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归上演光谷版“中国合伙人”

  三海归上演光谷版“中国合伙人”

  长江商报消息 硅谷创业成本高出光谷8至10倍,留美博士携医学高科技回国创业

  ■本报记者 徐峰

  去年爆红的一部国产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三个好朋友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办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最终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而在武汉光谷,也有三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知,带着“胶囊机器人”从四处推销少人问津到获得全国创业黑马大赛总冠军,上演了现实版“创业合伙人”。

  无痛“胃镜”

  “胶囊机器人”解除传统胃镜检查痛苦

  武汉安翰光电总裁肖国华是光学博士,他的两位合伙人,一位是物理磁学专家段效东,还有一位是电子工程图像专业人士王新红。这个团队发明了给胃、肠做检查的“胶囊机器人”,患者只要用水服下一颗直径不到10毫米、长度不到20毫米的胶囊,就可以施行无痛检查,解除了传统胃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这一新产品已在武汉协和医院进入临床试用。

  曾经是“硅谷人”的肖国华认为,中国创业的机会不比硅谷少,“就拿我所从事的医疗器械行业来说,硅谷的门槛非常高,创业成本大概是光谷的8-10倍。而随着全球产业的转移,在硅谷积累了一定技术优势的中国人,回国创业的成功率更高。”

  创业成本低,是不少“硅谷人”回国的理由。肖国华说,“现在只要你有一个好点子,国内各级政府会充当风投角色,投资你发展企业,这在硅谷是想象不到的。”

  找到机遇 四处推销碰壁,在光谷获得投资

  肖国华感慨地说,“刚回国的时候,带着合伙人四处推销,由于没有成型产品,没有谁敢投资生产。直到2009年12月,我带着新发明来到武汉,找到东湖高新区,抱着试试的心态申报了‘3551人才计划’。没想到的是,新发明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很快拿到了‘3551人才计划’最高资助金额500万元的无偿支持。”

  拿到东湖高新区的资助,肖国华的胶囊内窥镜项目很快制成了成型产品,成功进行了动物试验,随后,安翰光电获得众多风投机构的追捧。2013年这一创新产品投入临床试用,使众多病人再也不用承受胃镜检查带来的痛苦。

  2013年,肖国华团队参加黑马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全国总决赛,最终凭借胶囊胃镜技术夺得黑马大赛总决赛冠军,获得投资大腕们一致青睐,获得意向投资8000万元。

  黑马大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创新型企业投融资选拔大赛,堪称创业企业的“造星平台”,已成国内创业企业最大的融资平台。参赛选手多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及广州、深圳的优秀创业家。

  黑马导师、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称,希望产品能够降价,让更多人受益。大赛评委阎焱也建议其降价,快速占领市场,“因为规模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市场前景

  国内市场规模30亿元

  安翰光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鹏介绍,“这颗胶囊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能走到哪拍到哪儿,还能在人体内通过前进、后退、旋转、变换角度等各种动作,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拍摄,在频闪光的照射下,可以拍摄传送5万张照片。”

  我国每年进行肠胃道检测的人数有8000万左右,若按1%的患者接受检查计算,国内就有将近30亿元的市场规模,市场容量及前景诱人。

  4月份举行的上交会上,安翰光电展台工作人员展示“胶囊机器人”。新华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