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电影新标杆

  从2015年《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几乎每一年,院线中都能出现至少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国产动画电影。它们各有优点:《大圣》优秀的战斗场面分镜设计,《大鱼海棠》惊艳的美术设计,《风语咒》中大量极具娱乐属性的“包袱”,《白蛇缘起》中部分场景与分镜的优秀设计;但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剧本不行。昨天走进电影院看完口碑逐渐发酵的《哪吒》之后,我得说,这是一部博众家之长,同时拥有了扎实剧本的优秀作品。今年暑期档,它必成爆款。

  在聊这部电影以前,首先应当明确它的定位:优秀的商业娱乐电影。如果你指望看到的是根据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严肃改编的作品,那么你大概会被气死,毕竟连哪吒她娘都改成了暴躁老姐女战士。下面挑几个印象深刻的点说说。

  1 密集的包袱。豆瓣上关于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差评是针对这点去说的,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个缺点。从影片开头,骑猪说方言的太乙真人一出场开始,观众的注意力就开始全程被电影带着到处逛了。《哪吒》中大量密集的笑点融合了不少当下社会的流行元素,造成一种奇妙的“打破次元壁”的效果,气质俏皮;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不断刺激观众的神经,将电影的娱乐属性发挥到了极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中不少包袱没有用完就丢,而是尽量贯穿始终,比如踢毽子,最大程度地保证剧本的完整性。

  2 优秀的分镜。《哪吒》是久违了的在观影过程中让我觉得3D真好的一部影片。其中一场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千里江山图中玩的戏,分镜流畅,大量主观视角下的运动镜头,带给我相当刺激的视觉观感,华丽且富有想象力,比《冰雪奇缘》里女王建起冰雪城堡的场景都有趣得多。

  3 扎实的剧本,有趣的戏剧内核。敖丙和哪吒是一对矛盾双生体,一个为魔丸所化,一个自灵珠而生;哪吒天性本恶,表面上看,他的恶被外力——乾坤圈所压制,实际上在父母和太乙的爱护教导下,他的一点点善意被无限放大着;敖丙天性本善,外形仙风道骨,但背负家族的复仇使命,被蒙蔽心智;影片对善恶,命运的探讨自然生动。剧本优秀的地方还有太多:太乙真人作为哪吒的师父,在影片的前半段算是个污点人物;是他喝酒误事才导致后来发生的种种。影片最后,太乙冲进天雷助哪吒敖丙一臂之力,自己毁去数百年修行,完成赎罪。从头到尾,剧本基本做到了自圆其说,人物行动有理有据完全不崩,被收够智商税的观众们终于被善待了一次。

  4 节奏张弛有度。导演在最后的大战当中仍设计了不少笑料,让影片幽默的风格贯穿到底;难得的是在节奏极快的打斗当中,插入了一场几人被吸进千里江山图抢出门钥匙的桥段,有效地舒缓了节奏,为后续的情感爆发做铺垫。永远一根筋绷着打半个小时效果远不如张弛有度来的好。

  从我个人角度看,硬要去挑毛病的话也能找到一些,比如哪吒的善和敖丙的恶,尤其是后者,被激发得稍显容易了一些,人物的自我抗争和成长就单薄了一点。但我依然要为《哪吒》做一次自来水,7月26日上映之后去看吧,或者现在就去看点映,你(95%)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