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到底该不该拔?了解这些再做决定
智齿位于牙列的最后,又称作“尽头牙”,一般在成年后开始萌出,这时候人的心智都接近成熟,因此智齿也被视为智慧到来的象征。但与它的美好寓意相反的是,长智齿的感受并不美好。
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是智齿最常见的危害之一,由于智齿周围的软组织和牙齿之间形成“盲袋”而且清理十分不便,容易堆积细菌和食物残渣,导致肿胀、疼痛等问题。如果智齿是斜着生长的,尤其是未萌出横向生长的智齿,很容易顶到邻牙,导致邻牙牙根吸收,进而松动,甚至出现不得不和智齿一起拔除的情况,对牙齿健康危害巨大。
智齿是否一定要拔除?要根据智齿萌出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智齿本身长得很端正,也没有疼痛、发炎等情况,就不需要拔除。如果智齿出现了以下四种情况,那么则建议尽早拔除:
1、蛀牙。智齿产生蛀牙后,没有太大的补牙价值,不补牙又会留下后患,影响口腔健康,一般都建议拔除。
2、损害邻牙。如果智齿倾斜生长,挤压到了邻牙,或者是横向生长侵犯了邻牙的牙根,那么就必须要拔除,避免因为一颗智齿而错失好牙。
3、清洁不易。未完全萌出、歪斜生长的智齿,容易囤积细菌和食物残渣引发炎症,还可能刮伤口腔粘膜,导致口腔溃疡等问题。
由于智齿并不是都会萌出,可能有的人表面上看没有智齿,其实智齿是横向生长的,危害更大,这时候拍个牙片就能发现潜在的危害了。该拔的智齿一定要早点拔掉,对于口腔健康是有利无害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