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郭敬明小说改编的电影《小时代》?
2022年,我为这部当初被喷得一无是处的烂片说几句话。
当然替它说话的意义不是说它就是一部好电影,而是这部电影其实没有我们当初骂得那么糟糕。
当年四部《小时代》走进电影市场,除了粉丝,网络上几乎听不到夸奖的声音。
有人骂它拍的像四部MV。
有人说它带坏三观,对社会造成精神污染。
电影一经上映多家媒体站出来纷纷抨击它宣扬拜金的价值观念。
据网友统计,只是在原著小说中, Louis Vuitton就出现 43 次,Hermès 出现 27 次,Chanel 出现 24 次,Prada 出现 21 次,Gucci 出现 15 次。
电影完美的把小说里的奢靡表现了出来。
二十几万的皮草、一百多万的钻戒、4800万的玉镯、3800元的玻璃杯。
四部电影保守估计就有四千多套大牌,光片尾长达7分钟的品牌致谢,就能看出这部电影有多少时尚资源。
这也不奇怪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抨击它宣扬拜金主义。
但我一直认为郭敬明作为在上海生活的人,他只是把他眼中最真实的上海反映了出来。
今年的上海疫情发生了很多事都被搬上了热搜。
其中被网友调侃最多的便是:
出门排队做核酸,他们的装扮是这样的:
挂在门口用来放物资的手提袋都是这样的:
就连工作人员也会喊:“做核酸的是上海本地医生,不用化妆”。
所以说实话,小时代看似浮夸拜金,但也只是把上海有些富二代有钱人的生活表现了出来而已。
虽然有些离谱的剧情是郭敬明虚构的,可是故事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脱离时代的框架。
其他的作品不去表现这些,不代表这些就不存在于我们身边。
最近播出的《梦华录》,我看到很多人在网络上说它像东京版的《小时代》。
我看完后和他们的感受一样。
首先从故事的主线来说。
《小时代》是以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个姐妹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故事展开。
《梦华录》是以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三姐妹在东京打拼的故事展开。
《东京梦华录》这样描述东京之大 :“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
《梦华录》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台词就是:东京真是富贵迷人眼。
所以说当时的东京和现在的上海在某种程度上就很相像。
女主赵盼儿和林萧都是出身普通,一个脱籍民女东京打拼,一个毕业女大学生闯荡上海。
宋引章和南湘一样的貌美如花,一样的有才,却都是个恋爱脑被渣男耍的团团转。
二者的主线剧情也是非常相似,《梦华录》多的其实就是女性创业这个主线。
但是我想说《小时代》没有宣传过双洁。
想表达女性互助独立不靠男人,其实《小时代》比《梦华录》要做的好,但是《小时代》没有拿着这点宣传。
其次,《小时代》这部电影的服化道乃至电影的插曲配乐放现在客观去看都不算差。
网上有人说可以质疑郭敬明的能力,不能质疑他的审美,这话其实一点也不假。
再者,对于很多《小时代》的书粉来说,这部电影算是改编的比较成功的,原著中的很多细节电影都有还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部褒贬不一的作品更是他们的青春。
我们知道郭敬明在他的作品里很明显的表达了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可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初对他并不温情。
他回忆过自己在上海读大一时,他母亲来看望他。二人坐地铁外出,母亲因找不到刷卡的地方,工作人员只好帮他妈妈进了站。
他正要和人家说谢谢的时候,对方却用上海话骂了一句脏话。他气的发抖,但他妈妈因为不懂上海话还在和工作人员道谢。
郭敬明上鲁豫的采访,鲁豫说:我觉得这个大城市包容感很强的。
郭敬明回应:没有,那你要有钱。
初来上海的许多经历也许使他早就看穿了一切。
最后我的观点是:
《小时代》槽点确实很多,它确实有拜金的价值观,你可以说他是烂片,但是不能说它拍的一点都不现实,拍的一无是处。
也许当初我们笑郭敬明不懂电影的时候,郭敬明还在笑我们不懂上海。
我想,干脆就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或者「好看的烂片」更为合适吧~