰狞的面貌可以说真是让人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用尽一切手段为自己谋得利益,将贪吃的人用魔法变成猪,对千寻连哄带骗想让她永远变成动物,又通过剥夺人们名字的方法来使他们永远离不开小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她干活。每天早上都要变成乌鸦般的黑鸟,神气活现的在小镇上空巡视,俯瞰她的王国。

  权力仅仅是汤婆婆追逐的一部分,金钱更是汤婆婆所醉心的。

  在影片中,我们第一次见到汤婆婆,是在一间如图皇宫一般的房间内,门上和走廊里的装饰尤其华贵,而汤婆婆,手上戴满了闪闪发光的宝石戒指,面前一只小巧玲珑的宝石匣子,旁边几袋金币,伏在案上头也不抬的签着雇佣合同。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个汤婆婆是个大财迷。

  汤婆婆不仅用金钱来装点自己的吃穿用度,对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意欲对其剥削。汤婆婆即使对手指甲盖般的金粒儿也绝不放过。在千寻为河神洗完澡后,污物堆里的金子尽数充了“公”,对千寻的第一次表扬也只是:“小千让我赚了一大笔!”,就连汤屋的杂役们都开始口头反抗她:“太小气!”

  汤婆婆与无脸男的交涉也尽显其贪财本色。此时吃了四个人的无脸男体型巨大,吵着要见千寻,而汤婆婆一直在安抚无脸男:“您再稍等一会儿,千寻马上就来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对汤婆婆竟然对无脸男如此客气感到惊讶,还以为是害怕无脸男或者是出于对客人的尊敬。

  但是后来想想,像汤婆婆这样魔力强大的女巫,是不会害怕无脸男的,而无脸男如此闹事,再尊敬也要有个限度。只是想讨好无脸男让他吐出更多的金子,直到榨干他为止。汤婆婆的贪财之心真是可见一斑!

  在白龙被千寻救活后,为了让千寻回到原来的世界,白龙去和汤婆婆交涉。此时,汤婆婆的孩子坊宝宝已经被她的双胞胎姐姐钱婆婆调包了。白龙对汤婆婆说:“你还没发现吗?你的珍贵之物都已经被调包了。”此时的汤婆婆竟然先大惊失色的检查金子是不是假的,在端详了几次之后发现没有问题就松了一口气。想了半天才回过味儿来是自己的孩子,察觉到宝宝被调包之后的汤婆婆并没有立即陷入疯狂,直到手边宝石匣子里的金子突然烂掉,才怒发冲冠的发起疯来。真是让人可笑可叹。

  二、成长

  成长,《千与千寻》的核心。

  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必经的一个过程。从年龄上看,无非是一个人的年岁从小增长到大,但是,从心理上,是一个人的心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周围的大人到自己独立自主,人总要自己学着长大,自己吃饭穿衣,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如果总是活在父母的一方荫蔽之下,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成为参天大树。

  l 千寻的成长

  蒙古谚语讲:“扎脚的蒺藜,初生是软的。”

  就像千寻一样,在接受汤屋的历练之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女孩,甚至有些娇气和不懂礼貌。她会为一束花的凋零而尖叫,会在漆黑的隧道里紧紧抱住妈妈的胳膊。在锅炉房那里请求工作的时候,帮小煤球抬了一下煤块,被锅炉爷爷教育道:“已经出手帮忙了就帮到底!”,告诉千寻做事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在锅炉爷爷把千寻交给小玲的时候,千寻连“谢谢”和“请多关照”都不会讲,还是被小玲训斥了一顿。

  在千寻要第一次见汤婆婆的时候,连门也没有敲,被老道的汤婆婆指着胸口骂“是个没教养的小丫头”、“一看就知道很笨,又撒娇又爱哭”,这些都是千寻从小娇生惯养,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的证据。

  与此同时,千寻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汤屋是个“大染缸”,无脸男在其中堕落,但千寻却获得了成长,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哭哭啼啼的小女孩。

  再第一次见到萝卜神、无脸男的时候,都懂得了行礼,学会了为人处世,在劳累的洗刷工作中锻炼了身体,懂得了报恩,为了救白龙不惜一个人长途跋涉去找可能是坏人的钱婆婆。这时的千寻已不再是千寻,而是“千”,那个虽被剥夺了名字却获得真正成长的大女孩。

  l 坊宝宝的成长

  可以和千寻相提并论的,是汤婆婆的孩子坊宝宝。

  坊宝宝是个体型如山,穿着印有“坊”字肚兜的婴儿。被汤婆婆宠的要死,婴儿房里到处都是软软和和的枕垫,从天花板往下垂着豪华的挂饰,地上也铺满了玩具。可谓是娇生惯养。

  要不是千寻无意间闯入了坊宝宝的婴儿房,坊宝宝可能要当一辈子的巨婴了。坊宝宝对千寻说:“你是来传播疾病的吗?外面全是病菌。”并蛮横的要求千寻陪他玩,不然就哭,一副蛮横不讲理的熊孩子模样。

  这样的巨婴行为,在我们观看的时候可能会不禁莞尔。但是巨婴心理真的难以见到吗?这类人,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某事某人不如自己的意,就会情绪失控,使用婴儿般的方式来抗议,试图通过哭闹、喊叫、肢体冲突等方法来使他人甚至周围环境屈服或退让,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外表已经长大但心智完全不成熟的巨婴,相比于千寻那样的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或许更是应该成长的人。

  所幸,坊宝宝最后获得了成长。被钱婆婆变成了一只老鼠,随着千寻一起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帮助千寻拯救白龙,在路上拒绝千寻的帮助,表示要“自己走”,在钱婆婆家里卖力的奔跑让缝纫机运转,为千寻编织有魔法的头绳。坊宝宝最终成长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又思想的孩子。

  三、写在最后

  无论我们是大人还是孩子,在看《千与千寻》的时候,都会获得很深的感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都会在《千与千寻》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人生就像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有千寻似的勇气,像白龙对千寻说的最后一句话一样。

  往前走,别回头。

  【内容创作官】水木鱼工作坊

  我们是兼具创作力与活力的工作坊,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致力于推送分享最优质、最思考、最柔情、最开脑洞的资讯营养。21世纪,让我们陪您一起生活与成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广大朋友点赞、转发、收藏,到留言区评论提建议,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无厘头跨界】.情感、工作和生活,都在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