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风暴》每一部评分都不及格,为什么还能拍五部?
很简单,一个电影项目背后立项的逻辑并不是评分高低,而是商业回报。
《反贪风暴》第一部2012年立项,拍摄于2013年,2014年上映,豆瓣评分6.1,不算太低,评价可可,票房接近1亿,在2014年票房榜排名70位,不算赚钱,但也没亏多少,且因为题材契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审批各方面进展比较顺利,也让片方觉得这个题材可以继续做下去。
《反贪风暴2》上映于2016年,同样是古天乐搭配一帮TVB班底,尽管豆瓣评分下降到5.9分,但票房猛增到2个多亿,在2014年票房榜排名上升到58位,为片方把钱都赚回来了,由此让片方提升了信心,看到了这个题材背后的潜力,也决心要继续把这个题材做下去。
《反贪风暴3》上映于2018年,豆瓣评分5.7分,与前作相比相差不大,算稳定发挥,但票房再次翻倍到了4.4亿,当年票房排名37位,一直在上升啊,片方当然要继续挖掘这个题材的潜力了。
《反贪风暴4》上映于中国电影市场最高点的2019年,豆瓣评分5.9分,继续稳定发挥,票房到了8亿,再次翻倍,当年票房排到23名,这个IP依然有潜力。
《反贪风暴5》号称最终章,豆瓣评分目前是5分,下滑有点厉害了,可能是到了最终章大家也就草草收尾吧,这个IP的价值挖掘的差不多了,目前票房预测能到5.8亿。
所以把这些数据列出来,片方继续做这个IP背后的商业逻辑就很清晰了:一方面题材非常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属于主旋律作品,容易得到政府的审批顺利上映变现,另一方面,以古天乐为首的各路港星在大陆尤其是下沉市场还是有庞大群众基数,票房数据反映上一直在走上坡路,所以只要稳定发挥,不管这个电影在艺术水平上高低如何,一定有观众捧场的。
那你要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商业上回报这么好,评分还这么低?这个很正常,很多评分低的电影在商业上都回报很好,《唐探》系列评分不比《反贪风暴》系列高多少,还不照样赚的盆满钵满?上豆瓣打分的那群人,并非这种商业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体,真正喜欢看这种电影的下沉市场观众,往往不会去豆瓣打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那你要问为什么这么赚钱的IP要最终章了?首先,政治环境不一样了,在当下的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环境下,反贪这一话题已经不合时宜了,再做下去政府是不会给支持的。其次,从2014年到2022年,观众的口味也在发生变化,之前的那些模式和套路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再反复炒冷饭观众也不一定要买单,所以这个系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