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相信自己能展翅高飞,年过四十才明白原来我们不会飞
获得金马57 多项提名的电影《同学麦娜丝》,系由曾编导《大佛普拉斯》的导演黄信尧担任导演、编剧;尽管电影未能夺下最佳剧情长片,却在一片看好声中,得到「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的殊荣。本片延续黄信尧一贯的风格,着重刻画边缘人物的无奈现实,以口述旁白为画面作注解,甚至是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剧中人物互动,跳脱传统电影叙事方式饶富趣味。
有趣的是,《同学麦娜丝》中能见诸多导演前作《大佛普拉斯》中的角色,如由陈以文饰演的高委员、郑宇彤饰演的委员特助,将两部作品置于同一世界线上的巧思,为观影过程更添些故事本体之外的趣味。本片大量取景台中市区与乡村,故事舞台跳脱台北光鲜亮丽的局限,走入中南部特有的传统、应酬文化,朴实且平易近人的笔法,使黄信尧的剧情长片能获得观众的共鸣。
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
图片来源:《同学麦娜丝》剧照
《同学麦娜丝》中,四位从高中便相识的挚友,性格与志向都差异极大,却在事业成就上有着共同点──不上不下;四人尽管不如《大佛普拉斯》中的菜头、肚财处于社会底层,然而却因怀抱着发达的一线希望,使得人生得过得更为卖力,紧抓着所有幻想,却无法获得付出心力应得的回报。电影演出的不只额蹙心痛的悲剧,更反映了多数人的真实荒唐。
「年轻时总相信自己能展翅高飞,年过四十才明白原来我们不会飞」强调人生充斥混沌与唬烂,留美梦碎而返乡卖淫的麦娜丝、无法实现电影导演梦的添仔,诸多角色无法活在规划中的人生蓝图;倘若看见角色的怠惰,或许观众能够为这黯淡无光的成就感到理所当然,但可悲之处就在于,角色的「不上不下」,背后却是为了人生的全力以赴。
我们花很多时间找人生的答案,但也许答案的本身就是一片混沌
图片来源:《同学麦娜丝》剧照
不可否认,电影部分桥段的设计,易使观众感到错乱与莫名其妙,如加藤鹰的客串、导演怒不可遏地痛殴添仔,这些片段或能加强故事情绪的渲染,为本就荒唐的黑色喜剧,更补上几分胡闹。惯用的黄信尧式风格,尽管不采一般的电影叙事方法,惹得许多人无法理解片中的乱七八糟,另一方面却能保持着影迷的年卓,享受在咀嚼这些讽刺与幽默的过程中。
电影到了最后,添仔因为黑帮寻仇发生乌龙,因此在甫获得幸福之际,便无奈撒手人寰;角色的退场不须耗费全片的铺陈,猝不及防的到来,吓得观众仍在厘清前因后果,而无法及时理解死亡的降临。轻易地赐死创作中的人物,不会是能给读者好交代的作法,但在《同学麦娜丝》中,这样的荒谬反而在这部电影才是说得通的遭遇。
对于人生的答案,《同学麦娜丝》不能为处于迷茫之中的人们作指引,看了电影只会因真实而更感绝望;透过电影诉说的,是在人生的混沌中,不就是在绝望与无奈中,尽力地好好过日子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