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8.2《南山的部长们》从另一个角度看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事件

  影片背景故事:

  1961年,韩国发生军事政变,第三共和国成立,与此同时,韩国第一个情报机构——中央情报部也随之诞生。朴正熙总统执政时间长达18年的,凌驾于宪法之上的中央情报部起到了关键作用,位于南山的中央情报部是恐怖的代名词,作为国家“二把手”的中央情报部部长也被韩国人民称为“南山的部长们”。

  《南山的部长们》于2020年1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禹民镐导演,李秉宪、李星民主演,(李秉宪曾出演过《特种部队》《赤焰战场》),豆瓣评分8.2。

  影片《南山的部长们》的故事发生在韩国“1979总统暗杀事件”前40天,也是朴正熙总统执政的末期,此时朴总统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事”:前任中央情报部部长朴龙阁在美国对其控诉、新民党总裁金泳三伙同美国压制其统治、“釜马事件”导致民众暴乱示威...

  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规泙极力处理事端、维护总统,但与总统警卫室室长郭相川不断发生摩擦,后者的迅速崛起也间接导致总统逐渐对金部长失去信任。在处理釜山等地的民众示威事件上,朴总统听从郭室长的建议进行武力镇压,无力劝阻的金规泙在宴会聚餐上将二人射杀。

  本片基于现实改编,将韩国“1979总统暗杀事件”前所发生的事情重演,是还原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真相,也是从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规泙的视角来解读事件的始终:在民众与国家遭受严重迫害之时,部长金规泙无奈采用特别手段拨乱反正。

  彼此的不信任,压垮了总统的“二把手”

  01

  郭室长的迅速起势源于朴总统对他的信任,或者说是对金部长的不信任

  作为“二把手”金规泙部长,理应是总统最亲近的人,或者说是最接近权利中心的人,但总统警卫室室长郭相川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局面:最初“三足鼎立”,而后又将金部长踢出了决策圈,金室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朴总统18年执政的最后一段时间,尽管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实属“内忧外患”,国内外甚至总统本人都觉得“大限已到”,朴总统已经失去了耐心,为了维持执政的稳定,他急切地想要解决每件威胁他的事件、抹除每个干预其执政的人,带有浓厚的“军痞”气质的郭室长成为了最好的人选。

  郭室长是雷厉风行的“强硬派”,运用战争时的手段对抗此时朴总统的“敌人”,包括国外的朴部长、在野党的金总裁,处处干涉的美国以及游行示威的民众,“除掉”、“镇压”是他主张的方法。

  和平年代不需要这样的执政手段,但此时的朴总统需要,他需要迅速铲除“敌人”,并给美国人强有力的回击,以维护稳定,消除心中的危机感。

  与之对比金部长像是“温和派”,但他才是真正的为总统与国家考虑的人。“美国人”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前往美国取走“关键证据”、除掉朴部长,与驻韩美国大使斡旋、维护朴总统;“民众”也是不得不保护的群体,他主张通过谈判的方式处理示威游行事件。

  他的方法立足长远、考虑全面,但让一贯强权的总统丢了脸面,此时的朴总统更像是一只被惹毛的老虎,暴躁、失去理智,希望迅速解决麻烦。金部长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朴总统的意愿,反观更像是联合“美国佬”同其作对,在面对“暴徒”而变得软弱,这也使得金部长失去了总统的信任。

  朴总统遇害前的40天,是其“最后的狂欢”,宣泄着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他不再代表国家和民众,而金部长极力维持国家与民众的做法,导致其失去了总统的信任。

  02

  金部长逐渐失去对总统的信任,他不再“守护阁下左右”

  金部长在朴总统的授意下将朴龙阁暗杀,抹除了一个大麻烦,却成了总统眼中“连自己朋友都杀的人”;积极与美方进行斡旋、维护总统,却成了“骑在美国佬头上的人”。

  对于朴总统的这般言论,我同金部长一样诧异与难以理解,明明是在尽力维护总统的形象与执政,为了总统“阁下”而选择放弃昔日好友,却被说成背信弃义之人,“保护阁下左右”的金部长在听到后寒了心,对这位“阁下”彻底失望。

  “伴君如伴虎”,此时被各种事件搞得焦头烂额的朴总统,已经是一只被愤怒、狂躁冲昏头脑的老虎,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而金部长成为了他“感情用事”的第一个牺牲品。

  双方对彼此的监听带来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朴总统也不再是金部长信任的“阁下”,不再值得托付与守护。

  小结:

  朴总统对金部长的不信任,将其踢出决策圈,后者几乎丧失了挽救国家与民众的能力。

  金部长对朴总统的不信任,决心不再支持后者,而是维护国家与民众,“逼其退位”在心中不断发芽与成长。

  彼此的不信任,压垮了总统的“二把手”,却让金部长站在国家的“二把手”去思考问题、做出决断,是金部长决定采用特别手段拨乱反正重要原因。

  英雄对革命、民众、国家的叛徒,扣动了扳机

  01

  将百万民众的生命视为草芥,朴总统背叛了国家与民众

  “用坦克车推过去就完事了”“用空降部队剿灭他们吧”“对釜山实施戒严”,这是郭室长给出的建议,所针对的“敌人”是釜山的示威民众,尽管金部长再三劝阻,但总统还是选择戒严釜山。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这是何等疯狂的想法和决定,用全副武装的军队镇压手无寸铁的民众,将坦克和枪支对向国民,一国总统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对国家和民众的背叛,此时极力维持执政稳定的朴总统已经全然不顾民众的安危与性命。

  当一群身居高位的总统、将军、官员们只言片语就将以百万计数的民众宣判死刑,这是对生命的亵渎,同时也丧失了他们存在的意义。

  在朴总统执政时期,强有力的政权帮助韩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却也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牺牲,政府进行决策的原因成为了是否能够取悦总统,任何使得总统“烦躁”“愤怒”的人和物,都准备以强硬的手段抹除,执政末期的朴总统重用郭室长这样的“强硬分子”,是命不久矣的挣扎。

  加之先前的“除名在野党总裁金泳三”,尽管金部长均提议以“对话解决”,但情况已经不被他所干预、控制。

  此时的金部长已经无法通过正常的方法去维护自己的国家和民众,当总统下令用坦克“解决”100万、200万的示威民众,他选择用自己的身躯阻挡,选择以特别手段拨乱反正。

  02

  为维护革命初衷,金部长扣动扳机,射杀朴总统与郭室长

  “我们为什么豁出性命搞了那场革命?”

  “一百万、两百万,用坦克碾死吗?”

  聚餐宴会上,金部长做出了最后的劝说,情绪激动且义愤填膺,先前他就将配枪放在了身上,“下野吧,阁下”,金部长给了曾经的革命战友最后一次机会,如若劝说失败,他决心将总统及他的“臭虫”射杀。

  结合影片和历史,我们不难推断出“那场革命”的目的——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更加独立自主、经济迅速发展、保障民众生活。

  朴总统作为民主共和党的领袖,在他的治下韩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是金部长誓死“守护阁下”的原因,“那场革命”的初衷得以延续和发展,尽管通过《复活宪法》维持了长达18年的统治,但这不足以掩盖朴总统的成就。

  击碎金部长坚持“守护阁下左右”的,是“武装镇压示威民众”事件,这是朴总统对于国家和民众的背叛,更是对于“革命”初衷的背叛,而且其错误的做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民众示威事件并没有因强硬的镇压而平息,反倒演变成更大的“暴乱事件”,逐渐向周围地区扩散,这也坚定了金部长采用特别手段拨乱反正的想法。

  金部长决心守护这个国家和民族,而不是总统。今日之后,他将是英雄,也将是罪人,他不会不知道,然而,无人及他心志如铁。

  小结:

  金部长无力阻止朴总统对于革命、民众、国家的背叛,只得采用特别手段拨乱反正。

  影片最后,载着金部长车停留片刻后转向,他和国家的命运也在此刻发生转变,金部长被捕后被军事法庭宣判死刑,而国家进入了下一个军事统治的时代。

  但英雄的牺牲不会埋没在历史中,而是融入国家的进程中,激励着后人为“未完成的革命”奋斗。

  总结

  历史事件向来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读,便会得出不同的事实与结论。

  《南山的部长们》从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规泙的视角来解读事件的始终,他是以一己之力维护国家和民众的英雄,也是用鲜血为国家发展进步浇灌的勇士。

  影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是@哇噻电影,看影视,品生活。

  写作不易,辛苦读者朋友点个关注,点个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