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极到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头可以说来源于《易经》,而易经中的《周易》出自三古圣贤之手,得以于九州遍地桃李,三圣贤分别是伏羲,周文王,孔子,其中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孔子作《彖》。因此《周易》最早追溯到伏羲一画开天。那么为什么“一画开天”是“一”而不是二,三,四呢?这便牵扯到易学一个概念——无极。正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化阴阳,阴阳衍生出万物,由此可见无极在易家看来乃是万物之本,万象之源,但传统观念繁褥无聊,本篇我们从简,从数与理揣摩先贤当年所想。
我们以一个实验假想作为开篇。
设想一个实验,三个空间里面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参照物,只有空荡荡一片,与一片光滑没有任何纹路的地面,少许实验器材,器材根据实验者校定,每个空间对应一个实验者以及一个观察者。同时安排三组实验对象,同上,每组一个观察者,一个实验者。第一组保持与日常不变,第二组实验者所有自身因素,包括自身大小容貌等等,在空间因素上同步变大五倍,第三组同第二组,但其变化至小于正常十倍。器材上,给予三位实验者一个黑板,黑板大小根据其变化或不变决定。此时要求三位实验者作一米线,画完后,三位实验者退场,而后恢复至日常。三位观察者入场评判,第一组,双方应没有太大争议,而第二与第三组则有很大分歧。而如果放大或缩小更多呢?
当今的长短、高低,实际上是以某个物体或形得到的借鉴性结论,是属于相对关系而非绝对。如同三个实验者,大致都是以自身为基本参照,加上其他参照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得到的所谓“一米线”,如果人类没有参照物,便没有度量衡,无论尺、寸、英尺、国际长度、丈等长度计量乃至石、斤等重量单位,都是以物和自身的相对关系以及积累长期的生活经验得到的总结。但当自身或参照物不断变化是,度量衡是否可立足,便尤未可知了。
那什么才能是作为度量衡的决定因素?我们回到实验本身,第三组所谓“一米线”,小于正常十倍看来是一米,大于正常十倍看来是一分米,大于正常一百遍就是一厘米,再影射这个世界,地球在木星看来小如石子,木星在太阳看来小如弹丸,而太阳在比它大的多的恒星看来,仅仅不过是瓦砾般大小。从唯物主义者看来,不管线如何短,它始终存在,在只不过是相对大小决定相对关系,它们始终存在而不等于零,以至不管它如何巨大渺小。由此便得到一个结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它的最基础组成部分。
易学研究流派很多,但都达成一个共识,一切都是气在不断变化,用数学思考这个问题,假设气无限接近“无”,那么在这个相对宇宙世界中,一切世界,从微观到宏观,都在一个“一”之中不断变化。
上古先圣所想,便是以一个“一”代指万千世界处于一个无极,“一”里分阴阳,阴阳开三才,定四象而后演八卦,以在那个文字刚萌芽的时代认识自然,保种生存。由此需要注意一点,以后学习易经,爻变是从里变而并非叠加效应,“一”如果代指《周易》中的阳爻,那么“二”并非是两个阳爻叠加而成的老阳,而是“一”里面包涵两个阳爻,“一”代指的通常是某个整体,“二”是将整体更进一步细分。好比一个很小的字,远看是黑点,近看才能读清意思。
易家认为,一切都在“一”,即无极中变化,无极生太极,而后阴阳调理万物,便有了千姿百态的世景。
附一:由此,两物相对方可定大小,视作阴阳,阴相对阳,方是阴;阳相对阴,方才是阳。而维持这种关系的视作道。无为空,空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后三生万物。
附二:如果一个空间为无,无声无色无光,则任物进此,无大无小无高低,因为没了相对,便是绝对的“一”。而做到此点,大可小,小可大,枯叶可谓林,土堆可为山峦。
附三:无限接近“无”,用西方科学来说,就是0.000.....1,即无限接近且大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