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日志》纪录片来啦!深度了解他们的日与夜
近日,记者自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获悉,为了向每一位默默服务城市市容环卫秩序的城市管理工作者致敬,该局组织拍摄的城市管理工作纪录片《城管日志》正式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广东学习平台“视频荟萃”栏目、广州学习平台“千年羊城”栏目)线上首发。纪录片以时间为轴,从凌晨4时到次日凌晨3时,通过镜头带领观众走近城管人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与花城广州的点点滴滴。
以时间为轴,全景式记录城管工作日常
据介绍,本片以时间为轴,镜头聚焦一线城市管理工作者,记录他们一天的工作日常;并特别选取不同时段的工作场景,分为路面与水域的环卫保洁、垃圾分类与焚烧、燃气安全检查、数字监控指挥、城市文明执法、网红公厕及容貌品质社区建设等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城市管理工作。
纪录片从刻画个体出发到勾勒人物群像,捕捉富有人情味的影像、对话等,呈现“城市美容师”的坚守与付出。在片中,无论是米云峰夫妇,还是“最佳拍档”杨师球、李钰油等一线城管人,起早贪黑成为他们的“生物钟”,扮靓花城成为他们的不平凡追求
“每天凌晨四点,广州尚在沉睡之时,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三保洁所的质检员米云峰,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路面有无淤泥污染、绿地里有无垃圾遗落、果皮箱表面有没有污渍残留……在保洁人员上班前,他仔细检查着分管片区的卫生情况。而米云峰的妻子,也在城市的另一边,精心“打扮”着广州的街头巷尾。”
“每天迎来破晓的广州,与早起晨练的人们一起“舞动”的,还有水域保洁员杨师球和他的搭档李钰油;从人民桥到海珠桥段的江面,成为他们大展身手的天地。这个时候,广州天河区凤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城管执法队员黄启照,上班前负责送小孙子贤熙回校的途中,生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用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用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是黄启照与队员们新鲜有效的尝试,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垃圾分类理念带进千家万户。”
以人文为纬,多维度呈现千年商都形象
继2018年实现城镇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后,国内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全市环卫保洁面积达3.21亿平方米;创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示范镇(街)44个、容貌示范社区150个,惠及市民群众超过400万人;顺利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年提升计划,建成公厕4524座,全市各类公厕数量达11313座,对外开放临街机团单位内部厕所2411座,建成“公厕云平台”,实现中心城区步行20分钟均能找到厕所;优化获得用气营商环,燃气接入外线工程行政审批时间压减到5个工作日,全市管道燃气覆盖用户数增加到415万户,报装点火用户数增加到286万户,“获得用气”评价指标2019年和2020年均排名全省第一……纪录片《城管日志》对这些亮眼成绩取得的参与者都做了集中表达。城市的干净整洁有序,城市的良序运转、宜居舒适,与他们的付出密不可分。
拍摄团队抓住城市人文精神之核,深入历史老街、夜色珠江、活力社区、创意园区等地取景拍摄,以城管人的工作点滴为线索,从清理卫生死角到垃圾循环利用,从拆除违建到打造容貌品质社区,从城市“牛皮癣”治理到以人为本柔性执法,从挨家挨户的燃气检查到星级公厕便利于民等等做法行动,都做了真实记录,对“城市管理有温度 综合执法惠民生”“精心呵护一座城,诚心服务一城人”的形象和风貌做了沉浸式的见证,一幅“老城市新活力”的美丽画卷呼之欲出。
近年来,广州城管作为维护城市市容市貌的主力军,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在提升城市形象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创新引领,贡献力量和智慧,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了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环卫服务用上现代智能机械设备、资源热力电厂变身科普景区、数字城管提升管理与执法效率、“网红公厕”俨如“城市氧吧”……这些新举措新成果都在纪录片《城管日志》里进行立体式地呈现与观察,不仅让观众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鲜为人知的城管工作细节,更输出了先进的经验做法,达到宣传示范效应。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通讯员:成广聚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紫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