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蝎子精指责唐僧在女儿国破了戒,是真事还是威吓?

  当年,《西游记》剧组拍到“趣经女儿国”,要录制插曲《女儿情》。

  从不参与配乐的杨洁导演却留在录音棚久久不肯离开。

  她听着配乐,但觉得越听越不对劲,尤其对那句“悄悄问哥哥,女儿美不美”。

  配乐大师许镜清觉得女儿国国王一直称唐僧为御弟哥哥,所以会有“悄悄问哥哥,女儿美不美”。

  但在杨洁导演心里,唐僧就是圣僧,女儿国国王毕竟是女儿家,所以最后,“霸道”的杨洁导演坚持要改成“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很多年后,杨洁导演去世,许镜清突然恍然大悟:女儿国国王爱的含蓄,只能叫圣僧而不是哥哥,这一点万万不可改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僧师徒骗过女儿国国王,正要离开时,唐僧却被蝎子精掳走。

  在洞府中,蝎子精与唐僧有一段对话:

  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

  这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大家想一下,馍馍的外形像什么?

  蝎子精在这里逼问唐僧,你说不敢破戒,那在女儿国中怎么就做了那些事。

  唐僧一听,立刻就否认三连: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

  那蝎子精到底是不是瞎说呢?

  我们看看唐僧在女儿国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电视剧版《西游记》中,“趣经女儿国”这一段被拍的妙趣横生:

  先是唐僧与八戒饮下子母河的水,竟然有了身孕,在悟空想办法取来落胎泉的水,解了这一劫之后,师徒四人进入西梁女儿国。

  不想女儿国主因为夜里一梦,“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当作喜兆,因此想要“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

  女儿国国王安排太师说亲,唐僧不允。

  悟空劝说,如若不允,女王“不倒换关文,不放我们走路。倘或意恶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什么香袋啊,我等岂有善报?”

  如果师父有损伤,三个徒弟自然使出降妖荡魔的本事,到时候怕会伤到这一整个女儿国的人。

  所以悟空劝说唐僧,不妨“将计就计”,假意同意婚事,等到换了关文,师徒四人再行离开。

  这时候,唐僧同意了悟空的建议,他说的是“深感贤徒高见”。

  于是接下来,唐僧应允婚事,与女王一同乘坐玉撵进宫,又摆了宴席,众人吃过之后,唐僧假装要松一下徒弟西行,趁机和徒弟们意图离开。

  原作里写道:

  行者、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结束整齐,径迎着銮舆,厉声高叫道:“那女王不必远送,我等就此拜别。”长老慢下龙车,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这里有几个细节很是有趣。

  第一,悟空提议,假装同意婚配,说是“假亲脱网之计,一举两全之美”,唐僧同意了这个说法。所以他和女王一起回宫,并办了婚宴。

  在这个过程里,唐僧是没有说过半个不字的,所以女王接收到的信息是:唐僧同意婚事,两人按照所有流程完成了婚礼。

  所以在后面唐僧要离开时,女王才会表示“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第二,唐僧在离开之时,对女王行礼并非合掌,而是用了俗家礼仪“对女王拱手”。

  佛家讲受持戒律,只要有违背就算破戒,破戒之后需要重新受戒。

  在这里,唐僧并不以出家人的身份来做了告别,而是用的俗家礼仪。

  也就是说,唐僧并不是以出家人的身份在告别,而是以还俗的身份与女王告别。

  由此就可以看出,唐僧是破了戒的,而且,他与女儿国国王完成了婚礼。

  这就好像,一对新婚夫妻,刚结婚,丈夫就要出差,但他们的婚约是成立的。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