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不是我们,而是所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泛泛庸才。简评《三傻大闹宝莱坞》。
◤“当一群人谈天说地的时候,你会清楚地知晓自己的渺小,毫无存在感。不要认为这是自卑的情绪,而是由心而发的一种戏谑的孤傲,清楚融入不了的氛围就拒绝热情,但切忌以自我为中心。”◢
“伟大的精神领袖兰彻,我敬爱的陛下,您崇高伟大,请接受这谦卑的问候。”
《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反讽的佳作,包裹着喜剧的外壳,充满温暖甜蜜的核心,但单就其中较为成熟的剧本,却仍然不被部分人士所认可,个人认为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相形见绌,以及传奇性的大学生活使故事的可信度有所欠缺,但这些风评其实都不妨碍个人在观影时的酣畅淋漓。
毕竟打分的高调者们,本身又不是讲故事的人。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剧情以及个人在观影时的想法。(讨厌我的说法,现在就可以右上角了。)
法罕、拉加和兰彻是同寝的大学同学,他们都在印度的著名学府帝国工业大学就读。法罕(大傻)其实并不想当工程师,他很想成为一名野外摄影师(在大傻刚入学给小狗拍照时就埋下了引子)但父亲强烈反对;拉加(二傻)的家庭十分贫困,因此他对自己十分不自信,渴求上苍的帮忙,他的家人希望莱吉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兰彻(三傻)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对于工程学有着一片热忱,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但情商欠费时常顶撞教授,尤其跟“病毒”校长的纠葛最深。导演使用了插叙的手法,一边在大傻二傻十年后寻找三傻的故事线中层层揭露他们大学生活时所发生的事件。
从何谈起?自然是查尔图的复仇,他是“病毒”校长最得意的门生,因为一些不可调和的原因,他在天台对兰彻与二傻,许下诺言十年后来看看谁混的最好,他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来达成目标,即应试教育的代表,他也是十年后故事线的导火索。
而兰彻则是素质教育的代表,他与“病毒”校长的应试教育格格不入且时刻进行着冲突,这才导致全片一些桥段与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同时这也敲定了这部作品的整体基调,讽刺。
之前谈到周星驰的电影时,我没有阐述喜剧是悲剧的观点,那是因为星爷喜欢将故事由负面引导至正面,尽管情节满是戏谑,这其实十分契合今天的主题,讽刺。《三傻大闹宝莱坞》在某种意义上与星爷的电影存在一定的共性。
兰彻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大傻,二傻走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阴霾,归根结底他们都是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当然,这不是在否定应试教育。只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导演通过这样那样的情节来让观众从心底认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没有调查过印度的教育制度,但单就这部电影的设定来看,其实在某种方面与国内的“一考定终生”有点相似,所以这部电影才会拥有那么广泛的受众人群,从根本上触及观众内心。
要凸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只有将内在的情绪表现在情节之上,兰彻的学长乔伊因为校长的果决,给他父亲打了一通批评电话,不通过应试教育不给他毕业,让本该接受素质教育成才的乔伊走上了末路。这好似为正在高速行驶的跑车死死踩下刹车那般,乔伊的死让观众猛然意识到这部电影不会简简单单就这样落下帷幕,同时也坚定了兰彻要改变校长教育方式的决心。
前文有提到这部电影有较为成熟的剧本,这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事实,前半段不现冗杂的铺垫与节奏的紧锣密鼓,让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尿点,或许是考虑不能总让观众坐在银幕前特意安排了歌舞的休息阶段。(别…收起您们的刀,我开玩笑的。)
其实个人不反感电影中的三段歌舞时间,但有很大一部分人说歌舞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可能是吝于了解印度的文化,也可能只是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手法,个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手法挺新颖的,之前没有过多接触印度的电影,观影时就是个小白,看着他们歌舞升平,说不上喜欢也没有讨厌,更多的只是一种惊讶,并夹带着兴奋。
二傻其实是这部电影中最为有血有肉的角色,尽管害怕展望未来,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祈求着上苍保佑,但是在“病毒”校长让他选择自己退学还是兰彻退学时,他竟选择了跳楼,说实话这是让我始料未及的,因为在我眼中他应该会选择兰彻退学。之前有所铺垫,他常常因为大傻嘲弄他家人而翻脸,任何线索所指引的都是他想要毕业后负担家庭的重担。没错,我忽略了兰彻救他的父亲使二人重归于好的情节,我早该想到的。
他的这番话同时也是在激励正在通往自身道路的年轻人,怪不得无论什么时候看这部作品,都能拥有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呢。
◤“有些尊严可以丢在地上,甚至自己上去踩两脚,这不代表我骨子里非高傲之人,我看不惯恶俗,但我不会去戳人后脑勺,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敬,齿不捭为静。”◢
原谅我前文没有提到琵雅,因为在我看来兰彻与琵雅的感情线走的有那么一些唐突,但不影响琵雅跟着拉加逃离婚礼,私奔来找兰彻的决心所展开的感情能量,说起来这是第二次(双重讽刺)丢下那个“价格机器”视女人如衣服的渣男呢。
琵雅的故事未尝不像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殊途同归,为寻找自己的幸福而选择的方式,琵雅的幸福由兰彻给予。众所周知,印度女子的地位偏低,而她的选择正是观众所亟待的,自身改变命运。
个人很懊恼没有早些观看这部电影,而是不断陷入与大傻,二傻同样的困惑之中,是啊,试问谁不想从头来过,但世间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时光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既然回不去,我们又如何从头来过?
我想这应该是全片最发人深省的地方了,即便查尔图一板一眼的性格仍然会成功,但他同时又犯了最严重的错误,以貌取人,使其与机遇失之交臂。以复仇为道路的人生永远得不到满足,即便成功雪耻,那又如何?不也仍要继续寻找人生的意义?
兰彻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努力,而是欣然接受这份失败者宣言,然后以另一个身份进行反击,其实即便兰彻没有那么成功,他的这份淡然还是值得人们去学习。
◤“一语成谶,那就不要再回头了,我们只能一直向前,翻越一座座名为‘现实’的峭壁,即便因为一件件‘事实’而坠落谷底,你也要爬上来重新出发。”◢
您们好,我是马猴烧酒厄加特,感谢您的观看,我自认为我的文章见地十分浅薄,也谈不上专业,所以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一个一个去尝试不同的写作思路,很高兴仍然有人能够一直观看我的文章,万分感激。一曲终了,咱们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