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香港 | 《阿飞正传》篇

  阿飞正传

  Days of Being Wild

  # Days of Being Wild #

  《阿飞正传》(英语:Days of Being Wild)是一部于1990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由王家卫执导,多位香港影坛巨星演出,包括张国荣、刘德华、张曼玉、刘嘉玲、张学友、潘迪华、梁朝伟等。

  该片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五个大奖,张国荣凭此电影获得生前唯一一个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剧情介绍

  1960年代初香港,英俊不羁的旭仔(阿飞)(张国荣饰)是上海移民,他从未见过生母,自小由养母(潘迪华饰)养大,因此长大后他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女人都冷酷无情。

  放荡不羁的他先后与南华体育会售票员苏丽珍(张曼玉饰)和舞女咪咪(刘嘉玲饰)同居,但后来又相继抛弃了她们。旭仔决要找到生母,为此他只身前往菲律宾,可是生母拒见,旭仔带着怨恨离开。旭仔在离开香港前,将车子给予歪仔(张学友饰)。咪咪发现旭仔走了,问歪仔知不知道他在那里,歪仔告诉她旭仔去了菲律宾,并将旭仔的车子卖掉,将钱给她去菲律宾找旭仔。

  一直暗恋苏丽珍的警察超仔(刘德华饰)目睹了苏丽珍与旭仔的决裂,并在母亲死后,决定改行去跑船。超仔在菲律宾唐人街又遇上了旭仔,不过他假装自己不认识他。不久,旭仔因为买卖假护照而在一场殴斗中身负重伤,超仔问他记不记得某年4月16日下午3时他在做什么,旭仔说,要记得的他永远记得,但是他叫超仔告诉苏丽珍他已经不记得了。最后超仔守着死在一列异国火车上的旭仔。

  在影片结尾,周慕云(梁朝伟)整装待发,踏出自己的路途。

  拍摄轶事

  第一天戏份于皇后饭店拍摄,六个主演的演员齐集现场拍摄,第一个试镜的是张学友,他要吃二十多份意大利粉;紧接是刘嘉玲,共拍了98个抽烟镜头;张国荣紧随其后,拍了十多个玩牙签镜头;至于梁朝伟,只需六个镜头便完成拍摄。

  至于菲律宾的戏份,摄制队于菲律宾只拍摄了一星期左右,张国荣更是素颜上阵,以演绎阿飞憔悴的容颜。片末从行驶中的火车一跃而下的一幕,由于拍摄场景位处大片蕉林,王家卫为免吊钢线会造成危险,便用蒙太奇手法加插枪手射杀哥哥的一幕。

  作为“苏丽珍三部曲”之一,《阿飞正传》与同出自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以前曾介绍,具体可参见“电影中的香港 |《花样年华》篇)及《2046》充满许多关联,在影片中也有许多情节与另两步电影相互照应。

  如片尾出现的梁朝伟是否周慕云,在电影《2046》中已作暗示。《2046》中的周慕云是个赌徒,而《阿飞正传》中的梁朝伟也是饰演赌徒,只是在《花样年华》时期的周慕云仍未变成赌徒。其实,最后一幕梁朝伟出现本来是为《阿飞正传2》作引,但由于《阿飞正传》的票房失利,《阿飞正传2》也被搁置。 事实上,王家卫曾被问到《花样年华》是否《阿飞正传2》时,王家卫回应,指梁朝伟和张曼玉的角色在《阿飞正传》同是单身,但在《花样年华》是已婚;王家卫的答案,暗示了《花样年华》是延续《阿飞正传》中苏丽珍与周慕云的故事。

  经典台词

  一、一分钟

  一分钟,是旭仔与苏丽珍的相遇。这一分钟的相遇成为苏丽珍内心绵延一生的情感。

  “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旭仔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因为我而记住那一分钟,但我一直都记住这个人。之后他真的每天都来,我们就从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两分钟的朋友,没多久,我们每天至少见一个小时。”

  ——苏丽珍

  “我以前以为一分钟很快就会过去,其实是可以很长的。有一天有个人指着手表跟我说,他说会因为那一分钟而永远记住我,那时候我觉得很动听...但现在我看着时钟,我就告诉自己,我要从这一分钟开始忘掉这个人。”

  ——苏丽珍

  二、无根鸟

  我们所看到的阿飞,其实只是一具肉体的躯壳。因此,死亡成为必然的结局。无根鸟结局,应是看到远方有光点出现,便以为那是希望所在,于是用尽全身力气向光处飞去,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堆熊熊的大火,但它已无法停步,只能冲向火焰,于烈火中焚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旭仔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从一开始飞就可以飞到死的一天才落地,其实他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这只鸟从一开始就已经死了。”

  ——旭仔

  影片分析

  《阿飞正传》是一部充满怀旧色彩的都市片,片中借六十年代一群年轻人的迷失影射出九十年代香港人的焦虑、迷茫与困惑——对过去无法定位,对未来无所适从。

  空旷的岁月中,“阿飞”们风华正茂、神情淡漠。全片色调幽蓝,飘渺的镜头,象一声叹息,飞越了三十年时光。 阿飞(张国荣)对生活多年的养母的家并无归属感,执意要去寻找生母,他对遥远的母亲与故土充满了新奇的向往与莫名的怅惘;苏丽珍(张曼玉)与咪咪(刘嘉玲)极度渴望一个可以令她们不再漂泊的稳定居所,一个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地方。对根、对亲情、对生命的寻找历程,也许正是九十年代的香港人迷茫与寻找自己的历程。

  "1960年4月16号下午3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阿飞凭借这一分钟的执着闯入了苏丽珍的世界。一分钟的呼吸,一分钟的凝望,一分钟的深情,一分钟的浪漫,一分钟的誓言。这一分钟的回忆使她对阿飞念念不忘,轻飘飘的一分钟诱惑了苏丽珍一生。时间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停留,但记忆却总想挽留时间让它定格,于是时间拼命想要挣脱记忆。

  阿飞一心只想向前飞,他不愿停留的本性与时间的流动性相同。但苏丽珍未曾参透时间的本质,只想圈住一分钟的记忆,她渴望一份让她栖居停留的温暖。阿飞拒绝了她,他的无根感和漂泊状态让他不愿被束缚。当依赖变成束缚,温柔便是罪过。时间与记忆的矛盾注定了阿飞和爱他的女人之间不会有任何结果。

  阿飞对时间的精确性是一种对时间的平面化,记忆的数字化,爱情的期限化——以一分钟为刻度来计算主体投射的感情在时间中的渐变。而苏丽珍用后一个一分钟去温习前一个一分钟。他们之间是一种逃避与选择的错失。

  电影随着阿飞起飞,随着阿飞落地,执迷、幻想和痛苦,在飞翔中随风舒展。是一种美好,也是一种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