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婴儿和水,老子认为她们与道最近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给道命名起字,但是老子也认为,道玄之又玄,说不明讲不清。

  但是道又真实存在并影响着万物,因此,老子就用各种形象来比喻道。

  老子认为,婴儿、母亲和水,是与道最为接近的。

  01

  老子说,“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做到像婴儿那样吗?

  婴儿身体柔软无骨,但是手抓握东西却很有力量,终日号哭,声音却从不会嘶哑。

  就是因为婴儿精力集中,没有思虑和欲望损耗,元神充足,阴阳二气平和。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认为圣人修养品德的终极,就是要回归到婴儿天真无邪的状态。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五十五章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02

  在《道德经》中,多处体现了对母亲的尊重,老子认为母性接近大道。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借指母亲。道是没有穷尽的,就像生命之门一样,是万物的生命之源。

  读《道德经》可以让人感受到对女性和母亲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里老子用母亲的形象,指道就是万物产生的本源。

  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无形无声,无所不在,无边无际。万物生于道,又复归于道。

  道家弟子中有很多女性,有很多取得了很好的修行,和道家经典中尊重女性的观点不无关系。

  03

  用水喻大道德行,水是老子最为喜欢的形象比喻。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德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甘愿处于卑下地位,所以最接近于道。

  第七十八章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水是最柔软的,但是却可以攻克最坚硬的东西。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

  老子认为“知其雄,守其雌”,知道自己是强大的,却可以保持柔弱的品性,安于卑下的地位,就可以恢复到婴儿的状态。

  04

  道是难以理解的,老子用母亲、婴儿、水的品性和形象,展示道的玄妙和博大。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亦柔亦刚,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母亲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是给予我们生命和力量的源泉。

  母亲用她的柔中带刚,赢得每一个儿女的尊敬。

  天真无邪的婴儿,没有防人之心更无害人之意,天真无邪,足以让任何人放下防备,放下世俗,回归单纯。

  婴儿用天真和简单,赢得了世界的爱。

  水知道自己强大无比,却保持柔弱沉静,甘于处下,滋养万物却与世无争。

  弱水不易,柔到极致则为刚,弱水面前,山可移,石可碎。

  俗话说,道不远人。老子用母亲、婴儿和水喻道,启发世人,给人启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