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将至》——一念灭则沧海桑田
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鼓励与称赞的电影,它极具个人风格,并不完全属于商业犯罪电影。《暴雪将至》与《心迷宫》、《白日焰火》、《追凶者也》、《烈日灼心》等影片一起,构成了新时期中国犯罪电影勃兴的小高潮。当然,由于是处女作影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粗糙与稚嫩,这也在所难免。但是我认为它绝对不像有些人批评的那般不堪。导演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完整地表达出来,造成了观影的障碍。但是如果我们再多看一遍电影,体味里面的细节,会发现这是一部相当有内涵的电影。
一、影片的缺陷与观影体验
董越导演试图将一个有着特殊执念的小人物,放在时代转型的大背景下,阐释生活的荒诞、无常以及戏剧性。看完电影,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出,导演有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由于镜头语言的限制,对情节的把控不够以及剪辑跳跃性太大等因素,导致故事情结上稍显拖沓且主题不突出,关键细节展示不清晰使得角色形象单薄且行为突兀,叙事手法上倒叙插叙混用以及剪辑不够连续,导致电影后半段观影体验不好。所以,我可以说,这是一部对普通观众不够友好的电影,导演过于自我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众现阶段的观影预期以及观影习惯。因而一部分观众会反映说第一次没怎么看明白,这是可以理解的。
二、电影取材的借鉴与创新
董越导演这部电影虽然带有很多国内外影片摄影及情节的影子,但是它在本质上都是新的,导演完成了语境的本土化以及表达的个人化。我自己能看出来的电影影子有《小武》、《杀人回忆》、《白日焰火》、《老无所依》。
毫无疑问,在案件设计上,电影可能借鉴了《杀人回忆》:雨夜、连环杀人、女性受害者、作案手段、惩罚性犯罪等等,都很类似。但是《暴雪将至》的焦点不在渲染案件本身,而在于描摹时代变革中的人物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的嬗变。所以很多人说抄袭《杀人回忆》,这是不恰当的。
《杀人回忆》和《暴雪将至》男主都想惩治凶手
其他的几部电影也是一样,《小武》主角的边缘状态和本片被怀疑的凶手类似,游手好闲的小镇青年,偶尔小偷小摸,但是本质不坏,小武关心朋友,而本片被怀疑的青年则照顾自己年老的奶奶。他们只是被社会忽视的边缘群体,但是当需要找人负责时,他们又是首先被怀疑的对象。本片和《白日焰火》都把时代背景设置在国企改制下的社会剧变中,虽然都是在冬天,但一个在肃杀寒冷大雪的东北,一个是阴冷潮湿雨淋淋的南方,一个是特定期间的直叙,一个写前后的对照与世事无常,一个说明人在被迫下的背水一战,一个是执着幻灭的荒诞不经,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唯一相似的是《暴雪将至》与《老无所依》中的两个老警察,都在喟叹世道异变下失序的社会与人心,悲悯的眼神里都是满满的无力与无奈。
三、典型人物与不可忽视的细节
《暴雪将至》的男女主角分为这么几类:警察、下岗工人、新时代女性、风月场的女人。对于每一类人的心理与行为,导演都有细节的刻画,可惜由于剪辑的原因,往往容易被忽略。
1. 国企改制与社会失序
1997年,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走过了几乎20个年头,但在90年代国内经济出现了几次危机,为了应对,政府进行了最激进的汇率改革、信用扩张、分税制改革以及国企改制。在国企改制中,又采取的是买断工龄、强制下岗一刀切的手段。一时间造成了下岗潮。再加上199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叠加性冲击,国内的中青年们无法找到工作,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失序。
本片的地点是湖南的一个地级市,钢铁厂起源于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因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工人。以前的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一切都井井有条,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偷盗、寻衅滋事、杀人等社会越轨行为不断。片中的老警察在面对这一切时显得力不从心,也无法理解,正如他问那个冲动杀妻的下岗工人:“这都是为了什么?”
《老无所依》和《暴雪将至》的老警察都无力与迷茫
厂子虽然江河日下,但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与外面热热闹闹向钱看的大环境不同,这里仍然延续着革命主义的荣誉观和理想主义的进取观。段奕宏在劳模的位置上沉沦了,站在讲台上,他看着飘落下来的灰尘,突然壮志豪情,却不知道这个坏掉的机器正在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转型的环境,让段奕宏这个保卫科长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从抓盗贼到抓连环杀手,他一步步在执念和虚无的荣誉中走向了沉沦,恐怕只有在结尾处的雪花中,他才明白,那个时候他执着的东西,正和他乘坐着无法启动的汽车一样,只是外表光鲜,其实内部早已锈蚀干净。
2. 性解放与性自由
球场上男男女女,在昏黄的灯光与暗影中释放着压抑了许久的激情。这是对前30年尤其是文革性禁锢的矫枉。解放的人们,在性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女性,终于取得了性自主权,她们也许是首次发现欲望可以自由表达,灵与肉可以分离。
潘绥铭教授对性观念转变的阐释
那位和段奕宏缠绵的女人才会大大方方说出:“我不是为了钱。”而她那个时候无心的玩笑话“我看到一个在阴影里的男人”,恐怕和现在一夜情的事后烟闲扯一样,不过是心知肚明的默认规则罢了。所以当段奕宏拿着照片一本正经问起她是不是这个人的时候,她根本止不住笑,也许在心里想“大哥,你不是认真的吧?”
3. 风尘女子的绝望
风月场自古皆有,在建国后被视为是阶级剥削与压迫的代表予以取缔,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迅速升温。风尘路,不归路,魑魅魍魉现形处。
燕子是KTV这个风月场的陪唱女,她有过清纯的过去,也经历过绝望与背叛,所以她的手腕上才会留下自杀未遂的刀痕(这里是有镜头特写的)。但是在内心深处,她还保有着一份坚强与底线。不然她不会因为拒绝客人无理的请求而被打得脸肿。她心里的远方是香港,那个时候代表着自由与繁华的地方。这是她和《小武》女主角不一样的地方,她如果能和小梅一样,面对现实,不再幻想爱情,也许不会是那样的结局。可惜,她遇到了段奕宏,这个三番五次保护她的男人,只是出于职业和正义感的要求,却被她错当成了爱情。当她告诉自己再相信一次爱情,哪怕是最后一次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这个男人只是把她当成抓捕凶犯的诱饵。双方都滑向了深渊,以爱的名义。
这样我们就应该能够理解,当她知道真相时候的万念俱灰以及倒向火车的决绝。一个这样经历的女子,终究被埋葬在红尘中,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一身的伤痛,像水一样消失在水中,除了段奕宏心里,再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小武》和《暴雪将至》都在风尘但是性格截然
这是一部值得好好品味的电影,尤其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内心世界底色的悲凉。在阴雨的小城里,每个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有些人耐不住,会往外走,就如转让理发店的小哥,去了更南方;有的人以死相搏,诸如杀妻的下岗职工和自杀的燕子;有的人怀念着故土,一如老刑警念叨的北方;还有的就像是段奕宏,心里的执念让他着魔,最后吞噬了他。
人生的荒诞也许正在于此。当初的执念,一路走来都忘了缘由。念起时,万水千山,吾往矣,苦苦追寻,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到最后才发现,不过都是虚幻一梦,念灭时,沧海桑田,都成空。那结尾处纷纷扬扬的雪花,才让段奕宏清醒过来,可惜人生已经过半,车窗外,白茫茫一片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