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天,太多感动!记录端州这个解封社区的日与夜,他们是这样度过的!
原创 资讯最全的 肇庆西江网
西江日报记者
吴映霖 李振昭 李考考 陈洁
11月28日零点,
城西街道正西社区摘离高风险区名单。
自11月14日以来,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日夜扑在防疫一线,
确保民生保障在“最后一公里”
不掉链子、不拖后腿。
这13天,有太多的感动了!
11月14日,端州区出现本轮疫情的第一例确诊,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用心用情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等需求。正西社区被列入首批高风险区,这个旧街区连通着康乐南路,西江南路,堤下路,宋城二路等老街,区域大,巷道多,居民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肇庆”,买菜吃饭、有序就医、应急出行都是要紧问题,正西社区面临强大考验。
封控区里的13个日与夜
他们是这样度过的
回想这13个日夜,
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社区居民
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换来了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
“住进”社区的日夜
办公室就是卧室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唐梅和公共服务站站长孔丽君自14日晚上就留在了社区,办公区没有冲凉房,两人临时在隔壁租了一个小房间,每天洗个澡就赶紧回来,困了就把行军床一支,“就在桌边,随时有电话或者任务,我们都能最快响应”。
社区的电话“炸”了?
“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根据社区和志愿者的摸底,正西社区一共8900多常住人口,其中459人为重点群体,包括幼童、孕产妇、独居或80岁以上的老人。15日上午,正西社区的办公电话“炸”了起来,来电此起彼伏,除了居民了解防控情况外,其他基本为社区老人的子女来电。他们另居一处,日常来回照看老人,如今正西社区被封控,后辈们十分担心家中老人的情况。
“他们一直在问怎么办,
我说‘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唐梅快人快语,因为来电实在太多,
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接到了
社区座机的来电呼叫上,
打不通的电话都转到她手机上。
电话一头是
社区老人们子女的情急焦虑,
电话另一头是唐梅的铮铮承诺,
会尽全力照顾好老人们。
87岁的黄桂英是独居老人,她三个女儿都居住在2公里以外。管控开始后,邻居代为照看,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门给她送早中晚三餐,并嘱咐她少开伙,注意用电安全。86岁的低保户邓广苓独居在一处平房,拿着社区工作人员送上的晚饭,他用含糊的声音道谢“还有水果,你们真好”。
慢性病患者急就医怎么办?
内外打配合,专车送就医
社区里不少老人患有慢性病,
需要定时服药或就诊。
高风险区封控后,
医疗机构和社区共同筑起“安全网”。
正西社区的居民陆金凤(化名)今年64岁,是一名尿毒症患者,一周需要三次透析,需要跨街道出行。封控后,她女儿焦急地联系社区求助。社区立即联系相关部门,由后者派车送陆金凤到医院,诊疗结束后再派车接回。 “听到他们说‘明天直接送你过去’,我真的很感激!”陆金凤向记者说到。
步梯楼物资难运送?
人力搬运 逐家走访
正西社区一共100多栋楼,只有5栋电梯楼,其他都是步梯楼,最高9层,物资全靠人力搬运。封控期间任务多不胜数,大家什么粗活累活都干。有一次居民家里没了煤气,打电话问社区“怎么办”,唐梅让煤气送至社区门口,再由两个女孩子一前一后把煤气罐抬上楼。
“娘子军”撑起防疫网
日夜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
社区11个工作人员中,
只有1名男士,
社区里的姑娘们不论粗活细活,
只要收到任务就马上开干。
白天,社区工作人员和支援的志愿者们一起落实防疫工作,或者为在家隔离的人们搬运生活物资,走访独居老人。晚上,社区则要处理各种应急问题,特别是老人的急病问题,老人急,子女急,社区必须尽快做出回应和服务。
暖心服务不“下线”
社区内外民生保障落实到位
郑四娣是城西社区的一个老住户,还是石咀市场的蔬菜档主,该市场是城西居民的“菜篮子”。从15日开始,他就在社区领取到了“疫情防控民生保障供应单位员工通行证”,每天得以如常进货和“开档”。
早上6:40,郑四娣在江南蔬菜批发市场进完货,刚刚回到石咀市场就已经有顾客来购买 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摄
11月28日,
端州区调整部分区域风险等级,
当日零时起正西社区
已调整为低风险区域,
但社区的暖心保障服务却未因此“下线”。
社区工作人员陪同陆金凤就诊,叮嘱她“阿姨你小心点!你做完治疗提前联系我们!晚点过来接你!”。在石咀市场,郑四娣迎着朝阳把新鲜的菜品整整齐齐地码好,等待着居民前来采购,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居民已经不再“囤货”,吃多少买多少。看到老顾客,他立即眉开眼笑地推销:“今天的萝卜好靓,1块2一市斤,比前几天还便宜了8毛!”。
小城大爱,温暖从不缺席,
这是肇庆人的大爱担当,
也是同心抗疫的生动纪实,
必将点亮战“疫”的胜利曙光,
让我们一同记录温暖时刻!
热点视频推荐
↓↓↓
◆编辑 李颐娜
◆二审 郭晓琳
◆三审 陈楚
【版权声明】(1)本文为西江日报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在标题之后注明:“来源:西江日报”,相关图片和视频单独注明作者信息。(2)如修改标题,须在作品之后注明原标题。(3)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按以上办理。
原标题:《这13天,太多感动!记录端州这个解封社区的日与夜,他们是这样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