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日本电影《毛骨悚然》?

  其实,看完《毛骨悚然》,并没有多少毛骨悚然的感觉,反倒觉着有些不知所谓的尴尬。

  高仓是犯罪心理方面的专家,身为警察,却分不清工作与兴趣之间的区别,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兴趣而颠覆警察的基本形象。

  这种人分明不适合再当警察,所以他选择离职,在大学里教授犯罪心理,以此为生。

  之前的同事野上君找来,是关于六年前那宗失踪案,希望他能伸出援手。因为兴趣,他不过是略作犹豫,就又开始步入往日的人生轨迹。

  出人意料的是,犯罪嫌疑人就是他新家的邻居,还是个典型的反社会的人格,按着他自己的理解,应该属于混合型杀人犯,犯罪动机很难一眼洞穿。

  看着看着,我们就会发现,高仓与妻子之间几乎没有感情上应有的互动,似乎除了晚饭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多少见面乃至沟通的机会。隐隐约约透着彼此不和的黑洞。

  而这一点,正给了邻居西野可乘之机。他通过遛狗和晚宴的机会,步步为营的接近并了解高仓家的情况,然后再步步为营的将他们纳入自以为是的犯罪漩涡。

  高仓明明警告过妻子,可是她还是跟西野家父女往来甚密,为什么?毕竟是初来乍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丈夫又常不着家,对于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而言,其间的精神空虚可想而知。

  更可况,她还被西野下了药。开始还误以为是致幻剂一样的东西,后知后觉,才知道是更加神奇恐怖的精神控制药剂。

  前后都没有交待它的确切来历,也不知西野从何而来,反正看起来药效绝佳。

  但西野显然不满足于此,通过药物实现精神控制,怎么说都是极为下作的手段,这跟那些用蒙汗药拐卖人口的杂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假扮西野女儿的少女零似乎并没有被下药,却依然充当着帮凶的角色,既然可以外出上学,自然也可以报警,或者说逃跑也行,但她什么都没有做。很显然她在潜意识已经被控制。

  片中的警察也毫无存在感可言,不说智商捉急的话,基本被导演黑泽清刻意的边缘化了。

  所以到最后,只能变成高仓与西野之间的对决。指望外援不如依靠自救。

  西野最大的乐趣最终成了他最大的漏洞,一味控制他人去杀人善后,而自己则享受当中所带来超乎寻常的变态快感。

  如此看来,高仓最后的枪击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就显得大快人心。

  相比《追击者》这样的韩国电影,《毛骨悚然》来的实在隐晦而又沉闷,很多情节让人有种昏昏入睡的错觉,节奏上的把控感难以给人所谓的毛骨悚然。

  但回过来想想,还是有点感觉的,不过还是那句话,不知所谓的尴尬。

  讲述了一个警察都是智障的故事。

  这么多不合逻辑的剧情,现实中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这就是毛骨悚然

  如果你还没看的话,请看前五分钟,然后果断关掉,我不会坑你

  ;如何评价日本电影《毛骨悚然》?

  其实,看完《毛骨悚然》,并没有多少毛骨悚然的感觉,反倒觉着有些不知所谓的尴尬,这是“独狼的电视世界”对电影的评价。我觉得看过的大多数人都是脸盲,看完电影肯定是一脸的然。反而,如果有心理不健康的人看来,应该有一种快感吧。

  那么这部电影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捋一下,首先电影开头是研究一个混合心理的变态罪犯逃跑开始的,作者向我们阐述了连环杀人案的分类,3种,顺序,逆向,还有混合型。前两种肯定没难度,因为作者通过高仓在大学的课程中已经解释了。那么,后面的剧情就是描述这种混合型连环杀人的罪犯心理了。当然,所有电影离不开英雄主义,美帝最为明显,何况亚洲了嘛。罪犯最终被绳之以法,当然这样说不合理,因为高仓已经不是警察了,应该算是报仇吧。

  疑问1:康子肿么了?

  康子,作为一个结婚不久的少妇,又刚刚搬了新家,那么她的精神和心理那肯定是空虚寂寞冷啊。加上这个不当警察的大学讲师的老公——高仓,和她基本上没有什么沟通和交流,电影中除了她俩吃晚饭基本上没别的了,就连电影中少不了的床戏都没有,可想而知这个康子是那个寂寞啊。所以啊,才有了罪犯西野和康子交往的机会。毫无疑问,康子的电话肯定是打给西野的,他俩在一个荒郊野外约会,当然约会内容不是本片要描述的重点,作者在这里提醒了这种混合型变态的人格,西野和把自己和高仓比较,意思是说,康子,你看,我和你老公我俩谁有魅力啊?是不是我啊,你回答啊!其实康子在电影中没有说谁有魅力,其实她说不说都意义不大,因为西野是变态啊,即使康子说西野有魅力,西野自己也不信啊!所以在和康子握手的时候就下了精神控制药物。(这段剧情80后应该知道,小时候都听过一个故事吧,叫做“拍瞎子”,就是在外面遇到陌生人千万不要和人家握手或者是被人家拍脑袋,就是怕坏人给你吓蒙汗药,然后拐卖儿童嘛。)康子在回到家中吹风扇,胳膊上的红点就证明她被下药了。那么,她到西野家看到小零妈妈的尸体为什么又变正常了呢?答案很简单,药的剂量过期了,就是药效过了,所以才有西野说你晚上一定要来我家!因为要补充剂量啊,事实证明她去,虽然看到尸体本能的大喊大叫,但再次被注射精神控制药物,哈哈,那就不得不乖乖的听话了,帮忙处理尸体呗。

  疑问2:小零到底有没有被罪犯控制精神呢?

  小零呢,肯定是被下过药的,只不过是剂量不多吧,否则的话她也不会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了。其实这里最大的疑问应该是她为什么没开枪打死自己的妈妈呢?废话!这个世界上啥药能让你六亲不认啊,这个电影也说明一点,日本的药不是神药,但就目前来说,日本药在医学界还是不错的。而在这段剧情当中,小零的母亲突然要杀西野,这点也说明了这种精神控制药物也是有药效期的,不是永久的,一针就能控制一辈子的了。(题外话,大家还认为有长生不老药吗?我觉得即使有,也是要长期服用的,因为任何药都是有药效期的,对吧?)这样就说通了,小零虽然被下药了,还能上学,为什么呢?因为在药效期,那么药效期过了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他放学以后,偶遇高仓说出了一句真想,但一个孩子突然和你说这样一句话,她不是我爸? 你会当真吗?肯定不会啊,最多是个怀疑,看来高仓和我们反应差不多嘛。西野这时也看出来了,药效过了,所以感觉说叫小零回去写作业,其实就是到吃药的时间了。由此可见,小零是被控制的。

  疑问3:高仓为什么开枪打死西野,而不是开枪打死那个MAX的狗呢?

  这部片子演完,凶手被3枪打死,那为什么西野要把枪给高仓呢?我和你们一样,一头雾水啊!晕啊,其实西野是反社会人格没错,他通过精神药物控制别人,通过别人去杀人和处理尸体,这里的剧情我和“独狼的电影世界” 他对本片的理解是一致的。高仓毕竟是心理犯罪学方面的专家,所以精神控制药物对他来说可能效果会差一点,也就是说药效期比较短,西野毕竟是脑子有问题,所有他没考虑到这一点,从而才有结局那一幕,西野把枪给了高仓,然后打死了自己。大家肯定还记得那句话,高仓说你这种人我知道怎么处理,就验证了我的这个结论。

  结局,康子抱着高仓撕心裂肺的那个嚎叫啊,释放啊,肯定得啊,精神被控制以后得到解脱,然后回想起自己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一幕幕场景,是个人都会崩溃的,那是一种精神、心理以及身体的共振崩溃啊!或许作者是想通过那5分钟的嚎叫来传达电影的核心精神——毛骨悚然,在我们看来应该叫做 后怕。假如是你被人家控制了,做了一堆坏事,看到了死人等等,当你缓过神来,你也会后怕,当然会毛骨悚然啦。整体来说,这个电影还可以吧,当作一个大学毕业的论文 还是没问题的,围绕中心思想,表达出来的逻辑和情节还是符合片名的。

  如何评价日本电影《毛骨悚然》?

  说这是一部推理悬疑电影还不如说是一部心理和社会伦理电影,因为推理逻辑比较差,尤其后半部分剧情太突兀,衔接不流畅经不起推敲,结局唯一有悬疑的地方就是罪犯到底有没有中枪,因为影片结尾没有血,但这点比较混乱,因为开枪的做过警察,枪械比较熟悉假死不大可能瞒过他,经典的地方,就是罪犯提前报警,警察反而把男主弄进去了,这招确实高,但罪犯如何得知男主什么时候揭开他的没有隐含线索(勉强解释就是澪躲进了男主家,可能泄秘但说不通啊,澪平时就可以自由活动),混乱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野上和罪犯没有暗中牵连(欠债)还是仅仅因为调查被杀,高级警官老头单身去杀人嫌犯家里;说社会伦理电影显然更好理解,因为这类电影不需要太强的逻辑推理,顺着编下去即可,冷漠的邻里关系,让全职主妇无聊而寂寞,因为好奇被罪犯引诱导致被药品控制,背叛家庭和老公,一心扑在工作中的老公勇闯魔窟救美,眼看悲剧要上演,导演影风一变圆满结局;作为推理悬疑片来说,这部电影显然不是高水平,但作为伦理心理电影来说质量还是很高的,尤其是主妇挣扎在背叛和坚贞之间,罪犯的装痴扮呆喜怒无常的心理活动都非常精彩,遗憾的是狗尾续貂,影片下半部分的混乱毁了一部经典,是部优秀的电影但不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